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_ _
五邑大学学生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大学南校区东北角,用地北部有城市河道天沙河流经,东南部紧邻城市东湖公园,可建设范围呈三角型,面积约为2014平方米。其主要功能包括综合服务大厅、学生办事窗口、多功能课室、各类型辅导室、展厅以及配套办公用房等,建筑面积约为3800平方米,建筑高度3层约13.9米。
建筑位于校园与城市水系交界的三角形过渡地带,设计尝试在这个背山面水、绿树成林的大园林之中营造立体的小园林,在局促用地条件中形成的三角形体量通过减法形成灰空间,在建筑中穿插一系列立体化的“凹”园林:不同标高的空中庭院、绿化平台和观景廊道等,通过小园林丰富的“意”和“境”使建筑充分融入校园文脉和城市滨水景观中,为五邑大学乃至江门增添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当代校园环境越来越强调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塑造,设计打破服务中心独立分隔的传统空间模式,重塑满足多样化功能需求的校园建筑综合体,以通用与灵活的空间回应功能的多元与复合,在分散与集中、开放与封闭中形成动态均衡的立体园林式空间。通过这一全新的建筑载体延伸校园的非正式学习空间,为师生创造促进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并与市民和游客共享的公共活动场所。
项目北临天沙河,东南邻东湖公园,与一个小山丘隔湖相望。整个用地背山面水,周边绿树成林,其俨然位于一个天然的大园林之中。设计以“融入”为主题,从中国山水园林中获得灵感,让建筑体量在整体的框架围合中进行高低错落、凹凸进退等变化,在大园林之中营造小园林,形成复合的空间层次,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传承和转译岭南传统建筑对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措施。首层局部架空、立体园林的穿插、半室外空间的介入等设计手法让建筑造型更为灵动,在城市和校园之间建立起让阳光和风得以穿越渗透的通道,有效营造舒适的小气候。
建筑外轮廓生成是基于用地形状的推导。其位于校园与水系之间的三角形交界地带,可建设范围相对于建设规模而言有着较大的局限,常见的规则形状平面并不适用于此地块。对此,方案设计顺应三角形的用地形状巧妙的塑造建筑外轮廓,并通过转角的倒圆角处理,让建筑外观更为圆融顺畅。在三角形的整体体量之下,运用减法的处理,在各层体块中打通流线和视线的通廊,引入不同方向的自然景观,让建筑空间和造型在整体中富于变化。
设计把学生服务中心作为独特而整体的形体放置于校园、东湖公园及天沙河三者之间,犹如一个雕塑融合于自然之中,营造了一个鲜明的城市节点空间。减法是应对不规则用地边界的常见建筑处理方式,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在本项目中也是对用地周边环境的有效整合。
主入口在建筑形体的半包裹中,通过大台阶把广场延伸至二层,并成为一个休息观景的场所。二层面向东湖公园的区域设置了长向连续的凹阳台,建筑界面上运用大面积通透的玻璃幕墙,让凹阳台成为一个长向的框景窗把优美的室外景观引入内部,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三层的局部设置屋顶花园,并且配合建筑造型形成弧形的观景游廊,形成尽收眼底的270度美景。
立面设计立足在富有活力的造型之下回归简洁和质朴的本真。立面材料选择了清水混凝土实墙与仿红砖质感的陶砖通花幕墙,配合通透的玻璃幕墙。色调上与校园主色调砖红色一致,使建筑与校园风貌更好的协调。仿红砖质感的陶砖通花幕墙则通过全新的搭砌规律及构造技术,重新演绎了红砖厚重却细腻的气质和充满变化的细部效果。立面在统一之中创造明暗显隐的虚实变化,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视觉观感交融,体现求同存异、在传承中创新的设计内涵。
二层平面图 SECOND FLOOR PLAN
绿建: 许伊那
景观: 伍朝晖
摄影: 谢光源 吴嗣铭
项目获奖
· 2021年度 教育部 优秀勘察设计奖建筑设计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