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凤凰空间 这几天,各省的高考成绩陆续揭晓了,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填报志愿。 这个决定很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必须要慎重。 但是,你此时选择的志愿,也绝不应该是限制你未来的枷锁。 今天要和你分享的 建筑大师们,他们最终选择建筑的原因与契机各不相同 ,有的是从小的理想,有的是试错之后的选择,还有的是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
转自公众号:凤凰空间
这几天,各省的高考成绩陆续揭晓了,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填报志愿。
这个决定很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必须要慎重。
但是,你此时选择的志愿,也绝不应该是限制你未来的枷锁。
今天要和你分享的 建筑大师们,他们最终选择建筑的原因与契机各不相同 ,有的是从小的理想,有的是试错之后的选择,还有的是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
他们18岁的时候,和现在的你一样迷茫。
(图源:unsplash)
01
他们学习各种专业,绕了个大弯子才成了建筑师
很多建筑师在大学中的专业都不是建筑学,可以说 他们都 是 “半路出家” ,但多元化的学习经历,都为他们的建筑设计作品增添了别样的底蕴。
被称为 “意大利之谜”的建筑师卡洛·斯卡帕 ,有着“建筑诗人”的美誉,他的专业是美术,在威尼斯皇家美术学院接受了完整的古典主义美术教育。但在当时,柯布西耶、赖特、蒙德里安等人所倡导的新建筑和艺术思潮让斯卡帕了解了现代主义,并让其对建筑产生了兴趣,正是这种 矛盾抗争的建筑艺术文化环境 ,造就了斯卡帕作品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底蕴。
卡洛·斯卡帕(图源:维基百科)
毕业后,斯卡帕做过室内设计、展览设计、玻璃设计等工作,直到二战后,才被认可为建筑师,斯卡帕的一生中,最为人称道的建筑作品,就是他的一众 历史建筑改造项目 ,特别是那些以现代元素唤醒既存历史文脉生命的设计,他的作品遍布意大利各个城市以及其他国家。
卡洛·斯卡帕代表作品:维罗纳古堡博物馆的修复改造(图源:《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
雷姆·库哈斯 最初的专业和职业是记者和电影编剧,1963年,19岁的库哈斯开始在《海牙邮报》担任记者,1968年,库哈斯得到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报道当年发生在布拉格和巴黎的骚乱,这项工作让他接触到了职业建筑师,于是他放弃了记者的工作,去伦敦学习建筑, 从此在建筑界开始了他的“狂想”之旅。
纪录片《雷姆 REM》海报(图源:豆瓣)
记者的思考方式深深影响了库哈斯日后的工作理念,使得他始终能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建筑,他认为建筑应对应每种社会新问题做出回应,以保持一种先进性,他认为 “建筑学最有趣的东西在于抵达新世界而非返回旧世界”,他始终呼吁创造符合时代的建筑,用建筑引领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雷姆·库哈斯代表作品: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图源:Archdaily)
林徽因 十几岁的时候随父亲周游欧洲,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当她去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时,才知道由于对性别的偏见,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于是林徽因只能曲线救国,读了美术系,但她旁听了建筑系的所有课程,当你真正热爱一件事情,就会跨越任何阻碍,去成就它。
林徽因(图源: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欧蒂娜·戴克 (Odile Decq),因其独特的妆扮和口头禅“质疑与叛逆造就了我”,而被称为 “建筑界的朋克女王” 。欧蒂娜·戴克最开始是在布列塔尼的大学学习艺术史,后来她为作家Philippe Boudon工作,因为Boudon当时正在写关于建筑理论的文章,潜移默化之中使她对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4年后,她辞掉工作,决定去攻读建筑专业。
欧蒂娜·戴克(图源:Archdaily)
从业40多年来,欧蒂娜·戴克一次次打破常规,不断挑战人们的视觉极限,从未让人失望。
欧蒂娜·戴克代表作品:南京直立人化石大遗址博物馆(图源:Archdaily)
02
没上过大学的他们,选择在实践中学习
不是科班出身又如何?这些建筑大师甚至连正式的大学学位都没有,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从实践中学习,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现代主义大师 勒·柯布西耶 ,本来打算继承他父亲的瓷釉和雕刻事业,但他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建筑的才华,于是他的艺术史老师查尔斯·拉波拉特尼(Charles L’Eplattenier)建议他学习建筑专业。
柯布西耶和朗香教堂(图源:Archdaily)
但年轻的柯布西耶并没有选择上学,而是踏上了旅途,年轻的柯布西耶,走遍了欧洲,去到了雅典、威尼斯、维也纳、慕尼黑,并同时在几个建筑事务所做学徒。 在路上,他对人生对建筑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柯布西耶还绘制了很多精致的建筑速写,通过观察世界,柯布西耶拓展了视野,将焦点转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才有了他日后在建筑上的巨大成就。
柯布西耶在旅途中的绘画作品(图源:Archdaily)
完全体现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萨伏伊别墅(图源:Archdaily)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1991年被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美国建筑师”,虽从未获得过建筑学位。
赖特(图源:Archdaily)
在仅就读了一年土木工程系的课程后,由于对教育系统的失望,赖特于1887年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退学。之后他搬到芝加哥,申请了在Adler & Sullivan的工作机会,开启了6年的学徒经历。他说:“教育总是以是什么为根据。教育给你展现有过什么,然后让你对可能的内容进行推演。我们所追求的教育不能够,也不会是个预言。”
赖特的代表作品:流水别墅(图源:Archdaily)
密斯 · 凡 · 德 · 罗 出生于德国亚琛一个普通的石匠家,这意味着他没什么机会去接受正规教育,早年,密斯作为泥瓦匠学徒,给很多建筑师打工,积累了绘制建筑草图的经验。
密斯 · 凡 · 德 · 罗(图源:Archdaily)
1907年,密斯完成了第一个独立项目里尔(Alois Riehl)住宅,这使得他有了在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的机会,1912年密斯离开贝伦斯事务所,开始以“少就是多”的现代设计原则在建筑界大放异彩。
密斯 · 凡 · 德 · 罗代表作品: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图源:Archdaily)
03
他们是正统科班出身,却也经历了迷茫和反抗
即便是正统科班出身的建筑师,他们也曾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产生种种质疑。
因为儿时对于上海滩建筑的喜爱, 贝聿铭 去美国留学时想要学建筑专业,但他只是单纯地将建筑与房子画上等号,对这个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到了美国之后他才发现,这里面还有那么多门类,你可以成为一个建筑师、工程师,或建造者,没有绘画功底的贝聿铭选择了做一名建筑工程师,而非建筑设计师。
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贝聿铭 敢于放弃和改变,不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最终他在哈佛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代表、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并接受了包豪斯式的建筑教育。
贝聿铭(图源:Archdaily)
毕业后,贝聿铭在美国的地产行业工作多年, 直至40多岁才开始真正的建筑设计 ,1978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贝聿铭的成名作之一,落成时他已经60多岁,虽然经历了波折,但他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挚爱的事业,并创造出了被世界铭记的作品。
贝聿铭代表作品:卢浮宫博物馆玻璃金字塔(图源:unsplash)
33岁就设计出蓬皮杜艺术中心的 伦佐·皮亚诺 ,出生于一个建筑商的家庭,从儿时开始他就决定要成为一名建筑师,但在他进入大学之后,却觉得想要从事这一行,不能局限于学校教给你的知识,于是他没日没夜地在事务所打工,很少到学校上课。
伦佐·皮亚诺(图源:Archdaily)
伦佐·皮亚诺认为,大学给他的最重要的财富,是一种 “了解社会的渴望” ,一种知识上的贪婪,这对于成为建筑师是很重要的。因为建筑是一座“冰山”,可见的是浮在水面上的很少一部分,而水面下才是建筑的主要部分,其中包含了社会、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气象学、科学等。伦佐·皮亚诺给青年人的建议是: 不要以别人作为自己的样板,你们必须构筑你们自己。
伦佐·皮亚诺代表作品:蓬皮杜艺术中心(图源:Archdaily)
让·努维尔 的父母都是老师,希望他学习数学和语言,然而16岁的他被绘画与艺术迷住,在与父母的沟通与妥协中,建筑成了一个折中的选择,他最初的想法是先攻读建筑专业再转去美术。
让·努维尔(图源:Archdaily)
在学习建筑专业的过程中,让·努维尔意识到,学校只会教技法上的东西,而且学校只是在重复性的教授标准的规则,刻板、毫无创新、缺乏想象力,于是他试图与规则作对,虽然设计与作业被否让他碰壁,甚至连毕业设计也是在毕业几年后提交才最终获得毕业证书,但最终让·努维尔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设计方式。
让·努维尔代表作品: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图源:Archdaily)
由于家境窘迫,年轻时的 弗兰克·盖里 做了两三年卡车司机工作,在晚上去学校学习艺术课程,服过兵役之后,弗兰克·盖里进入了哈佛大学学习城市规划,而不是建筑。
弗兰克·盖里(图源:Archdaily)
之所以选择城市规划,是因为盖里当时认为建筑师只有在城市规划领域,才能更积极地改造世界,但学了之后才发觉,规划学院的课程非常沉闷。于是盖里向学校提出申请,成为一个“自由”学生,可以参加所有的课程,却不能得到任何学分。就这样,盖里自己规划了自己的建筑教育。
弗兰克·盖里代表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源:pixabay)
1981年,18岁的 王澍 考进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而这只是一个偶然,老师们一致认为他该去北大念个中文系,而从小学画画的王澍只想进美术学院,但家人觉得学艺术不容易生存,帮他打听到了建筑学是一个“会画画的工科专业”,于是王澍报考了这个当时几乎没多少人知道的专业,当时班主任老师觉得他要去学砌砖瓦、盖房子,简直是疯了。
王澍(图源:Archdaily)
上学时的王澍非常叛逆,不惜得罪自己的导师,公然写了一篇名为《破碎背后的逻辑——中国当代建筑学的危机》的文章,从梁思成到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一口气评论了十几个建筑界的老先生。硕士毕业论文《死屋手记》,也几乎把当时的整个中国建筑学界都怼了一遍。
毕业后,王澍也一直“不务正业”,直到1997年,王澍与妻子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才正式回归建筑设计领域, 而这条叛逆的路,却让他日后收获了丰盛的果实。
王澍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图源:Archdaily)
结语
(图源:pixabay)
年轻意味着稚嫩与脆弱,但也有无知者无畏的激情与热情,勇往直前的坚强力量。
大学专业固然重要,但不要觉得一次选错,就意味着人生的定局,站在时间的长河来看,这些不过是你生命中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浪花。
希望这些建筑师的故事,能为苦恼志愿填报的你,带来一份鼓励与温暖,愿你一直朝着梦想前行。
参考资料:
《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 安藤忠雄研究室 编,译者: 王静、王建国、费移山,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作者:[澳大利亚] 帕翠西亚·皮奇尼尼、[意大利] 洛伦佐·佩纳蒂,译者:尚晋,出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贝聿铭建筑探索》(黄健敏等 编著,出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位没有建筑学位的建筑大师,却影响了整个现代建筑》(ArchDaily)
《人物丨极具争议的建筑大师:雷姆 · 库哈斯》(公众号:匠山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