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功链接过去与未来的“延续”式创新校园思维
逆袭的铁板烧
2020年11月03日 10:56:48
只看楼主

如今的校园面对多种多样的学习、生活需求,教育模式也越来越趋向网络化、社区化等多元式发展,校园建筑的作用不再仅限于教学,更是教育语言与文化理念的表达。教育模式的变革对建筑与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公众性、灵活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建筑》官方新媒体平台策划了“校园的复合与生长”系列专辑,邀请业内专家交流思辨,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手法实现教育建筑的时代性、生长性、可持续性。


如今的校园面对多种多样的学习、生活需求,教育模式也越来越趋向网络化、社区化等多元式发展,校园建筑的作用不再仅限于教学,更是教育语言与文化理念的表达。教育模式的变革对建筑与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公众性、灵活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建筑》官方新媒体平台策划了“校园的复合与生长”系列专辑,邀请业内专家交流思辨,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手法实现教育建筑的时代性、生长性、可持续性。








冯正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江苏省设计大师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



链接过去与未来的“延续”式创新校园思维


文/冯正功

01人文

校园建筑不同于其他类型建筑之处在于文化价值的传递。校园设计除满足教学需求之外,还应更加注重人文价值的承续。 人文价值的承续体现在校园记忆的再现,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再读,也体现在创新人文环境的再造等方面。
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的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多组短轴线的引入,营造与老校区同等尺度的院落空间。在南京师范大学苏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设计中, 设计师同构了原校园精髓——“随园”的空间特质,以园林的方式再现了经典的读书育人环境。

02共享

随着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变化,校园由传统的封闭、单一式,向开放、共享式转化,甚至演变为微型城市。 如今,全社会的生活方式从“共享”走向“超级共享”,校园作为思维创新的重要引擎,共享、共融、多元、交互的趋势日益显著。

实践过程中,我们将教育理念中的“泛在学习”转译到建筑空间与场所中,通过在校园规划中植入街区、庭院、园林、广场等元素,使校园整体转变为可随时交互的场景化空间。 学习不止在课堂、教室之中,也不止在固定的时间与地点,随时随地地持续学习正成为一种趋势。
在大学设计中,各系部教学空间围绕公共教学空间布置,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共享、交流的可能性,为跨学科的学术互动提供了空间基础。 通过植入“学街”的组织模式,将博物馆、图书馆、咖啡馆等公共建筑沿学街设置,底层开放为学习、交流等自由发生的活动空间。这种模式为校园提供了无界限交流的可能性,让一切变得更加开放与共享。


03生态

校园设计应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健康的关系,充分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通过廊、院、立体化的园等要素,创造人与自然交互的多重空间。
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与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新校区两个校园规划中,设计师通过巧借山势的方式,组织校园构架与景观视野,形成了独特的校园环境。 同时, 校园与城市山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成就了独特的城市魅力,实现了校园与城市共生的目标。

04 多样

校园内部秩序应具有发展的自主性。面向未来的校园环境应采用多中心、网络化的组织模式,以灵活应对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变化,应对随时调整的功能需求。
大学校园的设计,应以“未来书院式”的组织模式,将“教”与“育”联合起来,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多样的使用空间,将学习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学习,建立学习、生活、运动、交流的多维空间。 传统功能区块以复合的聚落状态重构,打破区域的限定,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
互联网与物联网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校园空间的维度,高效、创新、生动、有趣的学习生活体验必将超越物理空间的限定而繁荣多样。

05 集约

集约化设计是一种限制条件,同时也是一种自律的设计要求。在设计中,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场地,巧于因借,应被倡导。
在苏州星湾中学的设计中,设计师将扁平化的校园垂直叠加为立体校园,在垂直方向植入校史馆、展示空间、校园电台、图书之阶、教师之家等空间,有效解决功能需求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趣味空间。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与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新校区两个项目中, 设计师通过集约化利用土地,有效地提升了校园的利用率,同时留出了大片的活动和景观场地,为营造魅力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END-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