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司法新进展:协同共治格局形成,执法办案效率提升
背着书包去值树
2023年06月14日 10:48:28
来自于环保法规
只看楼主

过去的一年,我国环境司法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2)》及典型案例,全面总结上一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经验和成效。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

过去的一年,我国环境司法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2)》及典型案例,全面总结上一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经验和成效。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    

   
两个报告同时发布,旨在展示环境资源审判实践与理论研究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执法办案质量效率效果不断提升

……

   

   
“2022年,人民法院持续忠实履行环境资源审判职责,执法办案质量、效率、效果不断提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介绍,全国法院共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73177件,审结246104件。其中,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5885件,审结4582件。    

   
《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2)》指出,人民法院紧扣新时代对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新要求,直面审判实践中面临的新挑战,不断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以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司法需求的审判方式,提供高质量的环境资源司法服务。    

   
如,能动适用绿色原则,结合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在环境资源案件审理过程中引导企业改进技术工艺,积极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利用已构建的第三方合规监管机制,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优化绿色营商环境。    

   
同时,针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及效果评估等专门性事实的查明与鉴定意见的审查需要借助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问题,各地法院探索建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库、专业陪审员库,制定专家库管理办法,持续完善环境资源专家库、司法鉴定机构动态管理机制,扩大环资审判专家意见的适用领域和范围。    

   
此外,为进一步释放专家智库对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智力支撑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鉴定难、鉴定费用高等制约环境资源案件顺利推进和妥善处理的“瓶颈”问题,在各地法院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以人民陪审员制度为依托,积极调研选任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环境资源案件的审理,重点对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资格、候选人的确定和分类管理、应当参加合议庭的案件类型、主要工作及相应权利等内容进行研判,为出台相应司法解释奠定基础。    

   
截至202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和30个高级法院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均已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继南京、兰州、昆明、郑州设立环境资源法庭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设立长春、乌鲁木齐环境资源法庭,专业机构四级法院全覆盖不断完善。    

   
“2022年,人民法院持续深入推进环境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杨临萍介绍,如,新设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黄河口湿地、汾河源等生态司法保护基地,融合了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法治教育、生态理念宣传、生态文化推广等功能,拓展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广度和深度。    

   

环资审判专业化发展特色鲜明

……

   

   
同时发布的《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由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司法发展研究课题组共同完成。    

   
出席发布会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忠梅指出,2022年,司法机关继续以环境司法专门化为主要抓手,着力破解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效能的体制机制问题,组织机构建设由常态化向整体化延展、工作机制由精细化向集约化开拓、司法规则由法制化向具体化迸发、司法队伍建设由专一化向一体化推进,遵循环境司法规律、体现集成和协同的环境司法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据统计,2022年,全国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数量同比增长12.89%,在系统性、专业性领域“扎根发芽”。如,河南省、吉林省分别设立郑州环境资源法庭和长春环境资源法庭,筑牢生态环境全方位保护屏障。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巡回(流动)法庭,推进环境资源司法保护阵地前移。    

   
《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2年,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发展特色鲜明。专门环境诉讼制度发展态势良好,专业化能力再上新台阶;环境司法重点领域得到突破,专业化基础日益牢固。环境司法专业化功能稳定发挥,环境资源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    

   
具体而言,环境侵权案件类型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实施者,环境共同侵权案件具有高度复杂性与模糊性,责任承担以单一责任形式为主、复合责任形式为辅。环境行政诉讼争议类型数量呈梯次排列,补偿类案件占据首位,环境非诉行政执行以给付请求为主。    

   
环境公益诉讼规则体系稳健发展,诉讼案件民多行少,涉案领域广泛,生态破坏责任纠纷案件居多。    

   
《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还特别关注了《民法典》“绿色原则”在物权案件中的适用和能源诉讼两大热点问题。    

   
吕忠梅介绍,“绿色原则”在物权案件中的适用高度集中于物权保护纠纷和相邻关系纠纷等领域,“绿色原则”主要发挥理念宣示和规范补强功能,成为裁判物权纠纷的指引性依据。能源诉讼的效能逐步凸显,民事纠纷集中发生于供应消费领域,行政纠纷中复议救济情况多发,刑事纠纷涉及法律关系复杂、保护价值多元,生态修复、赔礼道歉等责任形式在能源诉讼中得到广泛运用。    

   

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指引作用

……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刘竹梅介绍,本次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涉及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应对以及环境治理与服务等多个领域,能集中反映环境资源审判新发展新举措新特点。    

   
“人民法院坚持重拳出击,依法惩处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犯罪,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维护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贯彻落实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依法准确认定行为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刘竹梅介绍,本次发布的案例涵盖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等各类型,其中,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占半数以上。    

   
如,在典型案例“长兴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夏某频污染环境案”中,被告单位作为环保治理企业,不仅未落实主体责任,反而违法使用“COD去除剂”干扰环保自动监测设施逃避监管,成为污染源头。人民法院依法提级管辖,法检“两长”同庭履职,体现了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决心和担当。    

   
在“朱某华、王某涵非法采矿、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被告人非法采挖大量砂卵石,为掩盖罪行又用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回填,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双重损害。人民法院落实全面追责原则,综合运用刑事、民事法律手段,让破坏环境资源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切实筑牢维护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司法屏障。    

   
在“广东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罗某慧等5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中,被告单位长期为多家排污单位出具大量虚假检测报告。人民法院严格依法追究该单位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有力推动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违法犯罪、建立规范有序公平的环境监测服务市场。    

   
同时,人民法院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将传统民商事法律制度、原则应用于环境资源审判领域,丰富裁判规则,保障环境修复责任履行。在适用增殖放流、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恢复性司法举措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多元化的替代性生态环境修复方式,为不同类型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提供多种修复选项。    

   
刘竹梅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坚持能动司法,加强新型疑难复杂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强化类案指导,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指引作用,为环境司法实践提供丰富的裁判指引。    

   
专家观点>>      
   

   

探索多元化模式提升司法温度

……

生态环境治理既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也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忠梅介绍,2022年,司法机关坚持探索多元化工作模式,提升环境司法工作的温度,多元共治的环境司法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这种多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多主体参与。       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各级司法机关积极探索便民司法、民主司法、高效司法的工作模式,出现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巡回法庭”“车载便民法庭”“水上流动巡回审判”等多种审判模式;积极探索参与式建立环境资源审判诉调对接办公室、环境资源审判庭法官工作站等多种工作机制,邀请专业机构、社会公益组织、人民调解员、代表委员参与,及时高效化解环境司法纠纷。    

   
多部门协同。       为了保障实现“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各地积极探索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专业机构协作解决纠纷的工作方式,建立环境刑事案件与行政处罚的诉罚衔接、环境民事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的诉调衔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诉商衔接机制;建立“河长+法官”“林长+检察官”的环境司法合作平台、常态化联席协商、信息共享等一系列衔接机制的建设与探索,逐步深化“法检行”协作机制。    

   
多区域联动。       为了促进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高度重视多元利益的综合平衡和整体调整,建立了跨区域送达、调查取证和异地审执等工作机制。通过签订重点流域、特殊区域的司法协作协议,不断拓宽区域联动的范围。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3年06月15日 08:05:31
2楼

司法机关坚持探索多元化工作模式,提升环境司法工作的温度,多元共治的环境司法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