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桩静载荷试验常见4大难点及其解决措施
上海岩联
2019年05月07日 18:02:15
来自于地质勘察
只看楼主

对于行业来说,基桩静载荷试验相对比较成熟了,但有的检测朋友在一些细节和常见的问题上仍然把握不好,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今天岩联小编就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给各位朋友们一点帮助。 1.基准梁和基准桩位移问题 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控制:①想办法在堆载前提高支墩下地基土的密度,以减少基准桩受桩周地基的影响而产生竖向位移;②设计一种双管基准桩,外管与内管之间有一定空隙,工作时外管对内管不产生摩擦,基准梁就固定在内管上;③在不做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实验时应对基准梁的沉降进行观察,并按照相应的方向从桩顶沉降值中扣除,以此来控制基准梁和基准桩的位移,保证观测结果的一个准确性。

对于行业来说,基桩静载荷试验相对比较成熟了,但有的检测朋友在一些细节和常见的问题上仍然把握不好,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今天岩联小编就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给各位朋友们一点帮助。

QQ图片20180907134935.jpg

1.基准梁和基准桩位移问题

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控制:①想办法在堆载前提高支墩下地基土的密度,以减少基准桩受桩周地基的影响而产生竖向位移;②设计一种双管基准桩,外管与内管之间有一定空隙,工作时外管对内管不产生摩擦,基准梁就固定在内管上;③在不做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实验时应对基准梁的沉降进行观察,并按照相应的方向从桩顶沉降值中扣除,以此来控制基准梁和基准桩的位移,保证观测结果的一个准确性。

IMG_9298.JPG

2.实验装置问题

应该采用全自动试验装置进行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载荷试验的观测过程尤其是每级荷载的稳定过程需要按规定进行准确的记录,传统的人工加荷、人工观测的方法无法准确完成这一过程。采用全自动试验装置可大幅度提高试验成果的质量,尤其对于研究桩在荷载施加过程中的性状,提供了最值得信赖的数据。一般情况下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加载后的1~2小时内,在稳荷过程中发生的沉降只占一小部分,因此在加荷后的第1小时内,稳荷精度很重要,如果采用人工稳荷难度很大,而采用机器自动稳荷则很容易控制。

3.试验前主梁压实千斤顶的问题

基桩等静载荷试验工作中通常运用堆载法进行实验。在试验开始前,由于上部载荷完全加载到支承墩(桩)上,支承墩(桩)会产生下沉,如果不对试验加以处理,严重时会造成试验前主梁压实千斤顶等情况,就会影响Q—S曲线的形态,也就不能准确掌握桩顶的累计沉降量。

IMG_2164.JPG

4.卸载观测的重要性

卸载观测对于正确判断桩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非常重要,桩在荷载下的变形性状需要一次完整的加、卸载过程才能掌握。我们都知道桩的变形分:近似弹性→弹塑性→塑性。从沉降变形上是很难发现桩的弹性变形的,一根桩在荷载作用下,其变形处于哪个阶段,是弹性变形占主要还是塑性变形占主要,这就需要实施卸载实验。卸载获得的直接参数是回弹率,卸载曲线的形态也可部分反映出桩的承载性状。

以上4种基桩静载荷试验难点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碰到过,出现难题时,我们不能慌乱,要想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