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推广路漫漫
平头男儿
2018年01月26日 22:15:15
来自于行见BIM
只看楼主

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2工程建设及运营行业内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论坛于5月24日正式召开。现场有多家开发商、建筑设计师和施工单位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在更要求建筑品质及开发高效率的情况下,如何实现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和价值。据了解,虽然BIM技术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但是已有万达等开发企业开始参与和使用。 BIM将为建筑开发添彩

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2工程建设及运营行业内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论坛于5月24日正式召开。现场有多家开发商、建筑设计师和施工单位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在更要求建筑品质及开发高效率的情况下,如何实现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和价值。据了解,虽然BIM技术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但是已有万达等开发企业开始参与和使用。
BIM将为建筑开发添彩
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实践,已经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顺应这一变革,研究如何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推广和应用BIM技术,以开创一条适合各自行业特点的发展道路,实现建筑相关技术的更新和变革,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也正是基于此,2012工程建设及运营行业内BIM应用论坛集合了各方意见与需求,以实现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技术衔接和价值挖掘。同济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项目运营部副主任陈继良介绍说,BIM是改变建筑业的革命,它贯穿于设计、采购、建造、运维各个环节,用三维技术实现可视化的模型,便于开发商对项目的整体把控,而这些数据也便于做参数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情况。
同时他解释了BIM的优势:精细化的设计能够纠正现在设计中的缺陷;准确化的算量能够控制项目造价和采购;虚拟化的建造减少了公司的返工率;智能化的运维为开发商节约了运行的成本。
新技术推广仍需行业共同努力
国外的BIM技术应用相对成熟,建筑基本都会要求用BIM,但该技术进入中国只有几年的时间。随着设计形态功能的复杂化要求,建造需要多工种协同,而且越来越多的业主需要分析指标和数字化的系统管理,因此一些与会专家认为,BIM在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上海毕埃慕(BIM)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林敏表示,目前BIM的普及推广仍有困难,开发商的需求不明确,交付时标准不明晰、法定审批程序缺失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这些也影响了开发商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这需要有专业的团队,从组织架构上为BIM运用提供保障,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BIM的运用价值,能够让开发商看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林敏也表示,目前市场短时间内出现众多BIM公司,行业鱼龙混杂,一些企业并不能真正给开发商带来价值,也给正在发展中的BIM重大的打击。BIM的技术需要更加成熟,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发展成为正循环,让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在建筑中使用这个技术,促进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
BIM技术可以改变建筑行业现有的管理方式,简化工程算量工作。因此很多人提出疑问:如果BIM模型能自动算量,算量咨询行业是否面临窘境?林敏则表示,数据对接会大大减少重复建模工作量,但无法替代咨询行业的专业工作,BIM能让算量效率更高,工程师可将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地方。“其实每一个阶段工作就像一颗珍珠,BIM的数据流动能将它们串起来,但无法相互替代。”

来源:中国建设报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