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前期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BIM技术在前期造价管理中的作用是为造价咨询机构提供项目特征参数和工程量数据。
BIM技术在前期造价管理中的作用是为造价咨询机构提供项目特征参数和工程量数据。
项目前期的立项、论证决策和设计阶段,目标是确定项目的功能。进一步说,立项是提出目标,论证决策是确定目标,设计是目标的具体化,即设计是投资人需要的功能目标和使用价值目标的确定和具体化。由于目标的明确性,项目前期造价管理的原则不是单纯的节省投资,而是确定实现目标的合理投资。所以,这个阶段应当采用价值工程的原理作为造价管理的方法。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或作业进行功能分析,确定必要的功能和实现必要功能的最低成本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将价值工程原理应用于方案比选。
在设计阶段,单纯地要求造价人员积极参与设计从而影响设计人员达到造价管理的目的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工程设计有着极强的专业性,这些是造价人员无法代替的,工程设计中的技术问题如果由造价人员去发现、纠正和指出,必然由于意见的非专业性引起设计人员的反感和抵触,产生不必要的抵触和矛盾。可以认为,这种矛盾常常是由于造价人员参与设计工作不当,出现越位或错位造成的。但是同时,由于技术和经济、功能和费用的不可分割性,工程造价工作必然要参与设计从而影响设计,这对矛盾如何解决呢?首先,应当承认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各自的技术特点和相对独立性;然后,根据建设工程设计的阶段性特点,寻找设计和造价互相影响的共同部分,建设一个公共区域,这个公共区域就是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交流的信息是保证设计质量、功能分析和工程计价必要的,同时又是造价管理人员和设计工程师共同关心和理解的。根据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符合上述要求的信息就是项目特征。因为设计是不断地进行功能分析和特征确定的过程,功能应符合需求,特征是功能的表现形式。在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的理念,采用特征管理的方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非常有效。即功能一特征-费用的分析方法是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一条捷径。
设计阶段BIM模型一般是由设计人员制作。设计人员使用的BIM一般与设计分析软件配套,从而为提取项目特征参数提供了支持。
BIM 模型一旦建立好,就形成了各类构件的工程量。在工程招标投标业务和投资增值业务中,普遍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技术。决定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关键因素是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和工程量,即项目特征决定单价,工程量决定总价。对于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单价合同,项目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BIM 模型为造价人员提供的数据不是简单的工程量,而应该是与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匹配的工程量数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 2008 年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该规范按照建设工程分类和工程构件分类,详细列出了每个工程部位的工程量清单。每一个清单都有特征描述。将工程量清单的特征描述与 BIM 模型的构件参数进行组合运算,可以实现按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提取工程量的结果。所以, BIM 模型给造价人员提供了项目特征和工程量两个重要的造价基础数据,而不是单一的工程量数据。造价人员从 BIM 模型获得的工程量数据是按多个查询条件组合获取的,包括工程部位(如楼层信息)、工期信息、构件名称、工程量名称(与工程量算法对应)、工程量的特征值等。
工程造价行业是应用 BIM 技术较早的行业。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国内的软件开发商已经开始开发并推广各种三维工程量计算软件。但由于整个建设行业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使得各家软件之间的 BIM 数据不能实现共享数据资源和数据传递。工程造价行业在全过程造价数据标准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例如,广东省住建厅为满足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标投标和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工程造价数据标准 ESCC(Exchange standard data for construction cost). 目前,标准的最新版本是 ESCC XML2. 0. 该标准是以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国际标准的可扩展标记语言)数据交换形式,为 BIM 模型向工程造价行业传递数据提供了公开的数据标准。
本标准所规定的造价文件数据能够满足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程造价指数与技术经济指标体系、估算、概算、招标控制价、招标电子标书、商务标评标算法、合同价、工程签证与变更、计量与支付、结算等造价数据的应用要求。造价文件数据采用了工程项目基本信息、工程项目特征参数、分部分项标准项目等标准化技术,实现了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阶段造价文件数据循环使用与积累、建设行业数据共享的应用要求。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将 BIM 模型的国际标准 IFC 标准和国内的工程造价行业标准进行数据转换的应用,应用的+模式是将造价行业的 BIM 模型数据标准用 XML 形式予以公开,与 IFC 和 ESCC 进行数据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