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亮点 ? 以耕地损失和其他土地扩张为特征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城市化指数级增长,而其他土地变化在1995-2005年达到峰值。 ? 175m蓄水前后土地利用/覆被有两种转换模式。 ? 到2030年,耕地面积减少1094km2,主要转为建设用地。 ? 大多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高度敏感的,并辅以其他因素。
文章亮点
? 以耕地损失和其他土地扩张为特征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城市化指数级增长,而其他土地变化在1995-2005年达到峰值。
? 175m蓄水前后土地利用/覆被有两种转换模式。
? 到2030年,耕地面积减少1094km2,主要转为建设用地。
? 大多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高度敏感的,并辅以其他因素。
图形摘要
协调
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覆被 (LULC) 生态保护
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
生态脆弱地区
。对LULC变化的全面理解是协调冲突的前提。
该文章 以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阐明了葛洲坝-三峡大坝(
GZD-TGD )建设和蓄水不同时期(1982-2020年)的LULC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
PLUS )模型对2030年的LULC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1982-2020年LULC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损失、林地恢复、城市发展和水域扩张 ,其中耕地减少4688 km2,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分别增加3273、1002和272 km2。
对于大多数LULC类型, 1995-2005年变化最显著,而建设用地在整个研究期间从0.41%增长到5.06%,主要来自耕地。
在自然发展情景下, 到2030年,耕地面积将持续减少1094 km2。
175 m蓄水前, 各土地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明显,植被变化最为明显;
而在蓄水后, 仅建成区土地面积显著增加,占耕地面积的2.66%。
由于三峡工程建设和蓄水的直接/间接影响, 各驱动因素对LULC变化的贡献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LULC的变化以海拔敏感为主,其他因素辅助补充。
此外,各种类型的LULC在低海拔和缓坡地区的扩张更为频繁。
研究结果
有助于决策者制定更合理的政策,缓解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图2 1982-2020年三峡库区4个代表性年份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分析
图3 三峡库区1985-2020年、1985-1995年、1995-2005年、2005-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转移
图5 不同时期、不同高程和不同坡度下各LULC类型的土地扩张百分比
图6 2015-2030年模拟LULC的空间分布和土地扩张
图7 不同时期不同LULC类型土地扩张的驱动因素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