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项目案例:临港重装备产业区H36-02地块项目
强悍松球
2019年09月20日 16:03:11
只看楼主

工程概况 临港重装备产业区H36-02地块项目位于浦东新区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内, 东至鸿音路绿化带及H36-02地块,南至琼阁路,西至云端路,北至正茂路绿化带及H6-03地块。北侧紧邻公租房小区,南侧为生产厂房区,西侧为临港重装备产业区H36-02地块项目的规划用地,东侧为规划的市政公园。 


工程概况

临港重装备产业区H36-02地块项目位于浦东新区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内, 东至鸿音路绿化带及H36-02地块,南至琼阁路,西至云端路,北至正茂路绿化带及H6-03地块。北侧紧邻公租房小区,南侧为生产厂房区,西侧为临港重装备产业区H36-02地块项目的规划用地,东侧为规划的市政公园。 



本项目是由高层塔楼、方形小高层和多层建筑组合,形成形态错落有致的研发类 建筑群,地下室整体为现浇结构,有大跨度梁板结构。地上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或钢结构,预制率达40%以上,其中,西1,西 2楼预制率超过45%。项目容积率不大于2.0,绿地率不小于50%,绿化面积不小于4.2万平方米,集中绿地率不小于10%。项目整体规划均满足绿色建筑要求,达到绿色建筑二星,建筑场地及配套用地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根据本工程体量较大、界面复杂、装配率高等特点,项目采用“业主为主导、顾问 为支撑、各方全参与”BIM应用模式,围绕“一个模型、两大阶段、三类目标”的核心理念,运用BIM技术开展三维设计协同、施工精细管理、成本过程管控。通过平台应用,以运营为导向,重点解决传统管理中各阶段、各专业间信息传递问题,实现跨区域协同作业,保证过程目标主动控制,奠定园区楼宇远距离智慧运营管理基础,实现园区建设管理和运维管理的新模式。




工程范围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部分共一层,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 地上包含研发厂房、研发中心及办公建筑,共计24栋,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项目BIM技术应用范围为地块红线范围内所有建筑单体及地下室的全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专业:建筑、结构、机电全专业、钢结构深化、预制混凝土结构深化、幕墙深化、机电安装深化、室内精装修设计、室外总体、景观等。 



应用阶段 

本项目BIM应用重点围绕建设工程的建设期(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和运营期两大阶段,覆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以满足项目整体实施要求及目标:


  • 设计阶段,通过导则标准和信息框架的整体设计,创建能为项目和各方实施应 用的三维模型,通过碰撞检查和净空优化等 BIM 应用优化设计,辅助解决复杂的沟通协调工作。 


  • 施工阶段,通过 BIM 技术解决大量的施工进度模拟和模型深化工作,辅助工程 施工对进度、质量、安全的整体把控。同时,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对 BIM 成果进行共享和传递,保证各方信息一致性。 


  • 竣工阶段,通过竣工模型整合,对建造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完成项目 数字化交付和竣工归档。 


  • 运维阶段,通过搭建基于 BIM 的运维管理平台,对项目园区物业进行集成化管 理,实现平台数据监测和分析,以满足项目智能化运维需求。 




BIM技术应用成果与特色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是各专业模型构建并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结构、 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建模。其中结合装配式项目特点,结构模型又拆分成现浇结构(预制现浇段)和PC构件两部分。并通过冲突检查和净空分析等基本应用,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多次优化问r题,建立一个三维可视的各专业协同环境。 


(1)模型建立


本项目体量大、地上单体多,装配式构件数量庞大。在建模时,要考虑PC构件类 型及BIM应用需求, 基于PC构件模型要满足快速修改和替换的基本原则,建立本项目PC构件库如图3.1所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本项目的全专业BIM模型。 



(2)碰撞检查 


利用BIM技术除了解决各专业间碰撞检查外,还针对PC构件设计特点,检查预制埋件与PC构件设计间的碰撞问题,解决PC构件与幕墙埋件的搭接错误,辅助幕墙深化设计定位和出图。例如,根据幕墙及幕墙预埋件模型,发现幕墙埋件尺寸、形式等设计错误460处,发现幕墙埋件布置不合理区域179处。 



(3)净空优化 


对重点区域净高进行检查,将净空整体分布情况进行复核,形成检查报告。



施工准备阶段

编码体系及程序开发 

根据前期调研,将PC构件管理流程分为构件生产、出厂检验、构件运输、现场仓储、 现场吊装和质量检验等6个环节。同时,建立预制构件的编码体系,利用RFID物联网技 术,为PC构件的全产业链管理提供支撑。过程中,进行RFID芯片加载试验13次,RFID芯片编码平台读取试验19次。 



场布优化


根据施工场地方案,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地布置模拟。同时,考虑到车辆载重大和PC构件自重量大的特点,针对场地内主要行车路线和构件堆场模拟,并对场地布置、行车路线及构件堆场进行优化。 



工序模拟


本项目工期长、施工单体较多,对施工工序要求高。在施工准备阶段,通过BIM技术对桩基施工、基坑土方开挖等进行工序模拟,及时发现施工方案中潜在问题。  



施工阶段 

在施工实施阶段,围绕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目标,依托信息化技术进行过程协调和管理,为PC构件全产业链管理和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PC构件现场检验 


结合前期编制的编码体系和协同管理平台的PC构件管理模块,对每批进入施工现场 的构件进行PC构件现场检验,并将现场检验结果及相关资料与BIM模型进行挂接,及时记录现场质量检查信息。 



(2)工艺模拟及技术交底


对于复杂工艺或关键部位,利用BIM技术进行工艺或施工模拟,形象展示施工操作要求,规范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流程,提供现场作业效率



(3)进度模拟及管理


通过实际进度与项目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发现当前施工的潜在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措施及进度计划,做到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同时,阶段性分析进度完成情况,对于延期部分提前预警。 


同时,利用协同管理平台将BIM模型与现场进度关联,对当前施工任务进行分色展示,实时查看当前施工进度情况,进度状态一目了然。对于当前滞后的任务,推送预警信息于相关责任人,做到进度状态的精准把控。并通过数据分析,查看相对阶段任务完成率,为建设单位进度管控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4)施工质量管理 


通过BIM技术,利用协同管理平台与参建各方日常管理工作流程衔接,将现场施工质量问题提交平台,并推送相关责任人,做到质量问题可查询、问题整改可追踪、问题处理可闭环。并通过质量问题的分类与分析,查看项目累计质量问题类型和处理率,提高建设单位质量管控效率。



(5)施工安全管理 


本项目涉及PC吊装、大型机械作业、高于50米的幕墙安装、钢结构吊装等危大工程,按照“隐患当作事故处理”的原则,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控要求较高,利用BIM技术识别风险源,做好安全措施样板。同时,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对施工过程和专项作业分别设置不同安全等级,及时跟踪和监督处理,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管控。



(6)成本全过程控制


本项目借助BIM协同管理平台,将BIM模型与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有机结合,通过将BIM模型工程量统计与实际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各项统计差别平均控制在7%左右,对项目的成本投入进行动态监控:设计计价无缝对接,工程投资动态监控;设计图纸发生变更,工程造价同步调整;模型指导现场施工,降低项目资源浪费;模型关联工程进度,项目节点形象支付,实现工程项目的价值创造。



BIM技术应用效益及测算方法

BIM投入 

本项目采用建设单位主导,BIM顾问提供BIM技术全生命周期咨询,各参建单位共同参与的BIM应用模式。在项目应用层面,建设单位BIM投入398万元,同时在施工阶段,施工总包单位BIM单独投入费用为10万元,主要用于在施工阶段的BIM应用及配合。

BIM产出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全过程应用,上海临港产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建科咨询、同济设计院、上海建工五建、百通项目管理等各参建单位具体技术人员均参与BIM应用和实施,通过周例会协调、会后实时互动,整个项目BIM团队人员稳定,团队素质不断提高,整个项目主要参与BIM人员有20人左右,形成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技术能力扎实的团队组织,保障本项目BIM各项工作顺利。


通过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空间优化和方案比选,并尝试通过BIM模型导出机电平、 立、剖图纸,提高设计质量,节约沟通交流时间,加快建设单位决策效率,排除90%图纸错误,减少10%的现场施工返工。


装配式部分,通过PC构件碰撞分析,发现节点问题共计150余处,完成设计优化和管线综合优化,共计点位约242余处。 


综合效益 


整个项目实践的过程,需要各家单通力配合,协同工作,才能保证各家单位根据自身任务和目标,完成相应BIM应用工作。由于项目各阶段工作目标不同, BIM技术的应用方向和深度也各有特点:


  • 设计阶段,通过导则标准和信息框架的整体设计,创建能为项目和各方实施应 用的三维模型,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讨论、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设计阶段主要以 BIM 技术优化设计,辅助解决复杂的沟通协调工作。 


  • 施工阶段,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安全是最主要问题。通过 BIM 技术解决大量的 施工进度模拟和模型深化工作,以辅助参建各方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有效把控。同时,通过协同管理平台的项目流程管理、协同管理等功能对 BIM 成果进行共享和传递,保证各方信息一致性。 


  • 竣工阶段,通过竣工模型整合,对建造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提取,用以满足 项目运维需求。 


  • 运营阶段,通过添加设备信息及运行信息等形成运营模型,通过建立以空间和 设备为基础的集团化运营维护管控体系,可打通线上线下业务链,实现建筑单体内各子系统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相关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快速响应和联动控制,对园区楼宇进行远距离、数据化、高效化管理。


  BIM技术应用推广与思考 

BIM应用模式的推广 


经过本项目的试验,初步验证了“业主为主导、顾问为支撑、各方全参与”的BIM 应用模式的有效性。在该模式下,由建设单位从项目整体推进的角度提出BIM应用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由咨询顾问按照目标要求制定技术标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管理规范、任务分解以及过程管控,由参建各方根据标准和任务完成各家单位的工作内容,从“ BIM+项目管理”的角度将BIM技术的应用贴近工程实际,让BIM真正发挥其应用价值。 


在“业主为主导、顾问为支撑、各方全参与”的BIM应用模式下,各方的协同管理 和专业间的专业配合是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应用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建设管理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不利于项目的整理推进和BIM应用价值的体现。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基于BIM的协同管理平台,有效解决“BIM+项目管理”中的问题瓶颈,显著提高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效率。


BIM的应用展望 


1、“BIM+PC+IoT”的深度结合 


随着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的装配式工业园区的项目特点分析,可以将BIM、IoT、PC深度融合,结合协同管理平台对PC构件实施全产业链的信息化动态跟踪和管理,实现装配式建筑构件采购、生产加工、物流运输、物料堆场、现场吊装、进度管理、质量控制、返厂追踪的管理需求,达到精细化管控的阶段性目标,更有助于智能建造、精益管理、智慧运营远期目标的实现。 


2、“信息化+工业化+绿色化”三化融合建设管理新模式


本项目在开始之初全面策划项目在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方面与BIM技术结合的应用策划和信息策划,通过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全面实施,打通各阶段、各专业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有效信息交互应用。同时,通过对PC构件的全产业链管控,将管理模式得以落地实施,满足项目工业化、绿色化的全过程应用和管理要求,为后续类似项目的BIM技术应用和推广起到良好的示范效益。 


3、BIM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是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趋势,应思考如何与BIM技术相结合在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方面的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随着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应用,模型和属性数据的积累,逐步形成建设期和运维期的BIM模型库、构件/设施/设备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分析算法、数据挖掘算法等,可进一步为智能建造、精益管理、智慧运营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基础,用数据支持决策、用数据驱动管理。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