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运用 多专业配合技巧—— 30人、在三座城,“零图纸”设计的大型综合体!!
cof1586740579262
2020年08月07日 17:11:51
只看楼主

入群领取BIM学习资料,免费直播。QQ群:939027276 30人 x 三座城零图纸设计法兰克福大型综合体 ▲ 制高点达228米的全能综合体 ▲ 四个塔楼的围合空间 01 甲方 x BIM 项目开始之初,甲方就明确了要用BIM来正向推进设计,这对多数参与这个项目的专业来说都是第一次。使用BIM正向推进项目是甲方写在招标合同里的,为此甲方专门邀请第三方BIM咨询公司,草拟了与建筑事务所及其他参与方的合同,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建模框架。

入群领取BIM学习资料,免费直播。QQ群:939027276


30人 x 三座城零图纸设计法兰克福大型综合体



▲ 制高点达228米的全能综合体

▲ 四个塔楼的围合空间





01

甲方 x BIM

项目开始之初,甲方就明确了要用BIM来正向推进设计,这对多数参与这个项目的专业来说都是第一次。使用BIM正向推进项目是甲方写在招标合同里的,为此甲方专门邀请第三方BIM咨询公司,草拟了与建筑事务所及其他参与方的合同,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建模框架。


▲ FOUR Frankfurt 由四栋不同朝向和高度的塔楼组成

一般来说,建筑师和工程师有自己的 BIM 管理人员,而该项目特别之处在于,甲方也聘请了自己的 BIM 管理人员,负责解决建筑设计之外的 BIM 问题,大部分与软件相关,比如针对设计中出现的操作繁琐和低效等问题开发新的插件。

▲ 功能分析


02




▲ 建模思路

这样的框架虽然看上去有些繁琐,但在实际操作中确实是提高了效率。精确的分类允许多个人同时在一个区域工作,每个改动的内容又能被所有人实时看到。


通过拆分模型,还避免了单个模型数据过于庞大,节省了数据同步耗费的时间,减少传输误差。

▲ 被拆分成98个部分的BIM模型




▲ 族库中的一部分门

把整个项目看作一篇文章的话,族库就相当于这篇文章的词汇库,所有的作者都必须使用库里的词汇来写这篇文章,确保大家说同一种语言。


在管理上,只允许BIM部门的同事在族库里添加和更改族群,其他人只能用不能改。

3. 避免重复劳动


这个项目扩初和审批阶段的图纸,是直接从 Revit 模型中导出来的。这在建模和设计参数时候会投入更多精力,但却避免了传统设计方式中那种改了平面改剖面,一牵发而动全身的重复劳动。

▲ 从Revit导出的图纸局部




▲ FOUR Frankfurt 施工现场





▲ 门列表局部

而在BIM模型中,每个门的参数,比如尺寸、种类、防火等级、材料等信息都记录在门族里;每个门所在的区域、楼层、功能、类型、房间号也都体现在模型中。完整的门列表就能通过Revit直接导出。


FOUR Frankfurt共有将近1万个门,这样的操作无疑是十分高效的

▲ 模型中的门

这个项目也有它自身的问题,有施工经验的建筑师基本都上了年纪,不了解也不愿意学习BIM,而有BIM经验的建筑师,基本都比较年轻,工地经验少。


这个问题也只能通过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磨合了。


03




▲ IFC 模型

IFC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碰撞检测。甲方为了控制项目质量很强调碰撞检测,为此还会在项目进度例会之外单独开展例会。

▲ 碰撞检测中遇到的结构矛盾




▲ BIM模型整体

引发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建筑师的施工图和其他工种的施工图阶段不同步


给排水和配电的施工图通常在建筑施工图之后才开始。在这样的前提下做的碰撞检测,有一半都是错误和不具有讨论意义的,因为这些问题会在给排水和配电完成施工图后解决。如果碰撞检测可以在所有人完成施工图后进行,效果肯定会好很多。但甲方不可能允许这么做,这意味着工地需要停工等图纸。

▲ 预制地下室混凝土柱子已经安置在工地上





▲ 德国法律中建筑的建造过程分为9个阶段

这种以各个阶段为基础的思考及运行方式,和以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为基础的正向设计,本质上是存在矛盾的。这个矛盾不解决,BIM的落实总会遇到阻力。

▲ FOUR Frankfurt 塔楼

BIM已经初步应用于建筑行业并彰显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但从目前的实践状况来判断,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HPP在推动BIM技术的发展中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财力,这样的投入在长期的坚持和实践下也带来了回报。它使得我们的BIM技术在德国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可以拿下FOUR Frankfurt这样明确要求用BIM推进的项目。目前我们正在把多年来把控大型设计项目的经验倾注到这个项目之中,以BIM为协同基础,来确保它的完成度。

来源:BIM新看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图片_20200710162543.jpg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