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施工现场,从工程施工特点,预制构件的设计深化 、 预制构件的工厂制作; 现场装配构件的吊装; 配套机械的选用; 预制结构和现浇结构的连接,专业多工种施工劳动力组织等方面对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 实践表明,采取支撑龙骨 、 独立立杆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叠合板安装定位的精度和确保板底接缝平整满足设计要求
结合施工现场,从工程施工特点,预制构件的设计深化
、
预制构件的工厂制作; 现场装配构件的吊装; 配套机械的选用; 预制结构和现浇结构的连接,专业多工种施工劳动力组织等方面对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
实践表明,采取支撑龙骨
、
独立立杆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叠合板安装定位的精度和确保板底接缝平整满足设计要求
。
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项目的建设,大家对公共建筑结构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房屋建筑结构基本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该结构施工现场管理较难,安全文明工作范围较广,水平低; 钢筋和混凝土等资源浪费较大、 现象普遍; 并且现浇混凝土成型质量通病较多,易出现结构涨模、 开裂渗漏、 成型观感差、 施工周期较长、 人工成本投入高等现象。 PC 结构采用集中工厂进行生产加工,其质量受影响因素较少,质量得到有力保证,现场实施主要的优点是节能环保、 缩短工期、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叠合板施工要点是: 预制构件的设计深化、 预制构件的工业化加工制作; 现场装配构件的起吊、 安装; 配套机械的选用; 预制结构和现浇结构的连接,专业多工种施工劳动力组织。
1 ) 结合本项目叠合板侧视图,阴影部分为现浇部位; 其余为预制叠合板; 叠合板之间拼缝搭接宽度为 300 mm ,如图 1 所示。
2 ) 本项目楼层卫生间、 厨房、 及阳台等部位采用现浇结构,其它部位采用叠合板; 叠合板预制厚度60 mm ,现浇层考虑线管预埋,设计厚度为 70 mm ,总厚度为 130 mm ; 叠合楼板四侧均预留外伸钢筋,见图 2 。
装配式结构施工体系为新工艺,工人操作难度、 危险性较大,其中对板面标高控制要求精准; 叠合板在运输、 现场存放中等做好成品保护,防止运输及吊装过程中对构件产生永久性破坏,因此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构件需要做好成品保护。
叠合板叠放时底部应设置垫木,保证最下部叠合板离地 10 cm 以上; 垫木设置于上下层叠合板之间宜沿垂直受力方向,分层平放,至板端 200 mm 及跨中位置处应设置垫木且间距不大于 1. 6 m ,上下两层方木应对齐,叠放层数不应大于 6 层,且高度不大于 1. 5 m ,为避免木方垫块与板间存在不紧密贴切,木方上下之间接触面应采用辅助软性材料进行找平和减震处理,保证其受力均匀。 叠合板叠放顺序应按吊装顺序从上到下依次堆放。 垫木的摆放如图 3 所示,垫木的型号为 100 mm×100 mm×300 mm ,垫木分布示意如图 4 所示。
根据图纸确定支模架位置后进行支模架组装。 立杆横纵向间距 900 mm×900 mm ,水平拉杆步距为1200 mm ,进行满堂搭设。 主梁布置方向应平行立柱纵向方向,小梁间距 300 mm ,面板模板采用规格为 1830 mm×915 mm×12 mm 的模板,进行满铺。
支撑体系材料采用林扣式快拆架 4. 8×2. 8 可调顶撑,主梁采用 48×2. 8 双钢管,小梁采用矩形方钢管□ 40×40×2. 5 ,支撑顶面应严格抄平,以保证底板板底面平整。
支撑要求如下: 1 ) 立杆距墙起步距离≤ 400 mm ; 2 ) 支撑下部应有扫地杆,扫地杆距楼地面≤ 450 mm ,通长设置; 3 ) 立杆顶端采用可调支托,调节支撑标高,外漏长度≤ 300 mm ,见图 4 ; 4 ) 整个模板支撑体系内部纵、 横向每 5 ~ 8 m 处设置一个竖向剪刀撑。
根据设计图纸叠合板结构平面布置图,列出每栋每层各构件吊装顺序,严格按吊装顺序指导现场吊装施工( 吊点位置会在叠合板上标注,吊装时需注意确认) ( 图 5 ) 。
步骤如下: 1 ) 测量、 放线、 定位: 根据相关图纸测量定位出叠合板位置并弹线; 2 ) 模板支撑架搭设: 根据模板标高、 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搭设叠合板支撑架搭设; 3 ) 构件进场检查验收: 复核构件的尺寸及外观质量,查看所进场构件编号并做好自检记录,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进场验收; 4 ) 吊具安装: 根据叠合板尺寸大小选择合适的吊具和挂钩,见图 6 ; 5 )安装、 就位: 根据叠合板安装顺序,按照板面线位及标高,缓慢下降落在板面上; 6 ) 调整: 根据 50 控制线对标高进行精确调整; 7 ) 取钩: 落位待顶支撑受力稳定后取下吊钩进行下一块板的吊装。
施工面作业场区定位测量完成后,班组测量人员首先将进行自检工作,自检合格后形成文字记录并上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安排专职质检员对作业场区的测量数据记录进行复测其正确性,当复测数据结果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后再由专职质检员填写报验申请表按规定流程上报监理公司审批。
对每批进场的预制构件都应进行进场验收,验收记录结果形成图片文字记录,填写材料进场报验申请表,并有详细构件尺寸、 外观质量、 配筋、 混凝土报告等情况,当进行记录结果报告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后按规定后由专职质检员填写报验申请表上报监理公司审批。
楼层施工作业面预制构件完成安装定位后,作业劳务班组应进行自检工作,主要对板底拼缝的高差及板面平整度进行检查并校核,叠合板的拼接缝高差允许偏差为 5 mm ,板面极差 15 mm ,如果检查结果不能够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则应重新起吊叠合板并微调可调螺栓顶托的外神高度直至板底接缝高差及平整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为预防上层现浇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现象污染板底导致浇筑成型后成块状浮浆,拟采用直径为 8 mm 的泡棉条进行叠合板与底板塞缝材料塞堵,并采用专用砂浆对塞缝进行填堵密实,。 班组自检合格后形成三检记录上报项目部,由项目部专职质检人员对作业区的安装工作复测,当复测结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后由专职质检员上报监理部。
预制叠合板在本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规范要求进行安装与连接,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质量,保证叠合板板底的安装平整度,在模板体系设计优化中对叠合板区域局部进行增强龙骨的设置,对于个别支撑立杆间距较大位置处另设置独立立杆支撑,并采用纵横双向剪刀撑进行加固,用来保证叠合板支撑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相邻叠合板之间的拼接缝严格按照 5 mm 以内进行高差控制,并使用泡棉条进行塞缝和专用砂浆填堵等措施用来保证板底浇筑后不出现漏浆质量缺陷。 经实践表明,上述的技术措施能够保证叠合板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并在现场浇筑成型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推荐资料(点击文字跳转) :
知识点:装配式叠合板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