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来点清淡的 说说《诗经》里面的植物 说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诗经》 ↓↓↓ 《诗经》简介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却 有144篇提及植物。 它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到前6世纪)大约五百年多年间的诗歌作品。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却 有144篇提及植物。
它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到前6世纪)大约五百年多年间的诗歌作品。
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倡导学经,《诗》列为五经之一,《诗三百》上升为《诗经》,地位显尊。
读《诗经》里那些植物的篇章,总是被惊艳到。本来那么普通的野菜,杂草,长在路边、土堆、沟渠,被先民们写到诗里,唱出来,却是那么的朴素甘甜,纯真美好。
诗经,荒烟蔓草的,不是凄凉,是浓浓的乡愁,还有种朴实沉甸甸的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是小米,稷是高粱;
采葑采菲,葑是芜菁,菲是萝卜;
匏有苦叶,匏是葫芦;
东门之栗,栗是板栗
我最爱吃的“板栗”,在《诗经》里被唱成歌儿的有五次。
《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墉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栗子树
,属于山毛榉科,大部分种类是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栗子树的果实就是栗子,在古代栗和桃、杏、李、枣并称“五果”,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国外被誉为“人参果”,是我国传统的特色坚果,素有“木本粮油”和“铁秆庄稼”之称。
栗子富含淀粉及其他重要营养成分,蒸或炒熟都香甜好吃,自古即为重要的粮食来源,甚至在选择建都地址时,都要把周围能否植栗考虑进去。
△十月栗子开口笑哈哈
《诗经》里的植物,多才多艺,它们会说悄悄话,诉说着爱情的百转千回。参差荇菜,是我辗转反侧的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了新嫁娘;南山坡,采薇叶,未见君子,我心伤悲;有女同行,颜如舜英,难以忘记你。……
细细品味每一句,只觉唇齿留香,是一种草木的清新。还想问一问,那时人的情感,怎么可以如此细腻婉转,敏感多情。
1.荇(音杏):草本植物,叶浮于水面,嫩叶可食用。
△荇菜
荇菜:
属于浅水性植物,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都有分布,它生于池沼湖泊的平稳水域。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叶片形似睡莲,小巧别致,白色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是 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 。
生态习性:近于荷花,又称“水荷”,茎和叶柔软滑嫩,可以供作蔬菜食用。
“荇”可作“杏”字和“莕”,又名莕菜,水上飘,野睡莲,金莲儿,花开时常“弥覆顷亩,在阳光下泛光如金”,因此得名金莲儿。
△荇菜
据说荇菜是爱干净的植物,看一片水域有没有遭受到污染,就看荇菜能不能生长了。荇菜可以净化水质,也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毛诗传》就曾有“后妃采荇,诸侯夫人采蘩,大夫妻采苹藻”的记载,荇最为高洁,蘩则次之,萍藻粗贱。原来花草的贵贱,在古时候是和人的身份地位相等的。
△荇菜
据《本草纲目》解,称初生的芦苇为“葭”,开花前为“芦”,花后结实为“苇”,因此葭,芦,苇,以及蒹, 蒹葭等均指芦苇 。又说芦苇和芦花有别,生于水畔则为芦苇,其叶柔韧,可编织苇席;长于山坡的为芦花,其花絮状飘忽,可扎笤帚。
△芦苇
芦苇:
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古时古人用芦苇制扫把。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余亚飞诗称:"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在湖边长的比较多。
△芦苇
△蒌蒿(芦蒿)
芦蒿:
为菊科蒿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气味。花果期7-10月。
嫩茎叶可凉拌、炒食。根状茎可腌渍。生长于海拔
8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以及荒地等。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以及中国多地。
△蒌蒿(芦蒿)
1、苕(条tiáo):植物名,又名陵苕、凌霄或紫葳。蔓生木本,花黄赤色。
凌霄:
别名紫葳、倒挂金钟、藤罗花。落叶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花期5-8月。
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一般不需要多浇水。凌霄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凌霄花不喜欢大肥,不要施肥过多,否则影响开花 。
△凌霄
1、芣苢(扶以fú yǐ):植物名,即车前草。种子和全草皆可入药。
作为植物的芣苡,又名车前子,因为性喜阳光,
车前子,其嫩叶及幼苗可以做蔬菜食用
车前子,长久以来归类为药用植物,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
△车前草
小时候听太姥姥说,这不起眼的车前子,在闹饥荒的那几年,让很多人活下来。
△苍耳
“卷耳”
,即“苍耳”
:菊科,又名羊带来,耳铛草。其果实称苍耳子,呈纺锤形,布满勾刺,常附着在兽类皮毛或人类的衣物借以传播。
卷耳作为北方山石上一种伏地而生的植物,采幼苗嫩叶炒熟,滑而少味,而作蔬菜味不甚美,应是穷苦人家的菜蔬,或年岁歉收时的救荒食草。
△苍耳の图片发自简书App
诗中,采采卷耳,也未必是为了食用。不过古时候蔬菜不甚丰富,想来可能是另一种石竹科,茎叶柔嫩,姿态单薄,开朵朵白花的野菜吧。因其枝叶比较瘦小,所以总是“不盈倾筐”。这个卷耳被称为一月女孩的幸运花。细井徇的《诗经名物图》里画的倒像是诗经里的这个植物“卷耳”。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一说指野生的豌豆苗。
△薇(救荒野豌豆)
薇:
根据植物资料记载,又名野豌豆,有很多种类,有的花色艳丽,可做观赏花卉。不过《诗三百》里提到的“薇”应该都是作为野菜食用。一说“薇”是大巢菜,可食用,是旧时饥荒年间的救荒野菜。苏东坡有文记载:“菜之美者,蜀乡之巢,”“巢”即为大巢菜和小巢菜。据说大巢菜可食用,小巢菜通常做饲料。
有女同车,颜如 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 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诗中的“舜华”和“舜英”,都是指的木槿。“舜”即“瞬”,得自于“仅荣一瞬”之意。
△木槿
木槿:
木槿花,是一种常见的庭院灌木花种,锦葵科木槿属(Hibiscus syriacus L),别名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篱障花、清明篱、朝菌,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
木槿花期从7月到10月,长达4个月,因此在韩国又被称为“无穷花”,寓意为‘永远绽放、永不凋落' 。在北美有“沙漠玫瑰”的美称。历史记载,公元897年,新罗的孝亲王向唐光宗发出国书,自称新罗为“槿花乡”。自新罗时代起,韩国就被称为“槿城”。
木槿花,花色有白色,紫色,粉红色,蓝紫色,静静缤纷。《礼记.月令》中,“鹿角结,蝉始鸣,半夏至,木槿荣”,说的就是夏日,自然界应时应景的事物,生长兴衰更迭。木槿是这个季节的特征植物,盛开时节就是仲夏,正是夏至第二候,夏已过半。
△木槿の图片发自简书App
△木槿の图片发自简书App
木槿花,正是仲夏夜的梦之花,缥缈又真实存在,宛如仙子又极具烟火的温暖气息。
木槿花语:温柔的坚持,静静坚韧地美丽着。其实,也莫不是护花者自己心意的表达,以花传神,而已。你听见过木槿花,她说了什么不。
△木槿の图片发自简书App
内外兼修的美,木槿也当之无愧。木槿花可以入药,亦可食用。据记载,木槿花营养价值极高,福建汀州人用木槿花和稀面和葱花,下锅油煎、松脆可口,俗称“面花”,“花煎”。徽州山区的居民用木槿花煮豆腐吃,味道鲜美可口。
这么说,木槿,一生之涯,洵美且都,德音莫忘,莫失莫忘。
△木槿の图片发自简书App
1.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2.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3.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
△葛藤
△艾蒿
△艾蒿
2.莪(é):莪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可食。叶像针,花黄绿色,生在水边。嫩茎叶可作蔬菜。也叫萝、萝蒿、廪蒿,俗称抱娘蒿)。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3.蔚(wèi):多年生草本植物,即牡蒿。全草供药用。民间用叶代茶,或燃干草驱蚊。
△蔚(牧蒿)(根系不发达)
彼 黍 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 黍 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 黍 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
从禾从雨,一年生草本植物。《说文》里说“禾属而黏者也。”去皮后,北方谓之黄米,比小米略大。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掬一把黄米和大米蒸煮米饭,味道甚好。
△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菲”是指萝卜,“葑”是蔓菁,芜菁,也是块茎蔬菜。“葑”和“菲”都是当时的常见蔬菜。
△黍
《诗三百》三百零五篇,有一百四十四篇涉及到植物的,这真的是令人好奇的现象呢。古人和草木的情感是相濡以沫的,今人多与自然疏离,都市的人,极少有机会赤脚走在田埂上,闻嗅泥土的气息,也不会采摘一束不知名的野花,供清水,置餐桌和书房。今人眼中的花,大多是人工培植的玫瑰,娇嫩的开着,几日便枯萎,枯萎凋谢,不堪入目。而风吹雨打的野花,即使枯萎,也有着蓬勃生机。
注:本文來源:最植物、简书APP,作者:七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