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天氟地水” VS “天水地水”
aa宋师傅
2022年08月23日 10:43:09
来自于中央空调
只看楼主

来源:制冷百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氟地水”是两联供系统,是中央空调+地暖的组合系统。“天氟地水”顾名思义,空调内机走氟,地暖走水的中央空调。是经过蜕变重新投入到两联供产品市场中的一种系统,多为日系, 但日立和约克两种都有,因为日立和约克都属于江森自控集团有很大的关系,传说是技术共享。 “天氟地水”两联供系统同时兼备冷暖功能,更重要在于拥有氟与水两个独立的系统的同时,可以通过阀件进行系统的自由切换,室内采暖时两套系统同时打开使屋内升温,让房间温度达到一个额定值。在夏季制冷时,则能通过氟空调系统进行制冷/热。虽然制冷/热快,但制冷时风温低容易结成冷凝水。

来源:制冷百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氟地水”是两联供系统,是中央空调+地暖的组合系统。“天氟地水”顾名思义,空调内机走氟,地暖走水的中央空调。是经过蜕变重新投入到两联供产品市场中的一种系统,多为日系, 但日立和约克两种都有,因为日立和约克都属于江森自控集团有很大的关系,传说是技术共享。


“天氟地水”两联供系统同时兼备冷暖功能,更重要在于拥有氟与水两个独立的系统的同时,可以通过阀件进行系统的自由切换,室内采暖时两套系统同时打开使屋内升温,让房间温度达到一个额定值。在夏季制冷时,则能通过氟空调系统进行制冷/热。虽然制冷/热快,但制冷时风温低容易结成冷凝水。



“天水地水” 就很好理解了,内机都走水的中央空调。我们如今主流使用的水系统两联供就是所谓的“天水地水”,多为美系。“天水地水”运作原理即水管系统输送热/冷水到室内,通过室内末端将热/冷水转换成了热/冷风的形式,从而为室内采暖或供暖。空气能热泵吹出来热/冷风不像氟机空调的风那样猛烈,更像是自然风的感觉。



天氟地水和天水地水区别与对比


安全稳定区别      
从安全温度的角度来说, 天氟地水和天水地水都是安全稳定的 ,前提是建立在合理的设计、安装、选型、配置附件都没有问题。天氟比天水系统运行压力相对高几倍。氟系统是小流量大温差,水系统是大流量小温差。

舒适度区别      
氟系统和水系统内机舒适度区别在送风温度上,氟系统是一次换热,制冷剂直接与空气接触,换热效率更高,出风温度低7~12℃,送回风温差达到10度以上,水系统属于二次换热,制冷剂给水冷却,水给空气冷却,出风温度偏高15~18℃,送回风温差5-8℃, 水系统之所以感觉更舒适就是送回风温差更小出风更柔和。


运行费用区别      
运行费用体现在两块,一个是产品的性能参数节能,一个是系统利用率更高。从产品性能方面日系主导的 天氟地水不论内机还是外机参数都更优秀。

水系统主要应用在项目上,对设备的尺寸包括耗电量和噪音不太关注,普遍为交流电机,1P交流电机风盘耗电量43W~62W,噪音36~43分贝,针对家装进行优化耗电量7~26W,噪音19~39分贝,氟系统内机主要应用在家装上,1P耗电量26W,噪音24~31分贝,所以选水系统可以考虑配家装用内机。

系统安装区别
天氟地水安装更加简单,系统也更稳定。 制冷时没有水系统那么多系统配件,也不用考虑水力平衡及不同末端流量分配等问题,不仅减少了安装难度,后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更少。


系统复杂度区别      
天水地水属开放试系统后加添加附件,施工选型相对要求更高 ,氟系统是属闭式系统使用原厂配件即可,水系统配置涉及到额外附件如两通阀、压差旁通阀、水泵、如果是上水下水同时开启还需要做二次侧系统,对暖通经销商的要求更高。

     
系统使用区别
天氟地水上下系统和天水地水可以同时开启,上面风盘下面地暖同开制热更迅速,这两种系统扩展性更都强,可以连接壁挂炉热源制热,风盘有2排管和4排管,只要有冷源热源甚至可以同时制冷、制热。


山高人为峰
2022年08月29日 16:58:07
2楼

天氟地水和天水地水区别与对比,学习了,多谢楼主

回复
雨红了木棉
2022年09月03日 09:03:11
3楼

这种家用机太“简单”了,唯一的复杂留给了厂家研发。不管什么形式,家用场合,节能、舒适是两大述求,谁占据了这两块高地,那就是好的设备,好的空调形式。首先天水地水,这种形式,是很容易实现的空调和采暖形式,也是相对成熟的技术,会做净化车间(MAU FFU DC)的设计都能掌握。天氟地水的形式为什么会出现,因为氟机厂家(主要就是日系厂家)就是靠卖风管机、天花机挣钱的,你看看他们一个风口,可以买水机的好几个甚至近十个风口,就明白了,你让氟机厂家怎么舍得丢弃这块蛋糕,所以利益权衡之下,他们为了迎合市场的两联供,又不舍得丢弃了这块蛋糕,所以就想出了天氟地水这个方法。一个是天生的两联供,一个是为了迎合两联供而造出来的系统,你觉得哪个更好更合适?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