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1
关注0粉丝0
全部 帖子 资料 课程
建筑与大树的比较研究 摘要:一栋建筑从开始决策直至拆除的整个过程是由决策过程、设计过程、建造过程、使用过程和拆除过程等子过程组成的。一方面,由于人类的积极影响,建筑形态在这个过程表现出像生命体那样的产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我们称其为“类似生命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类似生命现象的存在,我们在研究建筑过程时可以通过与真正生命现象的比较得出建筑所应具备的一些特质。笔者将建筑与大树在庇护人类生活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不同方式进行比较,以期对建筑所应具有的一些品质进行深层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 建筑文化 在原始人还没有学会建造房子之前,大树庇护着人类,人类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为生存而竞争)于大树之下;从构木为巢到建筑科技空前发达的今天,人类越来越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建筑产品,现代人可以舒舒服服地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现代建筑里而不再需要大树的直接庇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建筑已经取代了原始时期直接庇护人类的大树的位置而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庇护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的建筑起着同原始的大树同样的作用——庇护着现代人的生活。原始人生活在由大树组成的森林里,现代人生活在由建筑组成的“钢筋水泥的丛林”——城市中,两者有相当的可比性。可惜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建筑这个现代人生活的庇护者却似乎扮演着相反的角色,其“树”的含义已经变了许多:它可以为人类遮风避雨和阻挡烈日,却不能为人类提供清新的空气;它所产生的诸多建筑垃圾污染着整个环境;它所耗费的大量能源加重了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 建筑的这种状况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建筑所处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既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建筑已经取代了原始的大树而成为现代生活中人类生活的庇护者,那么,建筑也应该具有某些像大树一样的特点,人类在建构建筑的“类似生命”过程时应该向大树的真正生命过程学习,从与大树的比较中获得灵感来研究建筑应该具有的一些深层特征。
点击加载更多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