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ASB反应器调试经验分享!
忧郁的漂流瓶
2022年08月31日 13:44:16
来自于环保大厅
只看楼主

一、正式启动反应器的步骤及经验总结 1、池内升温。对反应器的污泥进行升温,可以用加热的清水也可以用稀释后的低浓度的生产废水(一般COD<2000mg/l)进行加热。进水温度控制在39±2(中温消化),最好不要超过42℃,注意升温控制每天不要超过2℃,直至反应器温度升高到37±2,这时标志反应器升温结束,37±2也就是以后反应器控制的进水温度。 2、正式进水调试。厌氧调试没有固定的模式,真正的厌氧调试专家可能给出最多的还是建议。针对项目具体设计情况和具体水质水量情况而具体对待。每个项目的调试都是变化的,最重要的还是靠临场经验,特别是要根据表面现象结合分析数据做出及时调整。

摄图网_500341627_wx_谷雨过后的水珠(企业商用).jpg

一、正式启动反应器的步骤及经验总结

1、池内升温。对反应器的污泥进行升温,可以用加热的清水也可以用稀释后的低浓度的生产废水(一般COD<2000mg/l)进行加热。进水温度控制在39±2(中温消化),最好不要超过42℃,注意升温控制每天不要超过2℃,直至反应器温度升高到37±2,这时标志反应器升温结束,37±2也就是以后反应器控制的进水温度。

2、正式进水调试。厌氧调试没有固定的模式,真正的厌氧调试专家可能给出最多的还是建议。针对项目具体设计情况和具体水质水量情况而具体对待。每个项目的调试都是变化的,最重要的还是靠临场经验,特别是要根据表面现象结合分析数据做出及时调整。

经验总结如下:

进水初期建议低浓度进水,然后逐步提升负荷。之所以选择低浓度进水,主要考虑是较低的浓度对于刚接种的污泥来说会有一个更好的适应,也会降低废水中有毒物质对接种污泥的毒害性,随着污泥慢慢驯化,它的适应能力会逐渐增强,抗毒害性和冲击性也会逐步增强。等到反应器产气量比较大时,如果考虑进行沼气利用时,这时可以将水封上的放空阀关闭,直接供给用户(提醒:供用户使用前一定要进行安全置换直至沼气组分的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同意用户使用)。即使不利用,这时也要关闭放空阀,通过火炬燃烧排放,不可直接排到大气中。多低浓度进水为好及负荷提升依据,我接下来再讲。

4、要充分发挥调节池作用,保证进水尽可能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不要仅依赖化验数据出来才去被动的调整。在这引导一下大家:譬如平时养成勤听水封产气情况、反应器表面气泡变化情况、污泥上翻情况、气柜升降变化情况、火炬火长变化情况、沼气产气量变化情况等表面现象来综合分析判断反应器进水可能出现高低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迅速查明原因及时解决,不可拖延时间。必要时可以提前采取应急措施加以预防。

5、重点巡视部位:水封液位、沼气压力表(防止水封液位太高,污泥外翻)、厌氧反应器出水(SV)(控制污泥合理洗出)(在线PH)、进水温度、进水流量、进水(在线PH、T℃)。

6、要定期取不同部位的泥样进行观察,做做SV30,并用清水淘洗,观察污泥颗粒化进程,随时调整进水负荷。

二、日常调试运行注意事项及应急事故处理

1、日常加强巡视至关重要。要让员工经常养成手摸进水管(判断进水温度,以防在线仪表出问题;判断是否堵塞,堵塞的管道通常是冷的)、罐体四周温度(判断布水是否均匀)、听听沼气水封产气情况(判断进水水质变化等)、水封液位是否正常、测试进水PH(判断进水是否异常)、观察进水颜色等(判断进水是否异常)、测测出水SV、PH(判断系统是否正常)、听听周围有没有漏气的声音、闻闻周围有没有异味、进水流量是否稳定、沼气压力及产气是否正常、定期做做不同部位的污泥SV30并淘洗观察变化情况等。如果有爬坡或U型弯处的倒淋也是重点巡视部位。

2、如果出现沼气泄漏,首先是封闭现场,禁止明火,查明泄漏点,开启应急线路,按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抢修。

3、如果出现VFA突然升高的情况,只要设计中有措施能保证在不加碱的情况下,能快速让甲烷菌从受抑制的状态下解禁出来就立即实施。我不赞同加碱降VFA,除非出水PH急剧下降,包括进水只要出水PH稳定在6.5以上,就不要加碱调PH。

4、强调一点的是当气柜快速升降或沼气压力表快速升降时,一定要当心,肯定有沼气泄漏或沼气输送不畅,要迅速查明原因,保证厌氧反应器的三项分离器有一定的气室并能正常出气,无论采用放空还是其它手段。

5、当厌氧反应器顶部向外翻泥时要迅速打开放空阀,并立即停止进水,并迅速查明原因。


推荐资料(点击文字跳转)

IC厌氧反应器施工图

特别齐全详细的UASB反应器工艺设计施工cad图纸

UASB和IC反应器的原理及设计


知识点:IC、UASB反应器的调试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2年09月01日 08:27:23
2楼

资料不错,对学习和掌握UASB知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学习啦,谢谢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