引言 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建成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是明英宗宠信的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据《明史》记载,“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振遂跋扈不可制,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智化寺繁盛时占地两万平方米,前后五进殿院,分东、中、西三路,为皇城东部一处显赫的大型寺院。目前智化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共四进殿宇,堪称北京市内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同时又是一处汇集造像、佛经、壁画、音乐等佛教艺术的禅林净土。
引言
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建成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是明英宗宠信的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据《明史》记载,“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振遂跋扈不可制,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智化寺繁盛时占地两万平方米,前后五进殿院,分东、中、西三路,为皇城东部一处显赫的大型寺院。目前智化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共四进殿宇,堪称北京市内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同时又是一处汇集造像、佛经、壁画、音乐等佛教艺术的禅林净土。
智化寺在历史上然经过几次修缮,但大体保持了明代风格,尤其是主要建筑的彩画、装饰、雕刻等,都具有明代的特性,屋顶步架、举架及上下昂结构,具有宋、清两代过渡时期的特点,各殿堂中,上有接近宋元的做法,下有靠近清代的形制,智化寺是研究明代建筑,乃至宋元建筑发展演变过程的重要实物,故宫古建部专家王仲杰先生说:“如果说恭王府是半部清朝史,那么一座智化寺,就是小半部的明代官式建筑史。”
智化寺修建的历史
明朝的智化寺
根据智化寺智化门前《敕赐智化禅寺之记》碑文记载,智化寺“盖始于正统九年(1444年)正月初九日,而落成于是年三月初一日”,碑文的落款为“大明正统九年九月初九日”,为期不到两个月的修建时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有关智化寺的史料和智化寺碑文记载的研究,智化寺从建寺到开光时间顺序推断如下:
正统八年(1443年),王振筹备建寺。
正统九年(1444年)春,求得圣旨,为此写记,刻于碑上。
正统九年(1444年)秋,寺基本建成,立石碑。
正统十一年(1446年),智化寺全部建成,正式开光。
根据智化寺山门汉白玉“敕赐智化寺”匾文记载,“万历五年三月三日司礼监管监事兼掌内务府供用库印提督礼仪房太监郑真等重修”,得知在明万历五年智化寺进行过修缮。
清朝的智化寺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二十八日发生地震,极乐殿(今大悲堂)受损较为严重,清康熙二十年二月,宗玉化缘修缮智化寺。根据极乐殿(今大悲堂)内三世佛背光的底部墨书“康熙甲子春月造·秋月金完奉供极乐殿”题记,可知,清康熙二十三年修缮完毕。
智化寺数百年间香火不绝、法事不断,善男信女出出进进热闹非凡。直到清乾隆七年(1742年),智化寺才由盛而衰。山东道监察御史沈廷芳,因公事路过禄米仓,见到智化寺内香火不绝,王振塑像俨居高座,玉带锦衣,并有明英宗谕祭之碑,褒其忠义。沈廷芳曾经参与《明史》的校阅工作,熟知王振专权害国,因此他上奏皇帝,请求仆毁王振塑像、拉倒石碑,“以示惩创”。这一奏议获得了乾隆皇帝的批准,王振塑像被毁,石碑上有关王振的文字均被铲掉,从此智化寺开始衰落。也许正是沈庭芳的这封奏折,使得智化寺保存了明代早期的建筑特征。
民国时期的智化寺
民国年间,智化寺建筑破败,栏楯歪斜,戒律难持,寺风日下。寺僧以出租房屋度日。为维持生计,将万佛阁和智化殿中央斗八藻井及天花拆下卖给美国人,使这两件明代宝贵艺术品流失海外,现存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纳尔逊一阿特金斯博物馆和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1931年夏,刘敦桢先生以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的身份来北平调查古物,“闻城东有智化寺创于明正统间,虽墙垣倾颓,檐牙落地,而规范犹间有存者”,于是进行了初步测绘,智化寺成为他调查北平的第一处古建,当时梁思成、刘南策等人都曾参与。次年秋天,他发现脱误不少,又重行订正补缀,完成了《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一文,此文成为研究智化寺建筑的重要文献。
虽然智化寺在历史上几经修缮,但基本上保存了明代建筑的基本风貌。
智化寺平面布局、梁架结构的明代特点
明代建筑介于宋代和清代之间,处于由宋向清变化的中间过程,因而继承宋代传统的地方更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明承宋制”。但是,它又不是完全的承袭宋制,而是在继承宋代建筑风格、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又继续向前发展,出现了许多有异于宋代建筑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平面布局的特点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早期的佛教寺院,是以塔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南北朝是中国佛寺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国式的佛寺格局,佛寺由以塔为中心改为以佛殿为中心,形成院落式的建筑布局。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寺的鼎盛时期,佛殿已成为寺院的主体。平面上继承了南北朝的传统,以殿堂廊庑等组成的庭院为单元的群落方式,前殿后堂,围以廊院,即廊院式布局,这种布局井然有序,分区明确。
宋元时期,禅宗发展迅猛,禅院丛林制度成熟。宋代佛寺基本延续了唐代的传统,并且佛殿地位的更加强化,至宋代末期,佛殿逐渐成为禅寺的中心。这可从南宋时著名的“五山十刹图”中的灵隐、天童、及万年三寺的平面布置中得到证明。宋元禅寺中,祖堂在禅寺内已成为普遍的配置,并且与伽蓝堂相对存在,一般东为伽蓝堂,西为祖师堂。此时,还存在“左钟楼、右轮藏”,“东钟楼、西经藏”相峙的格局。
明清时期,寺庙布局的形式更加强化中轴线的地位,更加讲究左右对称的布局,这与明清时期城市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规划布局有关。宋元时“左钟楼右经藏”的布局形式,到了明代早期,逐渐演变为左观音殿右轮藏殿对置的布局形式,成为明代禅寺布局的典型特征。而单一钟楼也演变为钟楼、鼓楼相峙的形式。明代早期,佛殿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中轴线上出现了两座或两座以上的大殿,法堂虽仍位于中轴线上,但其地位与职能已经更加衰微。此时佛寺形成了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廊院式布局,寺院的布局分为前院和主殿院两部分。前院多建钟鼓楼,主殿院在中轴线上建一门两殿,用廊庑围成长方形殿庭[1]。
智化寺作为明代一座较大型的寺院,具有典型的明早期特点,采用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廊院式的布局。前院山门之内,钟楼和鼓楼左右对置。主殿院为一门两殿,即智化门,智化殿(前殿)和如来殿(后殿),智化殿前左右为大智殿和藏殿,大智殿内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藏殿内有一具藏经的转轮藏,这种配置体现了明代左观音殿右轮藏殿的典型特征。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的智化寺位置平面图可知,智化寺原由东、中、西三路组成,前院及主殿院外有廊庑围绕。在如来殿的北侧由一墙隔开,并列三个院落,中路为大悲堂、万法堂,东为方丈院,西为一座小庙。智化寺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智化门、智化殿、如来殿、大悲堂(原名极乐殿)、万法堂(现已无存),由山门至如来殿殿堂高度逐渐上升,殿内佛像逐渐增大。信众由山门而入,避开市井尘俗,逐殿参拜礼佛,让其从心理和视觉上产生一种佛殿越雄伟,佛法越强大的感觉。
智化寺如今只保留了中路的四进院落,南北长,东西窄,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南北最长为144米,东西最宽为46米,总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主要为山门、钟楼、鼓楼、智化门、藏殿、大智殿、智化殿、如来殿(万佛阁)、大悲堂(原名极乐殿)(图1、图2)。
图1《乾隆京城全图》中的智化寺
(图片来源:智化寺存相关资料中扫描)
图2 民国时期智化寺平面图
(图片来源:刘敦桢《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
梁架结构的特点
智化寺建筑柱网特点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通常表现为纵横成行的柱列。一般在大型官式建筑中,柱列均纵横成行,排列规整。小型建筑由于进深较小,有只用檐柱,不用内柱的情况。随着使用功能的变化,为了扩大礼佛空间,辽金时期的建筑上多使用减柱、移柱的做法,尽管带来了构架的复杂性,但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效果[2]。
明代在建国初期,统治阶级为了恢复大汉民族文化,标榜自己皇权的正统地位,极力推从唐宋时期的文化,在《明会典》中有载:“明代立国,事事皆上仿唐宋。”佛教建筑也基本上沿着唐宋传统的规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明代建筑柱网布置的总体特点是规整严谨、纵横有序。即使因功能布置需要采用了柱子随宜增减的纵架体系时,仍表现为梁架清晰、柱网规整、结构严谨,这是明代大木构架的重要特征[3]。
智化寺的柱网布置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特点,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不减柱的布局,如智化门、智化殿、如来殿;第二类是减柱造的平面,如大智殿、藏殿、大悲堂。
智化门,东西三间,南北二间,单檐歇山顶。殿内采用了厅堂建筑平面布置的分心用三柱的做法,四周檐柱上为额枋、平板枋、斗栱,殿内中柱直上承脊檩,前后施单步、双步、三步梁支撑屋顶,檐柱与中柱间施穿插枋。
藏殿、大智殿的结构相同,南北三间,东西七檩,单檐歇山顶。平面布局则由于佛教礼仪功能上的需要,两殿都是减去前檐明间两根金柱,但这两座建筑的木构架仍表现为梁架清晰、柱网规整、结构严谨。
智化殿,东西三间,南北三间,九檩,单檐歇山顶。殿内中央有金柱四根,但南侧二柱略小,大概是因为大柁自北侧金柱向南直接搭于南侧檐柱之上,实际智化殿的梁架为八架梁而不是九架梁,因此由于前面两根金柱所受重量稍轻,柱径较小。
如来殿的金柱、檐柱排列非常规整,如来殿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二层为万佛阁,该楼阁建筑采用通柱的做法,即下层金柱向上延伸,成为上层之檐柱,相较而言,比宋代采用的上下层柱子断开、中间加铺作层的做法更简练,而且,通柱式做法增强了楼阁结构的刚性和整体性[4]。
柱
柱径
明代建筑柱径取值换算成斗口数后,其柱径取值总体上大于宋代的规定,而接近清代的制度[5]。宋代《营造法式》卷五规定,柱径按建筑物的等级确定。殿阁结构的柱径为4.2~4.5斗口(按宋式10分以一斗口计算),厅堂结构的柱径为3.6斗口,余屋的柱径为2.1~3.0斗口。清代《工程做法》中规定檐柱柱径为6斗口,金柱柱径为7.2斗口[6]。
智化寺各殿的檐柱柱径在4.38~4.71斗口之间,平均4.6斗口。智化寺各殿的金柱(内柱)的柱径都比檐柱的柱径要大,金柱柱径在5.43~6.25斗口之间,平均5.58斗口。总得来看,智化寺各殿的柱径要比清代的柱径小,但大于宋代的规定(表1)。
表1 智化寺建筑柱径尺寸表(单位:厘米)
檐柱径与柱高之比
明代之前的木结构建筑,檐柱柱径与柱高的比例,历代均不一致,同时代的建筑也各不相同。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柱虽长不越间之广”。清代《工程做法》中规定了柱高为10个柱径,即60斗口。
智化寺内各殿虽然是同一时期的建筑,但檐柱径与柱高的比例除了如来殿下层为1/9.64外,其余各殿都在1/10.75~1/12.32之间。北京现存的其他几座明代建筑的檐柱径与柱高的比例多在1/8~1/10之间。由此可知明代建筑比清代建筑的檐柱要粗一些,虽然檐柱径高的比值不确定,但是为清代最终确定柱径与柱高1:10的规则,奠定了基础[7](表2)。
表2 智化寺建筑檐柱径与柱高之比(单位:厘米)
柱高与明间面阔之比
明代建筑檐柱高与明间面阔在比例关系上,基本遵循宋《营造法式》中的“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之广”的原则。在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明间置六攒平身科斗栱的宫殿式建筑,面阔77斗口,柱高60斗口,柱高为面阔的77.9%。
智化寺如来殿下层檐柱净高357厘米,如来殿的斗口为8厘米,仅为44.5斗口,比清代雍、乾时期的制度略短。如来殿下层明间置六攒平身科斗栱面阔586厘米,合74斗口。檐柱净高为面阔的60.9%,立面总体宽阔,舒朗。又如北京先农坛拜殿,檐柱净高500厘米,明间面阔830厘米,檐柱净高为面阔的60.2%,柱高比清代较矮。
智化寺内的其他各殿建筑明间均放置六攒平身科斗栱,笔者对智化门、大智殿、藏殿、智化殿、大悲堂等建筑的檐柱净高和明间面阔也进行了测量。智化殿及如来殿的斗口尺寸为8厘米,其余各殿斗口为7厘米,通过测量的数据显示,柱高和面阔的比值均比清代的比值小,檐柱比清代建筑稍矮。从各殿柱高和面阔的数值来看,各殿根据不同的等级,檐柱与面阔的比例不确定(表3)。
表3 智化寺内的各殿建筑的柱高与面宽之比(单位:厘米)
智化寺如来殿檐柱有生起
古建筑中“生起”的做法流行于唐宋辽金元各代,是古建筑的普遍造型特点。宋《营造法式》对“生起”作了具体的规定:“至角则随间数生起角柱,若十三间殿堂,则角柱比平柱生高一尺二寸;十一间生高一尺;九间生高八寸;七间生高六寸;五间生高四寸;三间生高二寸。”由此可见,平柱与角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从明间、次间、梢间,平柱至角柱逐渐增高,每间生高二寸,形成缓缓上升的弧线,“生起”既使建筑外形优美,又增强了建筑构件之间的结构强度。
明代建筑檐柱,生起值相对于宋代来说,大幅度减弱,虽然明初建筑都有生起,但已不能形成向心内聚力增加木构稳定的作用,可能只是当时的人们在思想上追慕古风,上仿唐宋罢了。在智化寺内,如来殿的生起较为明显,从如来殿的正面观看,可以明显看到一条中间低两端高的曲线,但是从目前实测的尺寸来看,大殿西侧角檐柱和明间西侧檐柱的高度基本一致,只有东侧角檐柱比明间东侧檐柱高4.2厘米,次间檐柱不仅没有比明间檐柱高,反而有些低,这可能是由于历次维修和地基下沉的缘故。智化门没有生起,大智殿、藏殿、智化殿、大悲堂虽然有一些数值,可能是由于历次修缮和地基下沉有关,藏殿明间檐柱的柱础风化非常严重,修缮时为了与角柱的高度一样,可能对明间檐柱进行了墩接,明间檐柱的柱础从表面上看已经消失。
到了清初,外檐柱生起的做法基本消失,改为等高[8](表4、图3)。
表4 智化寺各殿檐柱净高(单位:厘米)
图3 智化寺如来殿生起和侧脚
智化寺各殿所有柱子均有侧脚
侧脚是古建筑柱子的制作与安装的方法,宋《营造法式》中记载:“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谓之侧脚。”其中规定,檐柱向内倾斜千分之十,山柱向内倾斜千分之八,角柱向建筑中心的两个方向倾斜。
明代的木结构建筑,内外檐所有柱子均有侧脚,如明代智化寺万佛阁,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不仅外檐柱有侧脚,内檐金柱直通二层之柱也有侧脚,所有柱子均向室内中心点倾斜。外檐柱向内倾斜13.5厘米,从檐柱的侧面观察,侧脚非常明显。殿内金柱底径50厘米,其高度自地面至上层楼面高611.5厘米,从如来殿扶梯转角处查看,下层的金柱一直向上延伸,成为上层万佛阁的金柱,金柱总高900.2厘米。金柱的侧脚,可以通过比较上下两层中央明次三间金柱中距面阔和进深,来计算侧脚的大小[9]。下层面阔1449.5厘米,进深819厘米,上层面阔1432.1厘米,进深800厘米,上层面阔收小17.4厘米,进深收小19厘米。将收小的尺寸除二,再与柱高进行比较,得出侧脚大小约为柱高的1/100。这种内外柱均有侧脚的做法,也是明代遵循了宋代的传统。至清代,将侧脚简化,除外围檐柱仍保留侧脚做法外,其余内檐柱已均无侧脚[10]。
柱头卷杀
明代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木构古建筑中的柱头都有卷杀,形如覆盆。明代建筑除了南方还有保留卷杀外,北方的明代建筑则普便取消了这种做法,而是在柱头的正面抹斜一段,不做更多的艺术加工,如智化寺各殿檐柱的柱头就是此种形制。
木构架的举折的特点
举高与步架
智化寺各殿屋面曲线采用宋代举折制度,屋面陡峻。宋代《营造法式》的举折制度和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的举架制度,是我国古建筑的屋面曲线确定的两种方法。按照清代举架制度所得之屋面曲线,上中下曲度基本一致,而按照宋代举折制度所得之屋面曲线,上陡下缓,两者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明代的屋面基本都是按照宋代《营造法式》所规定的举折之法确定屋面曲度[11]。
梁架中每两根檩之间的水平距离成为一步架。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每架不过六尺,若殿阁或加五寸或一尺五寸”。各步架的尺寸都不一致,一般情况下是檐步最大,至脊步依次缩小,步架不均。清代《工程做法》中规定:“廊步按柁下皮十分之四,其余脊步架,按廊步八扣”。一般清代建筑步架,除檐步架较大外,其余各步架均相等[12]。
智化寺各殿建筑,步架深度从檐步至脊步,均明显递减,举架高度自檐步至脊步,逐渐增高变陡。刘敦桢先生在《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详细记载了智化门、智化殿和如来殿的相关数据。
智化门“其檐步宽度等于斗栱二攒,惟金步、脊步之总宽度,仅等于斗栱三攒,而金步又视脊步略广。故自外至内,其檐、金、脊三步逐渐缩小,非皆等于斗栱二攒”(图4)。
图4 智化门内部梁架
智化殿“其步架之宽度,檐步大于平身科二攒”,“自下金步至脊檩,共占平身科四攒半。而下金、上金二步皆相等,各为平身科一·六攒。脊步略窄,为平身科一·三攒”(图5)。
图5 智化殿横剖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智化寺1988年修缮图纸修改)
如来殿上层万佛阁“檐步、金步、脊步三者之宽,等于山科五攒。就中檐步为二攒,金步一·六攒,脊步一·四攒”,“屋架总高亦分为五份,脊步高二份,金步高一·六份,檐步高一·四份,与步架之比例系数,适成颠倒相反之状”(图6)。
图6 万佛阁屋架结构横断面图
(图片来源:刘敦桢《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
推山
智化寺万佛阁庑殿顶使用推山做法,推山是向山面推出屋脊和檩条的做法。以推山处理的庑殿顶垂脊,其垂脊于正面和侧面,均呈舒缓自然直曲线。推山的做法在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八椽五间至十椽七间,并两头增出脊榑各三尺”,但宋代推山,仅为早期做法,即脊榑加长。一般认为明代还未普遍使用,清代,将推山做法归入官式做法,在清代《工程做法》中规定:“庑殿正脊加长向两山推出”,清代凡是木构的庑殿顶梁架,均采用推山的做法。智化寺万佛阁为庑殿顶,其屋架结构就使用了推山的做法。
根据《营造算例》第一章通例庑殿推山项内:“除檐步方角不推外,自金步至脊步,按进深步架,每步递减一成。如七檩每山三步,各五尺,除第一步方角不推外,第二步按一成推,计五寸,再按一成推,计四寸五分,净计四尺零五分”。
万佛阁屋架为七檩大木,南北金步宽128.00厘米,脊步宽111.20厘米,根据清代《营造算例》中的算法,两山金步的宽度,应该首先减去南北金步的十分之一:12.80厘米,再减去余数115.20厘米的十分之一:11.52厘米,最后净剩103.68厘米。两山的脊步,原宽111.20厘米,减去金步已经减掉的12.80厘米和11.52厘米,剩余87.88厘米,再减去南北脊步剩余的十分之一:8.79厘米,最后净剩79.09厘米。在实际测量中两山金步宽106.00厘米,两山脊步宽76.10厘米,仅与《营造算例》相差约3.00厘米,在大木构架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对万佛阁推山各步尺寸的测量,再比较清《营造算例》中的规定,足以证明清代的推山比例,完全遵守明代的做法[13]。
又如明初建筑北京故宫神武门城楼,北京先农坛庆成宫前、后二殿,这两座建筑都为七檩大木,其屋架推山后所得尺寸都与按照《营造算例》计算出来的数值相等或非常接近。因此可以说,明代庑殿七檩大木的推山做法已经成熟和定型,并被清代所继承[14]。
收山
明代歇山顶建筑的收山尺度大于清代,歇山收山尺度是直接影响建筑外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宋代《营造法式》规定,自梢间或尽间梁缝中心线向两侧挑出,尺寸依构架椽数的多寡而定。一般为2尺至5尺不等。清代《工程做法则例》规定歇山收山尺度为:由山面檐檩 <或檐柱> 中线向内收一檩径定作山花板外皮位置。 或檐柱>
智化寺智化殿收山为42厘米,檐檩径为28厘米,收进1.5檩径。又如明代先农坛拜殿、太岁殿、具服殿均收山2檩径左右,明显大于清代的规定。
大木构件的构造特点
万佛阁之平座构造
平座属楼阁式建筑的重要构成,从建筑结构分析,平座为建筑主体悬挑出的木构架,类似于今天的阳台。自明初期开始,楼阁平座主要依靠承重梁的延伸出挑并辅以丁头栱支撑。而在万佛阁中,以立于下檐挑尖梁背的童柱来支撑平座,这是明代中期的新创造。由于童柱不落地,使平座在室内占据的空间很小,因此可以不形成暗层。伸出的平座又因增加了竖向的支点,受力状况更为合理(图7)。
图7 如来殿内侧挑尖梁之童柱
梁的断面形状与高宽比
在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梁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变化比较大,》唐、辽时期建筑的梁栿,其断面高宽比为4:2;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梁栿断面尺寸依长度,明栿、草栿、月梁及新用斗栱大小不同而异,梁的高宽比为3:2。到了清代,梁断面高宽比为2.4:2,近似方形。[16]
通过对智化寺藏殿、万佛阁的七架梁和智化殿的八架梁断面高宽的测量,其高宽比分别为:2.94:2、2.47:2、3.02:2。从比值上看,小于或者等于宋代3:2的比例,但比清代2.4:2的比例大,这说明智化寺的梁断面的尺度是延袭了宋代的尺度,同时,从宋到清,梁断面的宽度是逐渐增厚的。梁的形制在明代多采用直梁,月梁的形制逐渐不再使用,但在大木加工上仍留有痕迹。如智化寺各殿建筑中的梁的截面均做四角微抹,做圆弧形的倒角,在梁端略做卷杀以插入或搁置于柱中。
额枋和平板枋
在唐辽时期的建筑中,常常只有阑额而无普柏枋(清代称平板枋),到宋代普柏枋才普遍使用。宋《营造法式》中规定,阑额的高宽比为3:2,此时的普拍枋宽度大于阑额,与阑额形成T字形。明代建筑大额枋的高宽比约为2:1,平板枋的宽度略小于大额枋,但比清代要宽。清代《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大额枋高6.6斗口,宽5.4斗口,高宽比10:8.2,平板枋尺寸仅为3斗口,比大额枋的宽度窄2.4斗口。额枋与平板枋的比例差别,一方面反映了建筑的演变方向,同时也体现出了明代建筑木构区别于清代木构的特点。
智化寺各建筑的额枋高度平均为5.38斗口,宽度平均为3.79斗口,高宽比的平均值为10:7,接近于清代的比值,不论从力学和经济上,都比较合理,由此可知额枋的宽度是自宋以来逐渐变宽的。
智化寺平板枋的特点,刘敦桢先生在《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写道:“平板枋之高,虽为斗口2倍,但其宽度除坐斗进深(即斗口三倍)外,复加垫栱板之厚,故其转角搭交出头处,较下部霸王拳稍阔,与清代异”,平板枋与额枋是互相搭接的构件,在明代平板枋与额枋的宽度比有三种情况:一是平板枋宽于额枋,二是平板枋稍窄于额枋,三是平板枋明显窄于额枋。由此可知,平板枋的宽度自宋以来是逐渐变窄的。
明代建筑霸王拳的曲线自由粗放,清代建筑的霸王拳曲线比较规整(图8)。
图8 明代智化寺如来殿平板枋与霸王拳
瓜柱
明代建筑的瓜柱除柱头有卷杀外,其直径远大于清式。置于梁背上时,采用骑袱做法,即瓜柱下口除了居中做榫,两侧还做插肩夹皮榫,骑在梁背上,这种做法也源自于宋代。
智化寺的智化门内部梁架属于彻上明造,顶部没有脊瓜柱,而是直接在中柱的顶部置一较大的坐斗,其上放置捧梁云,承托脊檩。单步梁并非直接放在瓜柱上,而是在瓜柱上放置一斗三升,其上承梁。双步梁下没有瓜柱,而是直接在顺梁的背部放置一斗三升,其上承梁。
智化寺万佛阁草架中的瓜柱多采用方柱抹去四角的小八角柱形式。柱根处虽包住梁袱,但下垂部分并不做三角形的鹰嘴雕刻,较简洁朴素(图9、10、11)。
图9 智化寺智化门单步梁
图1 0 智化寺智化门双步梁
图1 1 智化寺万佛阁草架内的瓜柱
雀替与丁头栱
明代建筑一般都要在梁柱节点处添加雀替或丁头栱,以增强节点处榫卯的拉结,尤其是在梁枋与柱节点做透榫的情况下,仍然辅以雀替或丁头栱,而且雀替、栱头也做透榫。清代在木构架处理上呈简化趋势,在梁柱结合处,多采用将梁做榫直接插在柱上的做法,节点处较少采用其他辅助构件。如智化寺建筑的梁枋与柱的节点,多施加雀替或丁头栱,属明代典型的做法。如智化门内三步梁两端、大智殿七架梁和挑尖梁两端、如来殿一层挑尖梁两端,与金柱的节点都使用丁头栱;智化殿上金枋和下金枋与瓜柱节点处使用单侧雀替,下金枋的雀替较短;如来殿内明间金柱与佛龛下枋节点处使用雀替,雀替下使用小栱,雀替造型为明早期特点;万佛阁七架梁两端从内侧斗科挑出菱角木承托梁端,和雀替的作用一样(图12、13)。
图1 2 如来殿明间金柱上的雀替
图1 3 雀替轮廓的演变
檩与枋的承接方式
智化寺内各殿的脊步和金步都是采用檩垫枋三相连的承接方式。但智化门内为彻上明造的屋架形式,其双步梁、上金檩、下金檩三者之下,并不是用垫板承接,而是排列的一斗三升斗科,这种做法,大概是因为智化门内无天花遮蔽,为了增加室内美观的原因,而效仿宋之做法,其梁架结构也比智化殿、万佛阁等其他各殿更加繁缛(图14、15)。
图14万佛阁脊步的檩垫枋结构
图1 5 智化门脊檩、金檩、下金檩下—斗三升
顺趴梁的运用
顺趴梁是庑殿顶和歇山顶在转角构造中常用的构件之一。采用顺趴梁上立驼峰或童柱,以十字科承托檐、山面扣交金模及角梁后尾实现构架转换是明代非常普遍的山面构造形式,并为清代建筑继承。梁的前端插在檐檩下则成顺梁,趴于檐檩上则为顺趴梁。
智化寺智化门内次间屋架有顺梁4根,由于其梁端是插在檐檩下的,所以为顺梁,而非顺趴梁。此顺梁尾端直接放置在三步梁背上,不用童柱、驼峰收头,并与下金枋采用榫卯结构相连,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增加了梁架之间的拉力和稳定。在顺梁背上放置一斗三升以承托下金檩。
智化殿、大智殿和藏殿次间歇山构造处均有顺趴梁4根,其梁端是搭在檐檩之上,顺趴梁后端插入瓜柱中。顺趴梁上直接承载下金檩和垫板,以及采步金檩和垫板,采步金檩与下金檩相互搭接。
在智化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万佛阁之顺趴梁。梁都为东西向,其尾端插入七架梁之瓜柱内,梁端作弯曲状,略如月梁之半,承载于两山斗栱之上,用以承受下金桁、上金顺趴梁,及太平梁推山的重量。大概因为万佛阁面积过小,上檐不能过高,为了改变殿内天花低矮的弊端,使用类似月梁的顺趴梁构造,以使次间释迦牟尼佛和卢舍那佛有较高的空间。因此从万佛阁纵剖面来看,从东西山墙起,天花逐渐上升,至明间中央,冠以结构复杂的斗八藻井,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室内的美观又非常使用。此顺趴梁虽承载于斗栱之上,但未挑出斗科外侧,可能是因为东西山墙上没有柱头科斗栱,而梁本身的性质又不是挑尖梁(图16、17)。
图1 6 智化门之顺梁结构
图1 7 万佛阁西次间之顺趴梁
采步金檩
采步金檩位于歇山顶建筑的山面距离檐檩一步架处,承托与固定檐椽后尾及山面平梁的构件,在构架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明代的采步金檩,在形象上与清代的采步金梁不同,清代的采步金梁为一根两端似檩、中部似梁的异形构件,明代则直接使用一根金檩代替。檩的平面位置与清式采步金一致,标高与前后下金檩相同,并与之扣搭相交。山面的檐椽直接搁置在这根采步金檩上,为遮挡椽尾,在内侧使用一块通长的木板加以遮挡。智化寺内所有的歇山顶建筑如智化门、智化殿、大智殿、藏殿等都是使用采步金檩的做法承接檐椽。
角梁的搭接
明代官式建筑中,角梁后尾的搭接方式主要有老仔角梁合抱金檩式和角梁后尾插柱式。这与宋代老角梁两端均架在檐檩和下金檩的交点上的做法比较而言,明代的做法加强了角梁与金步的联系,并且在结构上更为简洁有效,因此成为明代角梁搭接的主要方式。
智化寺内智化门、大智殿、藏殿、智化殿等老仔角梁后尾都是合抱金檩的方式。但如来殿一层的角梁后尾采用插柱式的结构,这种做法常用于楼阁式建筑中,如来殿下檐角梁的后尾入柱并贯通柱身,伸出的端头刻成卷云头形式,既可以固定角梁防止外脱,又能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图18)。
图1 8 如来殿下檐角梁后尾入金柱
智化寺古建斗栱的类型和用材形制
智化寺各殿外檐斗栱的类型
智化寺内各现存建筑外檐斗栱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三踩单昂斗栱、三踩单翘斗栱、五踩重昂斗栱、五踩单翘单昂斗栱、七踩单翘重昂斗栱(图19、20)。
图1 9 智化殿外檐五踩重昂斗栱
图2 0 如来殿外檐五踩单翘单昂斗栱
智化寺斗栱用材等级
明代斗栱与宋代斗栱相比,已经发明代斗栱与宋代斗栱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用材等级降低,斗栱构件变小,通过对智化寺建筑斗口的测量,除智化殿、如来殿的斗口值为8厘米,合2.5口份外,其余各殿斗口值为7厘米,合2.2口份,只相当于宋《营造法式》等外材宽度。
明代建筑每一个开间所用斗栱的攒数骤增,由宋代的当心间一朵至二朵,变为四攒、六攒乃至八攒,排列繁密,如智化寺建筑明间均为斗栱六攒,次间四攒。根据清代《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平身科各攒的攒当一律为11斗口,但智化寺建筑如万佛阁上下檐明间的攒当均小于11斗口,并且各间的斗栱存档尺寸也不一致。如下表所列为万佛阁各间斗栱攒数及攒当尺寸。[18]
智化寺明代建筑斗栱特点
明代斗栱相对于宋元斗栱的变化,主要是斗栱用材等级降低、每个开间的攒数增加和斗栱外挑尺度减小。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元代以后大木构架向整体化方向发展的结果,木构架整体功能的提高,必然使兼具结构和装饰功能的斗栱,削弱结构功能而增强装饰功能。斗栱尺度的减小还受到建筑物墙体材料的变革,明代大量使用砖墙代替泥墙和土坯墙,耐雨水侵蚀能力增强,大尺度挑出屋檐以保护墙体的问题减弱,因此斗栱外挑尺度也随之减小。
智化寺作为明代木结构建筑的典型,其斗栱结构显示除了典型的明代特征,与清代的斗栱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区别。
坐斗
智化寺如来殿平身科坐斗,宽3斗口,进深除3斗口外,还加上垫栱板的厚度0.31斗口,因此坐斗的平面略显长方形,同时带动平板枋的宽度也增大,因此,在额枋两端搭接处,平板枋比霸王拳略宽。智化寺建筑所有坐斗下部均有,即坐斗下部为向内凹进的曲线,清代直接使用直线,坐斗下面的斜面是平的。这是区分明清坐斗区别的主要特征(图21)。
图2 1 智化寺如来殿坐斗
智化寺建筑外檐斗栱
明代及清早期斗栱昂的下部两侧刻有假华头子,清中期之后取消。明代建筑昂自十八斗平出一段至前一跳的中心线再斜向下,清代昂嘴的下线延伸至十八斗附近,基本昂嘴下部为一斜线。
昂
智化寺建筑外檐平身科斗栱的昂嘴,都是自十八斗平出一段至前一跳的中心线再斜向下,平出部分下部,根据刘敦桢《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记载,“昂之下缘,复雕有波纹曲线”,因此是有假华头子的,但现在观看各建筑昂之下部,是看不到假华头子的,可能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修缮时,画斗栱彩画时波纹曲线被抹平。
但在各建筑柱头科斗栱的昂嘴,在平出部分不刻假华头子,而在昂斜出向下的起点,两侧刻两卷瓣向上,做成亦栱亦昂的样式,此种样式的昂嘴部分被削薄,多用于柱头科,明代晚期之后不再使用(图22、23、24)。
图2 2 明清斗栱昂嘴特征比较
图2 3 明代智化寺如来殿斗栱昂嘴
图2 4 如来殿外檐柱头科斗栱下昂
斗栱出跳
在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斗栱出跳,一般为3.0斗口,出跳多的逐层递减。清代《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出跳一律为3.0斗口。明代早期和中期斗栱出跳有三种情况:一种是逐跳减小,一种是各跳等距,第三种是最后一跳减小。明晚期大多数建筑中斗栱出跳都采用了等距的做法。[19]
智化寺如来殿二层万佛阁的外檐斗栱的各拽架出跳尺寸不一致,根据刘敦桢先生的实测结果,第一跳长22.75厘米(2.84斗口),第二跳长20.3厘米(2.54斗口),第三跳长19厘米(2.38斗口),由内向外逐跳缩短,这种做法大概是因为水平状态的翘、昂,出跳最远的,承受的剪力最大,因此缩短外侧出跳以求稳固。
智化寺建筑内檐平身科斗栱
明清时期建筑内檐斗栱后尾的装饰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为例,其自下而上为翘头、菊花头、六分头、麻叶头。其中,麻叶头、六分头、菊花头各一件,如斗拱层数增加时,只增加翘的数量。
如来殿万佛阁斗栱后尾
智化寺如来殿一层内侧斗栱后尾的装饰自下而上为翘头、菊花头、六分头;二层万佛阁内侧斗栱后尾装饰为翘头、菊花头、六分头、麻叶头。上下檐的斗科,下檐为五踩,上檐为七踩。虽然外侧相差一拽架,但内侧的出跳却同为二拽架。并且如来殿下层内拽架厢栱没有麻叶头,只有上层有。菊花头两侧刨去一层,隐刻一条斜线,与上层的六分头外侧取齐,六分头的两侧也隐刻一条斜线与外侧相平行,从远处看,好像一根斜撑于厢栱之下的上昂构件,仅存宋代上昂之形,实为假昂。
上昂在宋代是一独立的斜撑构件,在建筑中有独特的结构作用。至元代及明初建筑中便不断符号化,在斗栱后尾仅隐刻或彩画形象于其上,而不再是完整独立的斜撑构件了;明代后期及清代,上昂仅保留了六分头和菊花头的形象,隐刻出上昂形象的已很少见到(图25)。
图2 5 如来殿一层内侧斗栱
万佛阁内檐斗栱之秤杆
在万佛阁内侧的藻井之上,有秤杆插入下金檩垫板中,属于古代下昂构件的变体,但其秤杆下端并非像辽宋建筑,自昂嘴向上延长,而是从外檐蚂蚱头前端斜上,与下面的昂无关。这种做法直接承载挑檐檩的重量,交榫较少,结构简单,但保留了杠杆的作用,使檐端不会下垂,可以说是宋代下昂的简单化。因此,万佛阁斗栱的蚂蚱头、秤杆乃是上承宋制,下启明清挑金、溜金斗栱的构造,是宋、清之间下昂变化的重要实例物证。
大悲堂内檐斗栱后尾
大悲堂外檐为单昂三踩斗栱,外檐出跳为一拽架,但内檐斗栱出跳二拽架,斗栱后尾自下而上为翘头、菊花头、六分头,厢栱处没有麻叶头。单昂后尾为翘头,蚂蚱头后尾为菊花头,大概因为大悲堂为中轴线上主殿,虽外檐为单昂三踩斗栱,但内部天花较高,因此附加了六分头的杆件,并在六分头上设厢栱承托井口枋。菊花头和六分头部位隐刻上昂的做法与如来殿内檐相同(图26、27)。
图2 6 万佛阁斗栱秤杆后尾插入下金檩垫板中
图2 7 万佛阁柱梁斗栱断面图
智化殿内檐斗栱
智化殿外檐为五踩重昂斗栱,出跳二拽架,内檐斗栱出跳二拽架,自下而上为翘头、菊花头、六分头,厢栱处没有麻叶头。头昂后尾为翘头,二昂后尾为菊花头,蚂蚱头后尾为六分头。智化殿作为智化寺的大雄宝殿,为了增加室内装饰效果,在二昂后尾处不设瓜栱和万栱,而是使用三幅云装饰昂尾。菊花头和六分头部位隐刻上昂的做法与如来殿内檐相同(图28)。
图2 8 智化殿内檐斗栱
大智殿、藏殿内檐斗栱大智殿和藏殿外檐为三踩单昂斗栱
大智殿和藏殿外檐为三踩单昂斗栱,出跳-拽架,内檐斗栱出跳一拽架,单昂后尾为翘头,翘头上承接厢栱,厢栱承接井口枋。
智化门内檐斗栱智化门外檐为三踩单昂斗栱
智化门外檐为三踩单昂斗栱,出跳一拽架,内檐出跳一拽架,单昂后尾为翘头,蚂蚱头后尾为麻叶头。由于智化门内部梁架为彻上明造,因此为了增加室内的装饰性,在蚂蚱头杆件后尾,十八斗上附加三幅云做装饰。
智化门内檐麻叶头的形状和钟鼓楼一层内檐的麻叶头形状相同,麻叶头上部为直线,至端头才向下做弧线,而且麻叶头侧面仅平雕了“3”形的线条,宋代《营造法式》中,在同样的位置为“清蚂蚱头”的形制,由直线到曲线,体现了麻叶头做法的演变轨迹。而钟鼓楼二层内檐的麻叶头和万佛阁内檐的麻叶头形状相同,麻叶头上部为三道弯弧曲线,麻叶头侧面平雕一条旋线,雕刻线条比较简单。到了清代,麻叶头的形制为三弯九转雕刻,线条比较复杂(图29、30、31)。
图2 9 智化门内檐斗栱三幅云
图3 0 智化门内檐斗栱麻叶头
图3 1 万佛阁内檐斗栱麻叶头
钟鼓楼内檐斗栱
钟鼓楼一层外檐为三踩单翘斗栱,出跳一拽架,内檐出跳一拽架,翘后尾为翘头,蚂蚱头后尾为麻叶头,形制如前所述。其内檐十八斗上附加为麻叶云,并非三幅云,与故宫万春亭内檐第一跳相同。钟鼓楼二层外檐为三踩单昂斗栱,出跳一拽架,内檐出跳一拽架,单昂后尾为翘头,蚂蚱头后尾为麻叶头,与万佛阁内檐麻叶头形制相同。其内檐十八斗上附加为三幅云,与智化门和智化殿内檐三幅云形制相同。
智化寺建筑角科斗栱
智化寺建筑角科所体现的明代角科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形制、做法上继承了宋元时期建筑风格,在外拽瓜栱上采用鸳鸯交首栱,底部以小栱头承托,如智化殿、如来殿,但万佛阁角科厢栱人字架下没有栱头承托;智化寺内其他各殿的角科均采用把臂厢栱的形式。
二是在智化寺所有建筑的内檐角科均使用鸳鸯交首栱或相类似的形制,如钟鼓楼的一层内檐角科为麻叶云头相交,钟鼓楼二层内檐角科为东侧和西侧的与柱头科相连的三幅云头相交,智化门内檐角科为三幅云头相交;藏殿、大智殿、智化殿、如来殿、万佛阁、大悲堂的内檐角科均为鸳鸯交首栱,并在相交处隐刻出栱头形象。
三是在角科坐斗中使用双联坐斗,如钟鼓楼、智化殿、大悲堂(图32、33、34、35);
图3 2 钟鼓楼一层外檐角科斗栱
图3 3 智化门内檐角科斗栱
图3 4 智化殿外檐角科斗栱
图3 5 智化殿内檐角科斗栱
本文通过对智化寺平面布局、梁架结构,智化寺古建斗栱的类型和用材形制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明代建筑结构等方面的资料和文献,比较详细的阐述了智化寺明代建筑的特点,由于本人对古建筑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内容方面难免挂一漏万,还请诸多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作者:杨志国
文章来源: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03期;古建园林技术,201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