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的设计目标
zsd_4721383133
2023年01月18日 17:32:51
只看楼主

建、构筑物内人员的安全疏散是指在火灾初起阶段,建、构筑物内所有人员安全撤离,到达室外安全地点的过程。提高建、构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的能力,是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要素。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主要有: ①建筑类型与结构、 ②人员特性、 ③人员密度及分布情况、 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情况、 ⑤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情况、 ⑥防烟排烟及防火设施的设置情况、

建、构筑物内人员的安全疏散是指在火灾初起阶段,建、构筑物内所有人员安全撤离,到达室外安全地点的过程。提高建、构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的能力,是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要素。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主要有:

①建筑类型与结构、

②人员特性、

③人员密度及分布情况、

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情况、

⑤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情况、

⑥防烟排烟及防火设施的设置情况、

⑦疏散组织情况、

⑧火灾条件下应急预案科学性与演练情况、

⑨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能力等诸多方面。

建、构筑物人员安全疏散的设计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图片

建、构筑物人员安全疏散设计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保证建、构筑物内人员在火灾发展到威胁人员安全之前疏散到安全区域,即建、构筑物内发生火灾时,整个建、构物结构和设施(主要指消防设施)应该能够为建、构筑物中所有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疏散到安全地点,整个疏散过程中不应受到火灾的危害。确保建、构筑物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归根到底就是采取相应的消防对策延长危险状态来临时间和缩短人员疏散所需要的时间。

 

烟气和高温是火灾危险的主要因素,大量火灾案例表明,火灾伤亡者中,大多数为烟气危害所致。从火灾发展阶段示意图也可以看出,烟气的危险要高于高温危险,必须对其加以控制。除了采取更早期的火灾报警系统和更合理的安全疏散方案之外,防烟和排烟系统可以有效延长危险状态来临时间。


确保安全疏散目标的实现,就是要保证建筑内的所有人员能够在危险时间到来之前到达安全地点,疏散所需时间应小于危险状态来临时间,并且应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安全余量越大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的程度越高。


知识点:建、构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的设计目标

构筑物设计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