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评论区大战|工程人有话说
十一章说工地
2021年07月14日 11:11:04
来自于茶余饭后
只看楼主

近日《中国医生》上映,作为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抗疫题材电影,这部影片赚足了眼泪。机智君本以为网上该是叫好声一片,没想到却吵了起来。 不少护士纷纷发声,说要抵制这部影片。 原因竟是 电影名叫《中国医生》而不叫《中国医护》 她们认为电影只歌颂了医生,对于护士只是潦草带过,护士的付出被无视。

近日《中国医生》上映,作为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抗疫题材电影,这部影片赚足了眼泪。机智君本以为网上该是叫好声一片,没想到却吵了起来。
不少护士纷纷发声,说要抵制这部影片。


原因竟是
电影名叫《中国医生》而不叫《中国医护》
她们认为电影只歌颂了医生,对于护士只是潦草带过,护士的付出被无视。


实际上疫情爆发后,各行各业都在这次疫情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每部电影的侧重点不同,但并不代表对任何一个行业的不重视。

一片混乱当中,机智君看到了几条有关建筑工人们的评论。
(他们做过的事,总会有人记得)


能战胜这次疫情,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 硬件设施到位,是战疫成败的前提。

2020年1月23日随着一封求援函的发出
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医院”
正式启动建立


24小时内拿出设计方案
60个小时内敲定施工图纸
四万多名建设者从八方赶来
2500多台大型设备及运输车辆
4900多个箱式板房
数百家分包,上千道工序
10个小时三所方舱医院建成
10天火神山医院建成
12天雷神山医院建成


世界都在感叹中国速度
但在这堪称为奇迹的背后
是四万建筑者的日夜奋战和不计后果

当收到建设医院的通知时,明明是除夕夜,他们也能立马放下刚端起的碗筷,火速奔赴泥泞的工地现场。
更有无数自愿者,自发前来


回湖北老家过年的杜海桥,从前在造船厂里当过焊接师傅,听说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需要电焊工,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碰过电焊的他,与附近的其他十几人一起过来。杜海桥说“ 不知道工资多少,没问,我们不是为这个来的。

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刘海龙师傅,疫情之后没有回家过年,自发打车来到武汉。在工地上没有认识的人,没人给他指派任务,也没有上下班的时间。他说“ 只要有活,自己就会去干。


得知火神山医院建设缺工人,石腊英和丈夫,还有两个儿子从洪湖开车到武汉。钢筋绑扎、指挥车辆、保障后勤,一家人投入没日没夜的施工中。年近六旬的石腊英说“连续通宵作战,大家都在咬牙坚持, 就想尽快把医院建起来,病人能早些住进来。

他们不计一切代价,拼命加速。


“基建狂魔”的背后是无数个普通劳动者,超常的、近乎病态的极限牺牲换来的。


在基建界,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世界纪录,中国大桥总长度世界第一,公路桥和铁路桥有100多万座,数量世界第一。全球最高100座桥梁,81座在中国。全球最高的楼、规模最大的海底隧道等等,都在中国。


中国基建不断的刷新着世界的记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这是中国的责任与担当,是中国建设者的无畏付出和默默守护!

野人79
2021年07月15日 16:57:10
2楼

"基建狂魔“”中国速度“这些都是无数的基建一线工人,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浇础而成,致敬中国一线基建工人

回复
yyz639
2021年07月16日 09:52:16
3楼

为千千万万的基层劳动者点赞~

回复
岩土hk
2021年08月22日 22:54:57
4楼

我觉得中国工人也是很伟大的存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