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儿童都值得被关爱,每一个儿童都需要被呵护。”儿童友好(Child-friendly)的概念,最早于1960年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提出,后被列入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类居住会议上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就是所有人的友好城市,只有以儿童的保障和福祉为最基本的目标、最终极的指标,城市才可能成为人类健康平安的栖息地、文明和谐的社会和有序运行的系统。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是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更是对现代城市文明理念的践行。近年来在中国,“儿童友好”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北京、长沙、深圳等多个城市提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并开始了一些积极尝试。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联合2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聚焦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等5个方面,提出24条重点任务举措。
“每一个儿童都值得被关爱,每一个儿童都需要被呵护。”儿童友好(Child-friendly)的概念,最早于1960年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提出,后被列入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类居住会议上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就是所有人的友好城市,只有以儿童的保障和福祉为最基本的目标、最终极的指标,城市才可能成为人类健康平安的栖息地、文明和谐的社会和有序运行的系统。
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是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更是对现代城市文明理念的践行。近年来在中国,“儿童友好”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北京、长沙、深圳等多个城市提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并开始了一些积极尝试。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联合2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聚焦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等5个方面,提出24条重点任务举措。
儿童在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中活动,能够产出更为强烈的安全感、亲切感,能够自由自在地释放本性。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侧重通过提高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趣味性,优化社会关系网络与儿童社会参与及权利保障等多方面,增加儿童在公共空间的活动与交往。这一方面要求对原有城市空间进行面向儿童精心的再设计,另一方面也要求将此类空间在城市中更为高效地再组织。
学校、医院、社区、图书馆等公共空间是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建造正式的儿童活动空间,应该在规划前期就纳入决策体系。而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城市其实是一个大的活动场地,儿童会在城市空间中偶遇并随机产生活动,因此还需寻找一些弹性和灵活的方法,探索发展各种非正式的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游乐场所是城市空间中为儿童群体提供休闲、游戏的专类场地。作为儿童到访率较高的公共空间,我国儿童游乐空间设计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调动场地本身特质与使用者的互动性,并用更多创意塑造友好氛围,让儿童感到舒适自然,愿意在空间中开展各种活动,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成都麓湖生态城云朵乐园
设计机构:上海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
项目位于成都市南部的麓湖生态城,是一块滨水带状绿地,占地面积约为25000㎡。 云朵乐园的主要概念是将公园儿童活动功能和对水的环境教育功能结合,形成一个寓教于乐的公园。它既是一个有趣的儿童公园,又是一个露天的自然博物馆。
较强的互动性设计——为儿童带来快乐的游乐体验
云朵乐园运用了不同的材料、色彩、声音、质感以及形状来构建各不相同的场地和设施,与孩子们之间形成互动。 这些设计给儿童提供了全新的感官、行为以及情感体验,加强了孩子们的参与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儿童的游玩体验。
受冰川峡谷形态的启发,设计将场地中一处原本以挡土墙和树木为主的穿行空间加以调整,形成了底部配有电子感应设备和音箱的“冰川廊道”。每当孩子们经过,便会发出叮叮咚咚的滴水声,宛若峡谷中的回声。
“旱喷广场”让水的灵动触手可及。设计在旱喷泉中引入了机械动力装置,当踩蹬踏板时,喷泉喷射而出,孩子们便可在水流间嬉戏玩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动随之产生。从旱喷泉中喷出的水汇聚在广场中央,顺地形流淌,自然形成一条蜿蜒曲折、可以充分接触体验的溪流,在“山脚下”的平坦处汇集成一个浅浅的小池塘, 使孩子们可以安全、肆意地玩耍。
互动喷泉使孩子们开心戏水
蜿蜒的溪流构成“曲溪流欢”的景象,孩子们可以与水接触
孩子们在小池塘里可以和同伴一起开心的玩水
自然元素的引入——快乐学习,玩中成长
云朵乐园大多数的设计都以自然元素为原形, 通过儿童对各类自然元素的观察和体验增强孩子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水的各种不同的相态如云、雨、冰、雪等,以及它们的汇聚形式诸如溪流、河道、池塘、漩涡,在活动场地和节点设计中都被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跳跳云、旱喷广场、互动涌泉、曲溪流欢、冰川峡谷、冰凌拱桥、冰雪滑梯、漩涡爬网等独特的活动场地。让孩子在游玩的时候可以学到有关水的形成的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内部充气的巨大异形蹦床上,孩子们可以体验腾云驾雾的感觉
形如水流旋涡的游乐设施
同时,项目在现有水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处可以随意进出的湿地花园,可近距离观察到各种水生植物、蝌蚪、青蛙和鱼等,使孩子们能够进一步融入自然环境,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教育机会。
在湿地花园中探索的孩子们
伊斯坦布尔市佐鲁中心游乐场
设计机构:WATG景观设计事务所伦敦分部 & Carve事务所
项目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佐鲁中心,面积1600㎡,设计初衷是孩子们在游乐场能够沉浸于自己所幻想的世界中,而通往这个世界的途径就是场地中形态、色彩各异的游乐设施及前所未有的游乐体验。
色彩绚丽的多样设施——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趣味探索
通过不同的坡度变化,游乐场自然而然地被划分为了几个风格各异的“世界”,绚丽的景观色彩也使得整个场地极易分辨,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均可在这里探索自然、大胆创新。入口处的游乐区域设有平缓的小山丘,主要为低龄儿童而设计,可供他们随意攀爬和下滑。
入口区域的小山丘
而走进游乐场中心,小山丘则逐渐变为凹陷的山谷,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一座桥、一个硕大的攀岩网墙以及一个亲子滑梯。富有挑战性的玩乐设施,足以满足年龄稍大孩子们的游乐和探索欲望。
深谷和小桥景观
设计师还在场地中打造了两座塔,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可根据自身的能力攀爬到不同的平台,时而透明时而未知的道路也为儿童探索中的世界埋下了无数的可能。
塔身并非传统的几何形状,可以俯瞰整个游乐场
合理贴心的设计——为监护人预留足够的空间
游乐场在设计之时不光为儿童考虑, 同时也将家长们与儿童的游戏互动和等待区域纳入考量。游乐场中的滑梯可以供小朋友和家长们共同使用,为家庭提供了共同玩乐、加深情感的机会。同时,游乐场考虑到家长们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忧的心理,对场内游乐设施进行了不同高度的设计,方便家长随时观察孩子情况,避免意外的发生。游乐场与外围的休息区之间没有视线阻碍,可以使家长们放心的在座椅上休憩等待。
大人和孩子可以共同玩耍的亲子滑梯
儿童友好型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儿童生活、居住时间最长的场所。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社区无疑是重要抓手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社区出发探索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的策略与思路,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要重视儿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环境行为。儿童友好型住区公共空间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有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君悦儿童友好社区
设计机构:长房集团
君悦儿童友好社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是全国首个儿童友好社区,以“友好”为价值原点,相信“友好连接更大世界”。以“新认知、新关系、新体验”定义和打造数字时代的新亲子生活方式,希望将孩子该见的世面引入社区,让“孩子该见的世面,也来见见孩子”。基于此,长房集团首创了“君悦九大友好价值”:阅读友好、表达友好、创造友好、陪伴友好、邻里友好、社会友好、自然友好、居住友好、数字友好。
为了让孩子在自然星空下奔跑、自由参与趣味活动、与家人畅享时光,社区还将打造“君悦星光生活节”,落点在湖畔的丘陵剧场,由君悦星光市集、君悦星光露营和君悦星光电影共同构成,目标是打造当地亲子休闲生活新地标。
同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社区打造了五大场景。精心设计的五大场景,满足亲子家庭任何年龄段,从学习到社交的各类需求。业主无论是想要接触自然还是亲吻知识、无论是想要休闲社交还是享受美食,都可以在社区空间内满足需求。
最好的成长是将自然还给孩子,社区结合天然湖景,特别打造了野趣湖区。通过以丘陵剧场为核心空间,以波澜的湖区、野趣的草地隔绝车水马龙的喧闹。大片湖边草地、稀疏乔木点缀是激发创意、艺术、情怀的天然剧场。让成人和孩子,都在此回归童真。
以君食堂和社区会员中心为核心空间,提供社区专享的亲子食堂、健康餐厅和社区活动空间。此外,社区商业规划引入儿童友好特色商业,社区服务和社区商业,共同打造一个多元社交互动场。
以趣花园为核心空间,成为亲吻自然的全龄游乐场,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在草丘林地间尽情探索发现,近距离感受自然。在花园打造过程中经严格测算,把最优日照留给孩子。精选用材把,营造起伏草丘,把空间感知教给孩子。
澳大利亚大桥路儿童社区中心
设计机构:Brand Architects、Ochre Landscape
项目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旨在创造一个温馨的自然条件,该中心可以提供优质的儿童照管服务,孕妇保健和社区服务。此外,该中心的建立还意在为当地梅尔顿南社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一些保证,并且为了达到此目标,该团队还设计了一系列可持续的建设原则。在中心内部,各设施的多种功能全都围绕一面素土夯实的纵向承重间壁展开,该中心大楼的墙面都是这样的材质。
室内到室外的游乐设施以及室外空间的延展都是直接通过一个面积较大的滑动门连接在一起的。滑动门的位置就处在儿童照管所和室外游乐区之间,起到一个分界线的作用。实际上,该中心里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室外的游乐区域度过,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该中心的设计是否够成功,将与整个建筑和周边的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儿童友好型医院
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是构建儿童友好城市的基础,也是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保障。儿童友好型医院是指在医院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儿童群体的特殊性,以儿童的视角规划和建设医院,在诊疗服务中以及诊疗外的健康服务中充分满足儿童的权益与需求,为儿童就医提供友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上海市儿童医院新院区
设计机构: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A+J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创建于1937,是中国第一家儿童医院,拥有一批重点学科,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该医院从儿童的角度考虑公共空间的设计,在营造儿童友好型医院环境方面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符合儿童心理的空间装饰
儿童医院的泸定路新院区于2014年6月开始全面运营,以“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的宗旨,将儿童友好的观念贯穿于环境营造中。首先,空间装饰营造出温馨舒适之感,拉近了医院与患儿之间的距离,有效地缓解了儿童就诊时的恐惧心理以及家长们的焦虑情绪。例如输液大厅以及病房内以淡橙色灯光带取代了常用的白色灯光;墙壁上有儿童喜爱的卡通动物图案和绿树小鸟等自然界的造型;病区地面同样以卡通形象进行装饰,并以动物特有的脚印引导患儿抵达不同楼层。通过多元色彩表达、生动卡通形象、装饰用材变化、构筑造型变换、儿童游戏空间引入等,舒缓医疗特有环境对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缓解家长焦虑和儿童紧张恐惧感受。
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一米世界”
在新院的公共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的设计体现了“一米世界”的理念,即以儿童的视角来设计、设置儿童专用设施。所有的卡通形象从儿童的视觉识别高度保持在离地90cm-150cm,便于儿童观察充分识别导视信息。而且还专门设计制作了“儿童画展示墙”,以爱心志愿者的卡通主题画与患儿及社会爱心儿童的画作相结合,并进行设计制作,让患儿产生更多的亲近感,从而削弱患儿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另外卫生间内设置专门的儿童尺寸座卫、洗手池、安全扶手等都体现着儿童的视角。
儿童游乐场所配置
医院在门诊大厅、院内庭院都设计了儿童欢乐角,配以儿童类的游戏设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前来门诊就医的儿童提供游乐场所。另外对于长期住院的患儿来说,医院设置有儿童活动室,有迪士尼小屋,海洋公园主题小屋,张杰音乐教室。这些活动室的开放,一方面可刺激感官,提供机会让孩子探索和拥有创造性思维,并从中学到或培养手眼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能等。
另外还可以缓解长期住院儿童身体不适、心理生理双重的负面情绪,最后活动室也让他们可以进行正常社交活动,提升患儿自信心,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达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目的。
儿童安全的装饰材料和空间布置
此外,还有很多细节亦体现出医院人性化的理念,例如所有的桌椅均有圆形弧度,门诊室门锁均无锁舌等,以避免儿童在院内产生不必要的磕撞损伤。在装饰材料和家具材质的选择上,以绿色、环保、无伤害为首选,木质家具均为E0级防火板材。在PICU、NICU、新生儿病房,鉴于家长无法陪护,医院设置了视频探视和探视走廊。借助视频,家长能“近距离”了解患儿的现状,借助探视走廊,家长能更真切地看到患儿。医院在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及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科学发展模式,尽可能实现适合儿童特殊心理状况的医疗环境,在满足儿童特殊功能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充分适应儿童医疗事业的发展要求。
儿童友好型交通出行
出行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儿童安全出行,打造更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城市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过程中,亟需加强对儿童出行的关注。包括道路设施、机场、车站等的空间设计,需要提升儿童出行网络的连续性、安全保障程度、出行舒适度乃至趣味性等方面。
新加坡樟宜机场
设计机构:Safdie Architects
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获得全球最佳机场称号,其中的儿童友好元素更是最为突出的特色,把机场复杂场景变成了充满童趣的乐园,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机场花园
新加坡素有“花园城市”之称,樟宜机场开创性地将蝴蝶园、兰花园、仙人掌花园等八座各具特色花园搬进了航站楼,让旅客在繁忙的旅程之间享受难得的休憩与宁静。其颇具吸引力的呈现形式以及人与自然互动的沉浸感,使其成为了缓解儿童旅途疲惫和紧张的“风水宝地”。
樟宜机场“梦幻花园”
童趣乐园
樟宜机场共有5个儿童游乐场,可满足1-12岁孩子的游乐需求;有4处可以体验新加坡木板拓印艺术的互动区域,让孩子在动手与动脑中完成一幅木板拓印画带回家;有8家品类丰富的儿童商店,不仅有玩具、包袋、零食等常见商品,还有儿童长时间飞行所需的各种物品;更有4层楼高的超级滑梯,为机场注入了游乐园般的观感和体验,使儿童沉浸其中,也使漫长的候机时间不再成为煎熬。
樟宜机场The Slide@T3滑梯
(图片来源:樟宜机场集团官网)
主题活动
樟宜机场连续多年举办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热门主题活动,如:2016年“精灵宝可梦”空降樟宜机场、2017年“萌”幻圣诞?聚在樟宜、2018年魔法世界假日在樟宜、2019年星空花园及樟宜时空体验馆、《冰雪奇缘2》主题灯光秀等。该类活动在圣诞节、新年等特定时期为机场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为假期出行的旅客带来了别样的惊喜,使旅途中的孩子们忘却疲惫,有如置身游乐场一般欢乐惬意。
儿童友好型托幼福利机构
从国内外现状来看,很多幼儿园以“教育”为中心,而忽略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强调幼儿园设计创作中,如何使园内环境安全化、自然化、动态化、使幼儿与环境达到和谐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而为困境儿童服务的儿童福利机构,需要打造学习、生活、治疗、康复等于一体的“新家园”,更需要体现“儿童友好”的理念,提供舒适的环境、贴心的功能设置和安全保障。
东京富士幼儿园
设计机构:手塚贵晴事务所
富士幼儿园是由日本建筑师手塚贵晴(Takaharu Tezuka)设计的一个双层椭圆结构幼儿园,最大的亮点便是其屋顶的环形户外活动空间。
富士幼儿园的屋顶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户外活动场所
巨大的环形屋顶——在自由奔跑中健康成长
巨大的环形屋顶给幼儿园的孩子们提供了随意活动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奔跑、跳跃。根据设计师的计算,这家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平均运动距离是4000米。与大多数幼儿园相比,这里的孩子有着较强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自然也比其他每天规规矩矩坐着的小朋友厉害不少。
多层攀爬塔——在探险中学会相互合作
除了巨型屋顶,幼儿园里还有一个多层攀爬塔,以迎合孩子们好动、爱冒险的特点。因为孩子数量较多,但空间有限且具有轻微挑战性,所以孩子们必须通过沟通与合作,才能确保大家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玩的开心。正如设计师所说:在这个年代,孩子们需要接触一些轻微的危险。 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他们就会学会互相帮助,这就是社会。但这些对孩子的教育机会,正是我们如今逐渐丧失的。
澳大利亚ActforKids儿童保护中心
设计机构:m3architecture事务所
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汤斯维尔的詹姆斯·库克大学。场地周边是建筑师James Birrell在20世纪60年代末建造的建筑群。
该项目为受虐儿童专门设计了一个坚固、如同城堡一般的家,部分空间使用了非标准混凝土和灰色混凝土砌块而成,并搭配于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塑化形态。设计被设想为一个混凝土盒子,盒子里布置着封闭的治疗室,周围环绕着树木,使得孩子们在绿意盈盈的环境中更好地接受治疗和帮助。该项目通过建筑师的设计焕发了新的生命。该建筑有着合乎公共建筑职能的空间尺度感和庄严感。而这个新项目考虑了这些孩子会喜欢的公共空间类型,而这种空间不仅仅适用于孩子,还适用于那些同样遭遇的来这里寻求帮助的人。
儿童友好型科普教育场所
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需要鼓励儿童公共参与和社会实践,博物馆、科技馆等对此起到重要作用。这类场所空间的设计,需要很好地引导儿童在里参观、玩耍的同时,提高人文知识,进行科学启蒙,通过可以亲身实践的互动装置,实现寓教于乐。
韩国仁川儿童科学馆
设计机构:HAEAHN Architecture
项目位于仁川市桂阳山入口。该项目是韩国首个专门的儿童科学馆。其设计概念是“蕴藏孩子们梦想的海绵”,因为博物馆位于城市与自然相接的地方,而主要使用者为儿童。“海绵”的概念从一开始就作为关键词,贯彻该设计的各个方面,创建了一个集展览、景观和室内设计于一体的环境。
设计概念沿着4个标识的方向进行,如梦幻标识、生态标识、社区标识和趣味标识。
为了实现这个概念,建筑的造型也是为儿童所熟识的,凹凸鲜明的穿孔(梦幻标识)的设计,多样化的室外空间(生态标识),提供了连通城市空间的三维体验,同时与建筑相互协调。
墨西哥Papalote儿童博物馆
设计机构:Ambrosi Etchegaray
Papalote儿童博物馆建造于1993年。2013年,该场地正式实施新的翻修方案,并试图在不扩大用地面积的基础上打造一栋全新的博物馆建筑。
设计师将现有场地中的户外环境整合到新的博物馆建筑中,同时通过对墨西哥谷五个生态系统的打造,提升成年人和孩子们对大自然循环的求知乐趣。该项目结合场地地势,多种类型的植物以及水系来营造出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功能。通过定位室外空间与查普尔特佩克森林地区的位置关系,让来访者感受到他们的城市生活现状和生存环境对绿色生态的渴求。
该项目打破传统的博物馆设计传统,将室外开放空间通过步行线路有序串联形成全新的展陈形式。该户外空间赋予场地一个渗透性的陆地条件 ,实现了可持续循环系统的打造,并最终实现了此次博物馆改造项目的最终目的和价值。该博物馆项目是建筑整合户外空间的优秀范例,让来访者尤其是儿童通过探索,思考和发现自然来提高自然保护意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