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是如何被识别为短肢墙的?
善良的夕阳
2020年11月05日 14:47:33
只看楼主

Q1:剪力墙是如何被识别为短肢墙的 ? A: 目前程序对于短肢剪力墙判断的基本原则: 1)墙肢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 2)与该墙肢相连的墙肢数小于2; 3)该墙肢和与其相连墙肢的截面高厚比不大于8 以下图局部墙体为例,墙厚300mm。所谓独立判断,是指当判断1号墙是否为短肢墙时,需要单独判断1号墙及其相连墙肢肢数是否小于2,即1号墙只与2号墙相连,满足前两个条件,则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满足条件3)来判断是否为短肢墙。而对于墙肢3,由于其与2,4号墙肢相连,总肢数为2,则不满足判定条件2)。

Q1:剪力墙是如何被识别为短肢墙的

A:

目前程序对于短肢剪力墙判断的基本原则:

1)墙肢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

2)与该墙肢相连的墙肢数小于2;

3)该墙肢和与其相连墙肢的截面高厚比不大于8

以下图局部墙体为例,墙厚300mm。所谓独立判断,是指当判断1号墙是否为短肢墙时,需要单独判断1号墙及其相连墙肢肢数是否小于2,即1号墙只与2号墙相连,满足前两个条件,则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满足条件3)来判断是否为短肢墙。而对于墙肢3,由于其与2,4号墙肢相连,总肢数为2,则不满足判定条件2)。

对于条件3)的判定,需要判断当前墙肢及其相连墙肢是否满足高厚比要求,如果满足,则只判断当前墙肢为短肢墙,对于其他墙肢,则另需单独判断。以1号墙为例,需要1,2号墙同时满足条件3)才会将1号墙判定为短肢墙,显然2号墙不满足,则1号墙为非短肢墙;

以4号墙为例,需要判断3,4号是否满足条件3),显然满足,则认为4号墙为短肢墙;而对于3号墙,则另需按上述3个条件独立判断。

V5版本新增了参数“短肢墙判断时考虑相连墙肢厚度影响”,勾选后程序按照考虑相连墙肢的半个墙厚再叠加墙肢节点间的距离作为判断短肢墙墙长的判断依据;不勾选时则按照墙肢节点间的距离作为判断短肢墙墙长的判断依据。


Q2:SATWE计算过程中提示“杆件刚度错误”怎么解决?

A:

此类错误一般可在“空间简图”中查看,一般程序会从原点引出长红线,指到错误构件位置,可据此对照建模,查看相应位置构件的异常,一般此类错误可能是梁或柱刚度异常导致,改正后问题解决。


Q3:程序中计算竖向地震的等效静力法与底部轴力法有什么区别?


A:

底部轴力法是对应旧版程序的简化算法,对应高规4.3.13或抗规5.3.1的相关计算方法。

而等效静力法对应抗规5.3.2、5.3.3和高规4.3.15的相关内容,也就是手动设置竖向地震系数值,竖向地震系数值程序该构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即为竖向地震作用,并且竖向地震系数值可以自定义构件修改,如下图所示。


Q4 :悬挑梁一般抗震等级不抗震,设置这个参数的目的是什么?

A:

一般情况下,悬挑梁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其受力情况单一,可不考虑抗震设计构造;但对于长悬臂构件,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因此要考虑抗震设计构造,即程序可以设置其默认抗震等级与框架梁相同,后续也可进行特殊构件的指定。


Q5:在SATWE“活载折减”设置了构件的活荷载折减系数后,为什么不起作用?

A:

目前程序执行的逻辑是需要在参数定义-活荷载信息中,对活荷载折减系数进行全局设置,即设置活荷载是否折减,如下图所示,然后在前处理中进行自定义才起作用。如参数中设置为不折减,则在前处理中指定的构件活载折减系数不起作用,即为不折减的结果。

供稿人:胡志超

审稿人:刘孝国


xgcg
2020年11月06日 09:02:48
2楼

谢谢分享..................

回复
加倍努力
2020年11月06日 09:06:26
3楼

很详细的资料,学习了。

回复
天涯居士
2020年11月09日 07:49:05
4楼

所谓独立判断,是指当判断1号墙是否为短肢墙时,需要单独判断1号墙及其相连墙肢肢数是否小于2

回复
天涯居士
2020年11月10日 07:54:31
5楼

对于短肢剪力墙判断的基本原则: 1)墙肢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 2)与该墙肢相连的墙肢数小于2;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