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精密空调制冷形式可以简化为:风冷型、冷冻水型、热管型、间接自然冷型,其他的多是在以上几种类型上组合使用。其他的包含湖水制冷、三联供、地下水制冷、溴化锂制冷等都应该算作制冷解决方案类
机房精密空调制冷形式可以简化为:风冷型、冷冻水型、热管型、间接自然冷型,其他的多是在以上几种类型上组合使用。其他的包含湖水制冷、三联供、地下水制冷、溴化锂制冷等都应该算作制冷解决方案类 。下来,我们具体来看。
根据目前的行业发展情况,机房精密空调主要有以下几类:
即空调的制冷剂通过风来冷却,安装在室外的冷凝器(精密空调室外机)将冷凝剂的热量带走,使制冷剂放出热量。这种是最常见的,就少讲点。
水冷型机房精密空调的结构跟风冷型的差别不大,主要的差别是:水冷型机房精密空调增加有水冷板式或壳管式换热器,制冷剂在经过水冷板式或壳管式换热器时放出热量,而水冷板式或壳管式换热器的冷水吸收热量后经水泵排到大楼冷却塔,再由冷却塔将热量排放到空气中去。由于冷却塔为热湿型交换设备(空气与水直接接触),也有选用干冷型室外冷凝器的。
额外多讲一句,水冷型机房精密空调和下面讲的冷冻水型精密机房空调完全是两款产品。
冷冻水型机房精密空调室内机主要由冷冻水盘管、风机、水阀组成,冷冻水直接进入到室内机盘管内,简单理解:空调末端制冷系统没有压缩机。同时此类空调系统末端单机制冷量不是固定的,与系统里面的进回水温度,出回风工况密切相关,同一套机组在不同工况下,机组制冷量可能相差几倍。
双冷源系统是为确保机房精密空调的制冷的保障性,可以采用双冷源机房精密空调。一般有下面 2 种组合:
a 、风冷 + 冷冻水,以冷冻水系统为主用,风冷系统为备用。
b 、水冷 + 冷冻水,以冷冻水系统为主用,水冷系统为备用。
这种机型主要用在北方寒冷地区,也可以算是水冷型机房精密空调。一旦室外温度低于 0 摄氏度时,在水中加入乙二醇溶液(保证水不结冰),保证冷却水不结冰。
此类制冷方式就是在一套冷冻水机组内,存在两套独立的冷冻水盘管,并连接至不同的冷冻水水源,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也节省了机组占地面积,在同一套结构系统内形成 2N 设计。
热管式机房精密空调属于非常大的一个空调系统,根据末端形式不同、机组制冷介质不同又有非常多的名称,比如重力背板、冷水背板、吊顶式热管空调、热管列间等等……
8、各类利用自然冷的其他直接自然冷或间接自然冷型机房精密空调(自然冷)
此类设备非常多,基本都是定制化的制冷系统解决方案,比如腾讯的 t-block ,亚马逊在全球使用的的间接蒸发自然冷系统解决方案等,这类方案应用较少,说起来就非常的长。
1、精密空调- Precision Air conditioner
精密空调是指一种可以向机房提供空气循环、空气过滤、冷却、再热及进行温度、湿度控制的空气调节机。
在规定的制冷量试验条件下,机房空调从机房除去的显热和潜热之和,单位为瓦(W)。制冷量等于显热制冷量和潜热制冷量之和。
在规定的制热能下试验条件下,空调机向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入的热量,单位:W。
4、能效比-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EER)
5、全年能效比- annu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AEER)
机房空调进行全年制冷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
6、加湿量- humidifying capacity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时间下,加湿器所产生的蒸汽量,单位为kg/h。
7、显热制冷量- sensible cooling capacity
在规定的制冷量试验条件下,机房空调从机房出去的显热部分的热量,单位为瓦(W)。简称“显冷量”。
8、显热比- sensible heat ratio
显热制冷量与制冷量之比。用等于1或者小于1的数值表示,显热比的标称值为0.01的整数倍。
9、制冷消耗功率- refrigerating consumed power
在规定的制冷量试验条件下,机房空调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为瓦(W)。
显热是物质不发生 相变 (固液气转变)吸收或放出热量(由温差引起的热量变化),单位为瓦(W)。
潜热 是物质发生 相变 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由相变引起的热量变化),单位为瓦(W)。
空气中的焓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 比焓 。工程中简称为焓,是指一千克干空气的焓和与它相对应的 水蒸气 的焓的总和。
指发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的 作用力 ,或者是 气体 对于 固体 和 液体 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或者是液体对于固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精密空调所指的压力,通常为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压力状态值,单位换算大概为: 1bar(1*10 5 Pa)=1 kgf/c㎡=0.1MPa。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在南方一些地区俗称雪种。它是在 制冷系统 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制冷剂在 蒸发器 内吸收被 冷却介质 (水或空气等)的 热量 而汽化,在 冷凝器 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15、润滑油(冷冻油)- lubricating oil(refrigeration oil)
用于制冷压缩机内各运动部件润滑的油,称为冷冻油,又称润滑油。冷冻油主要作用有:、润滑、密封、降温以及能量调节。
16、绝对湿度- absolutehumidity
绝对湿度 ,它表示每立方米的湿空气中含有的 水蒸气 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3)。
17、相对湿度- relative humidity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 绝对湿度 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相对湿度用RH表示。
由于空气分子不规则运动而撞击于管壁上产生的压力称为静压。以大气压力为零点的静压称为相对静压。空调中的空气静压均指相对静压。
指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压力,只要风管内空气流动就具有一定的动压,其值永远是正的。
全压为静压和动压的代数和,全压代表1 m3气体所具有的总能量。若以大气压为计算的起点,它可以是正值,亦可以是负值。全压=静压+动压。
21、机外余压- external residual pressure
机外余压是指风机出口处的动压和静压之和,平常选型时往往取静压是忽略了动压。在风量小时,动压的作用较小。在选大风量风机时(比如消防排烟风机),一般按照机外余压选。
机外余压的概念一般来自厂商样本样本上所提供的机外余压一般是考虑机组本身的压力损失后所能提供的全压, 样本除了提供机外静压值外,一定会提供机外余压值, 反倒是机外静压并不一定都有。关于机外余压到底是机外全压还是机外静压?是机外全压。写机外静压是测试时通常把动压看为0。可见,机外余压的概念并非一个标准性概念,但必然是考虑机组本身的压力损失后所能提供的全压。一般余压是指可以提供机组外克服风管或者设备阻力的静压,不包含动压。因为一般要保持一定的送风速度。
22、饱和液体- saturated liquid
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具有饱和温度的液体称作饱和液体。
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具有饱和温度的蒸气称作干饱和气体。
26、吸气温度- suction temperature
吸气温度是指从压缩机吸气口前面的温度计读出的制冷剂温度。
27、排气温度- discharge temperature
排气温度是指从压缩机排气管路上的温度计读取的制冷剂温度。
28、蒸发压力- evaporating pressure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并沸腾蒸发时的压力,气态制冷剂由吸气管吸回到压缩机。
29、冷凝压力- condensing pressure
在特定温度条件下能使制冷剂蒸汽液化、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称为冷凝压力。
30、蒸发温度-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制冷剂沸腾蒸发时的温度叫蒸发温度。
31、冷凝温度- condensing temperature
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制冷剂蒸汽液化成饱和液体时的温度叫冷凝温度。
32、湿球温度- wet-bulb temperature; WB
置于湿纱布中的感温元件达到恒温状态(蒸发平衡)时的温度示值。
33、干球温度- dry-bulb temperature;DB
34、高压侧- high-pressure side
制冷系统中,在冷凝压力下运行的部分。一般指从压缩机出口到膨胀阀进口处。
35、低压侧- low-pressure side
制冷系统中,在蒸发压力下运行的部分。一般指膨胀阀出口处到压缩机进口处。
36、最高允许压力- maximum allowablepressure
制冷系统运行压力的限制,一般是指由制造厂规定的,设备所能承受的最高设计压力。
精密空调系统一般可以区分为:R22/R407C的系统,最高工作压力大概在2.6MPa左右;R410A的系统,最高工作压力大概在3.6MPa左右。
37、制冷系统- refrigerating system
相互联接组成一个闭合制冷回路的制冷部件的组合,在该回路中通过改变制冷剂的相态在低温侧吸收热量,在高温侧释放热量。
38、送风量- discharge airflow
在规定的风量试验条件下,空调机单位时间内向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入的空气量。
39、空气焓差法- air enthalpy differencemethod
一种测定空调机制冷(热)能力的方法,它对空调机的进风参数、出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与进风、出风焓差的乘积确定空调机的制冷(热)量。
40、空气焓差实验室- air enthalpy difference laboratory
有能力的精密空调厂家都会配置的一个焓差实验室,具备检测机组的各种性能参数、模拟各种应用环境的实验室。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素材来源数据中心运维管理、IDC技术思考,由制冷空调换热器技术联盟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