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医疗废水的处理至关重要,处理不当可能会有潜在导致传播的风险。 为此,生态环境部早在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
涉疫医疗废水的处理至关重要,处理不当可能会有潜在导致传播的风险。
为此,生态环境部早在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
中,就有明确:
“加强对医疗污水消毒情况的监督检查,
严禁未经消毒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医疗污水排放 。
”
那么,
这些涉疫医疗废水、废物都去哪了?被如何处理?
涉
疫废水具体是指病区污水、ICU污水、车辆及设备冲洗废水、呼吸机管路冷凝水、病区空调冷凝水等。
这些污水包含有病患的体液、排泄物和血液等,可能携带大量病毒,
需要先收集后,按规定消毒后再排放病区下水道。
如使用50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消毒30min以上。
医院、方舱、隔离点、留观点、康复驿站、重点疫点、转输泵站和下水道疏通工作现场,具体消毒操作标准见表:
疫情条件下消毒操作标准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 2013)的设计要求,医院污水处理设施根据传染病医院和非传染病医院污水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工艺流程。
一般常规的工艺流程包括格栅、调节池、水解池、生化反应处理池、二沉池和消毒池等。
但随着目前对出水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针对医院污水中药物残留、耐药病原微生物等的同步去除需求,后端的深度处理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污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工艺是消毒池。
在处理医院污水中比较常用的消毒技术主要包括氯制剂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消毒3种,3种方式各有利弊。
目前,在废水消毒领域应用得最多的消毒方式仍然是氯制剂消毒,主要采用的氯制剂为液氯、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3种。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紧急,投加点位多且较为分散,使用的消毒剂
应有充足的来源,便于运输、操作,现场使用时设施设备不宜过于复杂,消毒副产物宜相对较低。
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作为疫情特殊时期专门收治确诊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其废水处理设施和技术也具有更高要求,以充分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和新冠病毒的杀灭。
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污水处理工艺较为相似。 以雷神山为例,其污水处理站采用“预消毒接触+化粪池+MBBR生化处理+混凝沉淀+折流消毒池” 的处理工艺。 根据雷神山医院运行经验:
预消毒处理位于密封式消毒池, 单位加氯量为40mg/L(有效氯),采用退流式方式进行处理,水力停留时间≧2h 。
化粪池通过沉淀作用将大块的有机固体废物截留,通过厌氧作用对污水的有机质进行初步降解。
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在废水中的存活周期较长, 污水在化粪池中应保证足够的停留时间,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进一步地降低病毒含量 。
根据GB15-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要求,污水在化粪池的停留周期应≥36h。
MBBR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此工艺结合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优点,生物膜附着生长在填料上,依靠曝气和水流的提升,填料载体处于流化状态并充满整个反应器,因此填料能与污水充分接触。
同时,MBBR工艺采用穿孔曝气管系统,
曝气区域和曝气量相对较小,有利于曝气尾气的收集、处理,病毒的扩散风险比其他工艺更小 。
此外,
MBBR工艺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安装简易,调试周期 短的优点,适用于新冠肺炎传染病医院的污水处理。
有研究表明,城市废水中病毒数量级为1,000~100,000PFU/L,通过污水二级处理后,出水中病毒仍然能够检出。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技术方案(试行)》要求,污水处理站出水的余氯指标需满足>65mg/L的要求,从而保障出水中无病毒检出。
折流消毒池停留时间为1.5h。
相关病毒专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而RNA病毒脱离细胞在空气中的生存时间并不确定,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所以,医疗废物必须谨慎处理。
首先,医生、护士等直接产生者会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做一级处理,即
彻底消毒、分类处理等,丢入专用垃圾袋、垃圾桶和专用容器。
其次,由专门责任人进行二级处理,包括
分类、封装和打包等
,等待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处理。
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医疗废物都由医疗机构承担主体责任,也就是有关医院的法定代表人是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而产生医疗废物的具体科室和操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最后,
由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对医疗废物做彻底无害化处理
。通常医疗废物的处理办法有:
-
灭菌消毒法
,可采取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等;
高温焚烧法 ,适用于各种传染性医疗垃圾,是医疗垃圾处理的主要技术;
热解处理法 ,无明火燃烧条件下高温加热;
等离子体法 ,用等离子体电弧炉产生的高温进行消毒;
辐照技术 ,即使用电离辐射进行消毒;
液态合金处理法 ,将Sn,B i等低熔点合金加热杀菌。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中医疗废物的产生、贮存和转移情况、都要进行单独记录,并按日分别向属地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部门申报登记,登记资料保存3年。
所有医疗废物都要
彻底消毒,多层包装,专人负责,专车运输、直接进入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医疗垃圾专用焚烧炉进行焚烧。
工作人员穿戴职业防护服做好个人防护,并对人员及车辆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可见,3年疫情防控虽取得阶段性胜利,但
对污水处理行业来说,与新冠病毒“打交道”的风险依旧很高。
污水从业人员除了做好防护以外,还
需顶住“疫情期间出水水质超标”的风险压力。
因此,一些污水处理大厂 结合已有的调研结果和目前城镇污水厂实际面临的问题,给出以下5点总结与建议 :
1、疫情期间由于“封城”等降低人口流动等措施的实行,污水厂进水的水量均有一定的变化。
需要考虑这些变化对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工艺单元所造成的影响
,需要制定相应运维保障措施。
建议在设计阶段可充分考虑水力负荷的变化
,以确保污水厂各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使出水水质达到标准要求。
2、部分污水处理厂存在消毒接触时间不足、消毒剂投加量过大、出水余氯含量过高等现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厂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程的基础上,可结合生产实际,做好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工艺单元运行管理,确保消毒设施正常运行,并
加强消毒工艺运行条件的优化控制,即可有效灭活处理出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确保粪大肠菌群数稳定达到GB18918—2002标准要求,也减少余氯对排放水体的影响。
建议应尽快进行进出水余氯浓度方面的研究
,对于不同类型的余氯( 化合氯、游离氯等) 推出相关标准规范,使今后污水厂的应急管理有据可依,降低出水余氯对后续受纳水体环境的影响。
3、污水厂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的工作安排受限,需要大力发展自动化控制手段。
建议可考虑通过对污水厂消毒单元的流量、粪大肠菌群数等各项指标的监控,
实现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的投加的自动化控制
,降低工作人员前往现场的频率。
4、建议污水处理厂依据检测出的粪大肠菌群数等指标,分析粪大肠菌群数与药剂投加量、接触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本厂消毒单元进水水质、水量、水温、消毒药剂的实际有效氯含量以及接触时间等因素,
合理确定投加量,在确保粪大肠菌群数达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出水余氯含量。
5、建议以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契机,完善制定相应的应急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