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下起贵人,清东陵之咸丰定陵
历史的空间
2021年10月16日 12:10:37
只看楼主

文/陈益峰   定陵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定陵地宫内葬咸丰皇帝和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为咸丰作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29年病逝,咸丰帝继位后,追封皇后。   1、定陵的卜选者   定陵陵址是集体智慧的结果,主要卜选者是:   江西巡抚陆应谷、弋阳县教谕彭定澜、吏部尚书柏葰、定郡王载铨、工部右侍郎彭蕴章、内务府大臣基溥、文华殿大学士裕诚、礼部尚书奕湘等人。

文/陈益峰


  定陵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定陵地宫内葬咸丰皇帝和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为咸丰作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29年病逝,咸丰帝继位后,追封皇后。


  1、定陵的卜选者


  定陵陵址是集体智慧的结果,主要卜选者是:

  江西巡抚陆应谷、弋阳县教谕彭定澜、吏部尚书柏葰、定郡王载铨、工部右侍郎彭蕴章、内务府大臣基溥、文华殿大学士裕诚、礼部尚书奕湘等人。


  很多人误以为这些文官只是陪衬,实际上不是,古代的文人官员,尤其是出生于基层的文人,多是或多或少的研究地理,很多文人,甚至是乡间的地理中坚力量。而相反职业地理先生,很多文化素质低下,见识狭窄,成天抱着自己的可笑的秘诀忽悠世人,终身贫穷,甚至辈辈贫穷。


  《清文宗实录》记载:

  咸丰元年九月三日,谕军机大臣等、昨面谕定郡王载铨、工部右侍郎彭蕴章、内务府大臣基溥相度万年吉地。闻陆应榖于地理之学。素所讲求。本日已明降谕旨。令该抚来京陛见。陆应榖接奉此旨。交卸后即行来京。协同载铨等、详细相度。并著延访江西绅民中。精晓堪舆者一二人。带同进京。以资商酌将此谕令知之。


  从1851年到1854年,咸丰先后派出去三拨人前往查勘。

  第一拨:定郡王载铨、工部右侍郎彭蕴章、内务府大臣基溥、江西巡抚陆应榖;

  第二拨:文华殿大学士裕诚、礼部尚书奕湘;

  第三拨:吏部尚书柏葰、江西巡抚陆应榖。

  在1852年(咸丰二年)二月底和九月中旬,咸丰更是亲自前往几个备选地方进行阅视。最终在地理名师陆应谷的两度建议下,咸丰钦定了东陵境内的平安峪,作为自己未来的兆葬之所。

  咸丰也曾亲临阅视,认为:平安峪左龙 蜿蜒,右虎训俯,贴身蝉翼、牛角两砂隐约缠护;虾须、金鱼二水界划分明,灵光凝聚,穴法甚真,洵属上上吉地。


  (1)、陆应谷,进士出身


  陆应谷(1804-1857),字树嘉,一字稼堂,蒙自人,嘉庆九年(1804)生于云南省蒙自东村一户没落世家,薄有田产,生母早逝,少年时由伯父陆祥抚养。陆祥,是当地有名的堪舆(风水)先生。

  道光二年(1822)中举,十二年(1833)参加壬辰恩科会试,中进士,因文学优良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从1842年至1853年间,先后出任山西朔平知府,太原知府,江西巡抚,河南巡抚。

  在太原知府任上,政余之暇,他据伯父生前传授的的地理知识,写成《地理或问》一书,道光二十八年戍申(1848)自刻于太原府署。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廷修建皇陵,陆应谷因《地理或问》一书闻名朝中,被推荐参与其事,并勘修陵区内河道,从太原调到京城,奔忙于河北易县的西陵和昌平县的东陵间,同年初夏,升任顺天府尹。

  陆应谷从伯父学习堪舆,富有经验,精通地理,于道光末年撰《地理或问》,风行海内。咸丰元年,特诏进京卜陵,主持千秋大业。同时,他推荐了弋阳县教谕、举人彭定澜,同行卜选皇陵。


 (2)、彭定澜,举人出身


  彭定澜(1796-1866年),字盈川,号恬舫,江西乐平人,道光五年举人,时任弋阳县教谕,正八品。咸丰元年,为文宗选定河北遵化平安峪,为定陵。咸丰三年,定澜从首都回籍,办理团练(已升候补知县)。五年,经督办皖南军务的前江西巡抚张芾奏调,定澜赴徽州军营出力,不久,升任安庆府同知,尝署池州知府,从四品。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载:


  谕,江西教谕彭定澜,通晓堪舆。前曾随同陆应谷相度吉地。兹据彭蕴章面奏,该员现系安徽候补知县。在张芾军营效力。着何桂清,即行咨照张芾。饬令彭定澜迅速来京。将此谕令知之。


  2、帐下起贵人,清东陵之咸丰定陵


  笔者去清东陵,一共五次,每一次考察游历,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都有新的收获。多数都是自己前往,有时候有徒弟随行。

  同行去过考察的徒弟有:陈文、朱江、戴饮浊、王洪超、罗璟、姬常勇、梁敬南、林敏等人。


000.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清东陵之定陵,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定陵地宫内葬咸丰皇帝和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为咸丰作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29年病逝,咸丰帝继位后,追封皇后。

00.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定陵陵址是集体智慧的结果,主要卜选者是江西巡抚陆应谷、弋阳县教谕彭定澜、吏部尚书柏葰、定郡王载铨、工部右侍郎彭蕴章、内务府大臣基溥、文华殿大学士裕诚、礼部尚书奕湘等人。

  其中的陆应谷是祖传的地理技术,最核心的应该是陆应谷、彭定澜二人。陆应谷是进士出身、彭定澜是举人出身,现在多数人,认为这些文官只是一个陪衬,主要干活的是专业地理先生,这是非常错误的。自古以来,文人出身的官员,常常精通地理技术。这个现象持续到解放前,其地位、话语权,远超江湖的职业地理先生,更不是一般跑江湖的地理先生可以比拟的。

80.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鸟瞰昌瑞山下的皇陵格局,每一条大龙尽头,一个皇陵

81.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鸟瞰龙脉左右,有大河随龙夹送,到头再起高峰为昌瑞山,左右横开大帐

101.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鸟瞰昌瑞山下的皇陵,用神道连接起来

0001.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昌瑞山左右横开大帐,铺天盖地,主峰之下中抽结顺治孝陵,大帐右翼帐稍位置,开面结咸丰的定陵

0.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平安峪自昌瑞山右肩分出,特起大盖,座中抽出。脉逶迤而下,结成向微乳。

001.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侧看定陵

01.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昌瑞山右肩,除了正结,还有很多小结,为妃陵、后陵

1.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父母山自开小帐,帐中抽脉,脉来三袅,起顶开口结穴,左右帐脚为外侧龙虎,左龙蜿蜒,右虎训俯。

2.jpg

(照片拍摄于2016年)气脉自高山峻急而下,左右大沟界水夹送,到头转身束咽,起木星,开口结穴,穴后没有明显乐山

3.jpg

贴身蝉翼、牛角两砂隐约缅缠护;左右虾须、金鱼二水,界划分明,灵光凝聚,穴情秀丽。

4.jpg

子龙入首,当时的说贴记载:立壬山丙向兼子午,收本身过堂之水,小明堂紧夹,外明堂开敞。现场测量是坐356度,向176度,说明当年陆应谷、彭定澜等人,采用的天盘立向的技术,壬山丙兼子午王向分金。

20副本.jpg

正看穴前的朝案,前天台山作朝,盘龙岭作案。

30.jpg

站在神道,看朝山天台岭

01.jpg

侧看朝山和明堂

05.jpg

侧看定陵,定陵始建于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完工于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前后计有7年半的时间,净耗白银三百一十三万四千五百四十七两。

5.jpg

龙身重重开账,帐脚左右铺张,垂肩旁落,脉从中心穿出,帐下再起贵人结穴。古话说:龙不开帐不贵,脉不穿心不尊。

6.jpg

气脉峻急而下, 转换成土脉,大断入首起顶,蜂腰鹤膝,左右护卫严密

11.jpg

过峡两侧,两山旁夹成形,为贵人夹护,一脉中抽

7.jpg

侧看定陵

8.jpg

侧看定陵,右侧白虎有十几重的护卫,远处是外侧大龙缠绕,为缠护

9.jpg

侧看定陵,右侧山峦叠嶂,旗峰耸拔

12.jpg

正面看定陵,有预测师傅,喜欢断路冲的灾祸,实际上很多皇陵前的神道有数百米,甚至几公里直冲穴位

5.jpg

侧看定陵,穴后气脉,有收有放,跌断过峡,开面结穴,左右界水清晰,弦棱明白

15.jpg

四维罗城环绕,群山低伏,近处堂局紧凑,气脉尊贵,有王侯气息

17.jpg

侧看定陵,高山洒落平岗结穴。缓处何妨安绝顶,急时不怕葬深泥。高山之地,生气下沉,故宜低葬,以求生气汇集。

19.jpg

侧看定陵,钳中吐气垂乳,从轮下吐出,肥嫩平坦

21副本.jpg

站在穴后,鸟瞰皇陵,气脉非常兴旺

22副本.jpg

穴后真气灌入,肥嫩平坦,轮弦分明,肉地肥厚,阴中泛阳

23副本.jpg

侧看穴后气脉,微微拱起,左右界水清晰,有风水石墙挡住界水直冲,石墙在气脉行走处断开

22.jpg

侧看定陵,穴前外堂开敞

23.jpg

侧看定陵,穴后气脉,犹如长蛇拖下,丝带飞舞

10.jpg

鸟瞰定陵的建筑格局

1.jpg

站在五孔桥上,正面看定陵,穴后没有枕对父母山,没有明显的乐山一说

2.jpg

侧看五孔桥

02.jpg

石像生之石狮

00005.jpg

石像生之石像

0005.jpg

石像生之石马

005.jpg

石像生之武将

05.jpg

石像生之文臣

5.jpg

侧看冲天牌楼门

10.jpg

鸟瞰定陵的格局

6.jpg

侧看神道碑亭

7.jpg

回看神道碑亭

8.jpg

正面回看神道碑亭

9.jpg

正面看冲天牌楼门

15.jpg

近看碑亭

16.jpg

正面看隆恩门,穴后没有乐山。


  结语


  从地理专业的角度,平安峪的咸丰定陵,是一个地理杰作,是当时的地理界的精英人士,反复筛选,反复衡量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作品,也是地理精品之作。


  这种作品,不是一两个江湖忽悠的术士,就可以轻易否定的。江湖术士,常常那自己那点可伶的理气秘诀,或者书上的一些简单理论去套这些作品,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就大喊大叫。严格按照这些做法,大地将很难找到下葬的位置。


  很多所谓的地理名师,将清朝的衰败,附会到定陵,这是不对的。任何一个家族,都有衰亡的时候,定陵正好赶上这个时代,也无法逆天改命,起死回生,只能相对延迟王朝的寿命而已。

  全文完。

  作者:陈益峰,男,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硕士研究生,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现任国际易学联合会地理环境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少林北美文化推广中心易学地理总顾问。长期从事传统地理学的实践、考察等研究工作。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