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的处理流程中的工艺细节管理-污泥处理段的工艺细节管理(2)
yj蓝天
yj蓝天 Lv.16
2023年01月25日 07:13:35
来自于污泥处理
只看楼主

污泥车间在整个污水处理工序中对活性污泥的活性状态,深度处理段的沉淀分离效果都有很重要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在实际运行中要认真管理,才能保障前段工艺功能的稳定发挥。对于污泥处理段来说,保持稳定的污泥来源是污泥段生产的首要前提,也是对前端工艺的污泥有效排放的工艺运行保障。一般来说,污水厂的污泥主要来自于预处理段的初沉污泥(设有初沉池),生物处理段的剩余活性污泥,深度处理段的化学污泥,这些污泥是支撑污泥车间生产运行的主要物质,污泥车间的功能是将这些来自于不同阶段的污泥中水分和固体物质通过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分离开,也就是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使污泥的体积大大减小,并形成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非牛顿流体形态,便于装载运输到污泥的后续处置地点。这是污泥处理段的主要的工艺功能,而工艺运行的细节也是围绕这个工艺功能展开的。

污泥车间在整个污水处理工序中对活性污泥的活性状态,深度处理段的沉淀分离效果都有很重要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在实际运行中要认真管理,才能保障前段工艺功能的稳定发挥。对于污泥处理段来说,保持稳定的污泥来源是污泥段生产的首要前提,也是对前端工艺的污泥有效排放的工艺运行保障。一般来说,污水厂的污泥主要来自于预处理段的初沉污泥(设有初沉池),生物处理段的剩余活性污泥,深度处理段的化学污泥,这些污泥是支撑污泥车间生产运行的主要物质,污泥车间的功能是将这些来自于不同阶段的污泥中水分和固体物质通过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分离开,也就是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使污泥的体积大大减小,并形成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非牛顿流体形态,便于装载运输到污泥的后续处置地点。这是污泥处理段的主要的工艺功能,而工艺运行的细节也是围绕这个工艺功能展开的。

 

首先要保障污泥处理段的污泥来源,也就是前段工艺的排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随着源源不断地进水,随着物理、生物、化学作用下,污水处理的各个构筑物中不断产生出污水处理过程的副产物污泥,需要对这部分污泥进行及时排出工艺构筑物,才能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下面将逐一对污泥来源构筑物的污泥排放的工艺细节进行探讨。具有初沉池的污水厂,在初沉池底部都设置有通向污泥处理段的排泥管道,需要定期进行排泥。由于初沉污泥是污水在进入到初沉池内静沉产生的,这部分污泥主要是进水中的泥砂等无机物由于自身比重较大,混合了进水中的胶体、絮状物等污染物质构成的。这部分以无机物质为主的初沉污泥的产生量并不是很多,在实际运行中,采用连续排泥后,会发现多数时间排放的都是污水,而不是沉淀浓缩的污泥。因此初沉污泥一般推荐采用的是定期排泥,根据进水水质中的无机物含量的多少,设定固定的排泥周期进行排泥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初沉污泥中的无机物含量较高,比重大,在管道内流动性能差,设定的排泥周期不能过长,并且在进水中无机物突增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甚至连续排泥,避免初沉池排泥管路堵塞。一些污水厂为了避免初沉池管路的经常性堵塞,在初沉池排泥管路上会增设反冲洗水管路,在管路堵塞时进行反冲洗。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采用雨污合流制的排污管路的污水厂,经常性的会有大量的泥沙进入到污水厂内,这部分泥沙的比重更大,颗粒也更大,在前端的粗细格栅、沉砂池功能较差的情况下,这些泥沙会大量进入初沉池,而且由于无机颗粒较大,经常会将初沉池底部的污泥斗淤塞,即使通过管路排放,管路冲洗也无法保持畅通,需要将初沉池排空后,人工进行清理才能保障正常的排泥。有些污水厂的污泥处理段运行效果差,污泥储池\调节池经常性的外溢剩余污泥,这部分剩余污泥进入到厂区下水道内,重新回到进水井内,再次被提升进入系统,进入到初沉池内,剩余污泥本身良好的生物絮凝性能与进水中的无机物结合,增强了污泥的沉降性能,使初沉池污泥量大大增加,严重时会从初沉池出水堰上溢出,进入到后续生物处理段内,增加了生物处理段的有机负荷,运行人员要认真巡检初沉池出水,出水保持进水的颜色或好于进水颜色,且出水中不含有明显的悬浮物这些现象表明初沉池的运行稳定,工艺处理效果较好,如果发现初沉池出水发黑,有明显的恶臭,说明初沉池底部的污泥淤积过久,产生厌氧反应,需要加强排泥。由于多数污水厂的进水水质组分中,COD/BOD的有机碳源的含量较低,而进水中的TN、TP的含量较高,初沉池对进水有机物的去除具有一定的效果,设计采用的BOD去除率在20%左右,因此新的污水厂设计中大部分取消了初沉池的设计,通过预处理的沉砂池后就直接进入到生物处理段中,这种也就不需要考虑对初沉污泥的排放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取消了初沉池,对进水中的SS的去除也就减少了一个环节,没有经过初沉去除的的SS进入到生物处理段后,对活性污泥中的MLVSS的占比影响较大。这也是污水厂在运行中比较困扰的一个难点,就是缺少初沉池的SS沉淀,活性污泥中的无机物含量较高,导致污泥浓度高,但是其中的有效成分MLVSS并不是很高,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要求下,保持一定MLVSS含量情况下,进水中的SS含量越高,污泥浓度MLSS也就越高。这样的比例关系在运行管理中,会造成这样的现象,污泥浓度很高,但是处理效果一般,一旦加强排泥,处理效果很快下降,导致多数污水厂都不敢持续稳定的排泥,使活性污泥的泥龄过长,造成一系列的工艺问题。同时还有就是在没有初沉池的沉淀作用下,泥砂进入到生物池内,还会对生物池内的设备造成较大的磨损,缩减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在没有初沉池的污水厂,对进水中的SS、进入到生物池前的SS要进行阶段去除效果的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评估这部分SS对生物处理工艺和设备的影响程度。

 


8581f4fcf192f49be4bd.doc
192 KB
立即下载
rolandiltg
2023年01月25日 10:14:39
2楼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才能强国~~

回复
yj蓝天
2023年01月26日 07:12:44
3楼

希望资料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