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样,我们都会继续坚守下去,为了这个城市的污水安全,也为了我们自己心头的一份责任。 讲述人:蒋玉红,城投集团上海环境水务事业部阳晨排水运营有限公司泵站工 我是上海一名普通的泵站工,在闵行区华宁路上的一间排水泵站工作20多年了。因为这场疫情,从3月30日起,我接替上一位值守泵站14天的同事,一个人住进了泵站里。这一守,就守了25天。 这个泵站建于1961年,是城投集团上海环境水务事业部阳晨排水运营有限公司下属11座污水输送泵站之一,服务着剑川路、景谷路、华宁路、碧江路周围约2.8平方公里范围内居民百姓的生活污水输送。这些管道和泵站,共同组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排污“静脉血管”。
无论怎样,我们都会继续坚守下去,为了这个城市的污水安全,也为了我们自己心头的一份责任。
讲述人:蒋玉红,城投集团上海环境水务事业部阳晨排水运营有限公司泵站工
我是上海一名普通的泵站工,在闵行区华宁路上的一间排水泵站工作20多年了。因为这场疫情,从3月30日起,我接替上一位值守泵站14天的同事,一个人住进了泵站里。这一守,就守了25天。
这个泵站建于1961年,是城投集团上海环境水务事业部阳晨排水运营有限公司下属11座污水输送泵站之一,服务着剑川路、景谷路、华宁路、碧江路周围约2.8平方公里范围内居民百姓的生活污水输送。这些管道和泵站,共同组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排污“静脉血管”。
泵站看起来并不起眼,一座高十几米的圆形建筑,分为地下两层,地上一层。我的常规工作之一,就是每天早上8点之前进行一次开泵,并观测泵站实际的运转情况。这么多年,泵站运行一直正常安全,但当前情况下,我的操作必须要比平时更加谨慎,生怕稍有差错,引起附近的道路、小区污水外溢。
疫情期间居民基本足不出户,污水排放量较日常显著增大,因此,我的巡检工作也变得更为忙碌。每隔2小时,我必须进入泵站巡检一次,听水压的声音,看电流、电压、温度的变化,记录仪表的数据,对设备设施运行状况“望闻问切”。这些日子,我的巡检变得更频繁,一有时间就会进去看看,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安心。有的时候感觉不是在检查设备,更是履行一种责任,我保障着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就是在默默守护一方平安。
因为要一个人在泵站居住,为了保障我们的体力和休息,公司党组织给我们搬来了行军床。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是值守办公室的同志把行军床让给了我们,他们自己则在办公室找了个角落,睡在了硬纸壳上。
如今,我渐渐适应了这种一个人坚守的日子,有的时候忙碌起来,常常会忘记了洗脸,但工作上的事我不会忘,一个环节也不能少、一个步骤也不能落。白天,整个泵站里安静得可以听到鸟鸣;到了晚上,大自然的声音就更响了。我和外部世界的连接,主要靠一部手机。除了完成常规的排水工作,为了让日子不那么单调,我会在院子里跑跑步、拉伸一下筋骨,也会跟一个人在家的孩子视频通话。
那天,刚结束了整日的工作,手机屏幕突然亮了,我收到了一条短信:“亲爱的妈妈,我好想你,你不在的二十几天里,每天我一个人做饭、学习、上网课,你什么时候能回家?我知道你在一线做防疫工作特别辛苦,希望早日战胜疫情,早点回家。爱你的儿子。”
看到儿子的话,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儿子今年读高中,因为他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我驻守泵站后,家里就只剩他一人。我觉得儿子长大了,他不仅没有抱怨我的“不负责任”,反而很支持我的工作,让我放心地去。公司党支部也在远程守护着我们这个小家庭,几次三番给我的孩子送去食物和日用品,尽最大力量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疫情之初,我的伙食主要靠方便面和饼干,说实话我也吃厌了。有一天中午,王鑫厂长突然出现在泵站门口,他头顶冒汗,手捧着一盒热乎乎的饭菜,急切地问我:“小蒋,吃了几天的方便面,嘴巴早没味了吧,给你换换口味,里面有绿叶菜哦。”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后来我才知道,我们除了5位员工分头守护闵行区的5座泵站,王鑫也驻守在厂区,每天操心着我们的一日三餐,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同时想尽办法联系供应商,把各式各样的食材送进泵站。我们都戏称他是大家的“外卖小哥”。
无论怎样,我们都会在这里继续坚守下去,为了这个城市的污水安全,也为了我们自己心头的一份责任。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