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水满则溢111
2022年08月24日 13:08:35
只看楼主

1、城市排水体制的分类:合流制(雨水、污水由一套管道排放)、分流制(雨水、污水单独收集、排放) (1)合流制按污水最终排放方式分:直排式合流制(污水、雨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在排放口建污水管渠,将污水引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货输送到下游排放)   注意:截流式合流制,在无降雨时,截流管只排放污水,有降雨时,截流管有污水和雨水,污水比例随降雨量增大而减小(雨水稀释了)

1、城市排水体制的分类:合流制(雨水、污水由一套管道排放)、分流制(雨水、污水单独收集、排放)

(1)合流制按污水最终排放方式分:直排式合流制(污水、雨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在排放口建污水管渠,将污水引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货输送到下游排放)

图片

图片 

注意:截流式合流制,在无降雨时,截流管只排放污水,有降雨时,截流管有污水和雨水,污水比例随降雨量增大而减小(雨水稀释了)

截流管排水能力不仅满足污水排放需求,还需考虑截流一定的初期雨水,截流倍数=节流的初期雨水量÷旱流污水量

(2)分流制的分类: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雨水与污水完全分离,有两套排水管道,管渠工程量较大

不完全分流制:完整的污水设施+不完整的雨水设施,主要适用于城市早期建设、降水量较小的城市、地形起伏较大的城市

图片

分流制 

2、总规阶段的排水工程规划内容:

确定排水体制;提出雨、污水利用原则;划分排水分区;雨水工程规划(确定雨水系统设计标准;布置雨水干管);污水工程规划(估算污水量,确定污水处理率和深度;确定污水处理厂布局,布置污水干管

3、详规阶段的排水工程规划内容:

落实总规干管位置,确定管径管底标高;布置片区支管及其他排水设施;确定片区雨、污水支管管径和控制点标高

4、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的三种形式:落实总规、为详规提供支撑;为近期治理水环境;为解决局部排水困难地段的改造

5、排水体制的选择原则:

不能采用直排式合流制,不宜采用雨、污水管网不同步建设的不完全分流制,只能在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之间选择

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应采用分流制

合流制适用于:降雨量稀少的区域;排水区水量充沛、降雨时混合污水对水体污染可接受的区域;街道狭窄、没有条件布置更多管道的区域

6、雨水排放的两种形式:自排、强排

解决低洼区排水的三种方式:强排、调蓄(雨水先引入湖泊、池塘,再排放)、填方(提高高程,使雨水自排)

强排适用于:土方来源困难、天然地面与洪水位高差较大,没有调蓄水体的城市

填方适用于:土方来源充足、天然地面与洪水位高差较小的城市

调蓄适用于:洪水期间高水位持续时间不长,有调蓄水体可利用的城市

7、排水分区的两条原则:

利用地形和水系,以最短的距离靠重力流将雨水排出

高水高排,低水低排

8、雨水系统的组成: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排水出口+溢流井(出现在截流式合流制)+泵站(出现在强排式排水)

(1)雨水管渠

布置原则:一般为就近、分散布置,当排水出口需穿越干路、铁路、防洪堤等设施,雨水需适度集中排放

道路宽度<40米,雨水管渠单侧布置;道路宽度≥40米,考虑双侧布置

(2)雨水泵站

内部水系出口有控制闸,雨水泵站集中布置在控制闸附近

内部水系出口无控制闸,雨水泵站布置在雨水管渠出口附近,且尽量集中

立交桥下的雨水泵站一般布置在路面最低点附近

图片 

(3)雨水口:有一定的间距,在道路上的雨水口间距30-80米

雨水口通过连接管与雨水管渠连接,连接管管径≥200mm,坡度1%,长度不超过25米,同一连接管上雨水口不超过3个

(4)检查井:管渠管径<500mm,检查井最大间距50米;管径>1500mm,检查井最大间距120米

图片

检查井 

(5)溢流井:布置在混合污水排出位置

图片

溢流井 

(6)排水出口:雨水系统最末端,包括淹没式和非淹没式两种形式

图片

出水口

9、雨水系统水力计算的内容:管渠管径、坡度、埋深、雨水泵站设计流量

(1)设计重现期(设计标准):设计重现期越高,发生积水的概率越低

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影响严重的地区,重现期为3-5年;其他地区1-3年

(2)径流系数=径流量÷降雨量,是影响雨水工程量的重要因素

建筑屋面、混凝土、沥青路面等不透水材料地面径流系数最大,为0.9

公园绿地等透水路面,径流系数最小,为0.15

规划设计一般采用综合径流系数,不透水面积较多的地段,取0.4-0.8;透水面积较多的地段,取0.3-0.6

(3)雨水管渠

三种形式:管道、暗渠、明渠(不包括天然水系)

管道:为预制设施,施工方便,进度快,投资高,管径一般小于2000mm,适用于排水流量不大的路段

图片

雨水管道 

暗渠:现场建造,材料多样,投资小,施工不方便、进度慢,适用于当地最大管径管道不满足排水要求的情况

图片

雨水暗渠 

明渠:投资最低,但增加桥涵费用,容易淤积

图片

明渠 

(4)管渠连接方式:管顶平接(一般常用)、管底平接

(5)设计流速:满流时最小流速≥0.75米/秒,最大流速≤5米/秒

(6)埋深:为管渠内底至地面的深度,管渠外顶至地面的深度为覆土厚度

机动车道上,管渠覆土厚度≥0.7米

图片

埋深与覆土厚度 

10、污水量估算方法:

对于分流制系统,污水量=用水量(旱流污水)=平均日用水量×污水排放系数(生活污水排放系数0.8-0.9,工业废水0.7-0.9,城市污水0.7-0.8)

对于截流式合流制系统,污水量=用水量(旱流污水)+初期雨水(旱流污水量×截流倍数)

11、污水排放的三种形式:直接排放;处理后排放;处理后再利用(为再生水、中水)

若污水处理后直接排放,污水处理厂适度集中布置在下游

若污水处理后再利用,污水处理厂应适度分散,尽量布置在大的用户附近

污水处理厂选址的原则:便于污水收集;便于排放;有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交通、供电方便

污水处理率的取值:2010年设市城市和建制镇污水处理率≥50%;设市城市≥60%;重点城市≥70%

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深度的三种类型: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

一级处理:沉淀,去除悬浮物,去除率40%-55%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悬浮物去除率60%-90%,五日生化好氧量去除率65%-95%

12、污水收集系统=室内污水管道及设备+室外污水管道+检查井+污水泵站

对于分流制系统,污水管道沿道路布置,一般布置在污水量较多的一侧(单侧布置),道路宽度>40米,考虑双侧布置

对于合流制系统,污水管道=合流管+截流管,一般在雨水出口位置布置截流管,一般沿河流岸边道路或绿化带布置

13、污水设计流量=最高日最高时流量

污水流量时变系数=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最高日平均时流量

日变系数=最高日流量÷平均日流量

总变系数=日变系数×时变系数

14、污水管道设计充满度=污水再管道的水深÷管径

污水设计流速:最小0.6米/秒;非金属管道最大流速5米/秒;金属管道最大流速10米/秒

最小管径:大于等于200mm,最小设计坡度0.4%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201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https://ziliao.co188.com/p62891200.html



知识点: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