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中镇所在区位 1
▲ 洋中镇所在区位
1
概况
2
双村并立的古镇格局
▲ 村落外部环境
沿着公路南侧建筑间隙中有四根石柱,承托着重檐木构的亭阁式跨街牌楼,上书“东山古境”四字,穿过牌楼就进入了东山村,这里留存有西乡地区最长最宽的古商街“东山古街”。如今尚存超过300m长的古街,其上为“块石拼砌、条石嵌中”的地面铺装,风貌古朴。沿街铺面为一色的二层木屋,有客栈、酒市、药铺、裁缝、染铺、打锡、米面作坊等……经营茶米油盐,满足日常用度。每家都设有砖石砌造或木质的柜台,搁物摆摊,柜台上方是短木窗板,侧旁则是可完全脱卸门板、敞开经营的门面。在柜台上方的木板上,常开有直径约20cm的小窗洞,有圆形、宝瓶形,或上圆下方,乡邻称为“夜市”或“财门”,用于夜间经营时递出货物、交换钱币,是曾经动荡时局下为防匪防盗而采取的聪明办法。在风貌完整的古街商铺后面,是依山而建、层层向上的夯土民居,墙高且厚,开窗少且小。
▲ 商铺林立的东山古街
▲ 可脱卸门板上和宝瓶形窗洞
▲ 1958年拓宽的洋中主街
▲ 古街生活
3
传统建筑艺术特征
东山古街上的柳州祠,始建于南宋,是为曾任南宋柳州知府的爱国将领陈纪而建。历史上柳州祠经历多次重修,由门楼、前天井、廊庑、正厅、后天井、后堂和清代增建的古戏台组成。沿街的入口八字门墙与重檐四角的屋面十分出众,门前的半月形坪场全用卵石拼砌,立旗杆石两对。古戏台为外四方内八角斗拱飞檐二层结构,中央藻井升拱层层叠叠,极富动感,并以“古城墙”环绕“暗八仙”的木刻纹饰,寓意纪公镇守边关保卫宋朝江山,此装饰题材可谓独树一帜。台座四面满镶木刻《三国演义》故事人物,栩栩如生。戏台两侧设计为看戏包厢,供妇女儿童专用。整座戏台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在当时的宁德首屈一指。
▲ 柳州祠的古戏台与包厢
供东山村民议事和举办红白喜事的公共建筑“上下大厅”,是承载传统社会宗族秩序的功能性建筑。下大厅总建筑面积400 m 2 ,是村民举办结婚仪式的场所,厅前有“白象饮湖”水池;上大厅总建筑面积300 m 2 ,是专为50岁以上正常死亡、留有子嗣的老人举办丧葬仪式的场所。
▲ 白象饮湖与民居
古民居“六扇房”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每扇都有风火墙相隔,后天井还挖有水井,关起门来,防火防盗,功能齐备,可以守卫很久。
4
现存状况及保护建议
涵盖东山村和洋中村两片的洋中古镇已实施了部分整治工程,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性的景观组织和环境提升,两村的资源点之间略显离散、联系性弱;二是沿省道两侧建筑界面风貌欠佳,在展现历史文化价值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
▲ 不断修缮的古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