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数化设计 设计中应遵守模数协调的原则,做到建筑与部品模数协调、部品之间模数协调以实现建筑与部品的模块化设计。各类模块在模数协调原则下做到一体化。采用标准化设计,将建筑部品部件模块按功能属性组合成标准单元,部品部件之间采用标准化接口,形成多层级的功能模块组合系统。采用集成化设计,将主体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进行集约整合。可提高建筑功能品质、质量精度及效率效益,做到一次性建造完成,达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
模数化设计
设计中应遵守模数协调的原则,做到建筑与部品模数协调、部品之间模数协调以实现建筑与部品的模块化设计。各类模块在模数协调原则下做到一体化。采用标准化设计,将建筑部品部件模块按功能属性组合成标准单元,部品部件之间采用标准化接口,形成多层级的功能模块组合系统。采用集成化设计,将主体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进行集约整合。可提高建筑功能品质、质量精度及效率效益,做到一次性建造完成,达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基础是模数化设计,是以基本构成单元或功能空间为模块采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方法,实现建筑主体结构、建筑内装修以及部品部件等相互间的尺寸协调。模数化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的规定。
建筑设计的尺寸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和界面定位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部件的水平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部件的竖向定位和部品的定位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标准化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标准化设计是采用模数化、模块化及系列化的设计方法,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将建筑基本单元、连接构造、构配件、建筑部品及设备管线等尽可能满足重复率高、规格少、组合多的要求。建筑的基本单元模块通过标准化的接口,按照功能要求进行多样化组合,建立多层级的建筑组合模块,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筑单体。
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可以将厨房模块、卫浴模块、居室模块、阳台模块等基本单元模块进行组合成套型单元模块,将套型模块、廊道模块、核心筒模块再组合成标准层模块,以此类推,最终形成可复制的模块化建筑。
各模块内部与外部组合的核心是标准化设计,只有模块接口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模块之间的协调与契合,达到建筑各模块组合的装配化。
集成化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关键在于集成化,不等于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传统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模式下进行装配化施工就是装配式建筑,真正意义的装配式建造只有将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和内装部品等前置集成为完整的体系,才能体现装配式建筑的整体优势,实现提高质量、减少人工、减少浪费、增加效益的目的。
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应进行前期整体策划,以统筹规划设计、构件部品生产、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全过程,考虑到各环节相应的客观条件和技术问题,在技术设计之前确定技术标准和方案选型。在技术设计阶段应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一体化设计,充分将各专业的技术系统相协调,避免施工时序交叉出现的技术矛盾。技术设计阶段应考虑与后续预制构件、设备、部品的技术衔接,保证在施工环节的顺利对接,对于预制构件来说,其集成的技术越多,后续的施工环节越容易,这是预制构件发展的方向。
装配式建筑系统性集成包括建筑主体结构的系统与技术集成、围护结构的系统及技术集成、设备及管线的系统及技术集成以及建筑内装修的系统及技术集成。建筑主体结构系统可以集成建筑结构技术、构件拆分与连接技术、施工与安装技术等,并将设备、内装专业所需要的前置预留条件均集成到建筑构件中;围护结构系统应将建筑外观与围护性能相结合,考虑外窗、遮阳、空调隔板等与预制外墙板的组合,可集成承重、保温和外装饰等技术;设备及管线系统可以应用管线系统的集约化技术与设备能效技术,保证系统的集成高效;建筑内装修系统应采用集成化的干法施工技术,可以采用结构体与装修体相分离的CSI住宅建筑体系,做到安装快捷、无损维修、优质环保。
装配式建筑集成技术应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点研究内容,是提高装配式建筑品质和效益的关键,而全专业、全过程的技术前置是集成化设计的核心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多图详解!装配式建筑设计的BIM方法
知识点:装配式建筑的三种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