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人工生物浮岛一体化净化系统
KIC人工生物浮岛一体化净化系统将生物带固定在湖底或河底的支架上,可以较好地完成下层和底层的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并且对底泥中的污染物也有一定的降解效果,但是由于生物带是被固定在湖底或河底的,位置的调节很不方便。KIC人工生物浮岛一体化净化系统集合了人工浮岛和生物带的优点,结构如图1所示。KIC人工生物浮岛一体化净化系统,可以像人工浮岛那样漂浮在水面上,人为的固定位置并不干扰航运。生物带部分不再被固定在水底而是固定在生物岛上,可以随人工浮岛的漂移来很快完成下部水层中污染物的去除。图1 KIC人工生物浮岛剖面图由于人工浮岛和生物带的结合,整个KIC人工生物浮岛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微生物、原生动物、小型浮游动物、甚至一些小型动物。根据生态位原理,系统生物密度的大大增加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完善,使得该技术对污染物的去
生物浮岛净水技术进行水环境修复
现在,生物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或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观要求的湖泊、河道等封闭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生态技术对河道湖泊进行水质恢复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生态途径,目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生态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湿地、生物浮岛,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城镇河道、湖泊由于空间和水位变化的限制,湿地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人工生物浮岛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维护管理方便。 水生植物在生物浮岛上的应用 水生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五种类型。其中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其生产力可以超过陆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富集N、P 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介绍日本的湿地净化技术——人工浮岛(AFI)
“浮岛” 原本是指由于泥碳层向上浮起作用,使湖岸的植物一部分被切断,漂浮在水面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这里介绍的浮岛是一种象筏子似的人工浮体,在这个人工浮体上栽培一些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放在水里。它的主要机能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水质净化;2.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生息空间;3. 改善景观; 4.消波效果对岸边构成保护作用。 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在这里讲的生态工学(Ecological engineering )或Ecotechnology的概念最早是由W.J.Mitsch和S.J.Jorgensen提出来的,他俩给生态工学下的定义是 “We define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technology as the design of human society with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benefit of both (Mitsch , 1988)。作为水边的环境保护技术——人工浮岛,20年前是由德国的BESTM
宁夏运用“地埋式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技术”
日前,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负责的宁夏首个农村环境整治专项水处理示范项目——“平罗县渠口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完成施工建设和设备安装,试水调试后,9月中旬将投入使用。长期以来,宁夏农村生活污水大部分随意排放,污染了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一直是制约农村环境改善的一大难点。为寻求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今年初,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结合宁夏实际,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上开展积极有益的探索,选择平罗县渠口乡作为试点,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环科院为技术依托,采用“地埋式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该技术采用“人工湿地”生态床的净化机理,将住户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道集中收集进入地埋式一体化设备,经厌氧生物预处理、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后,经中间水池提升进入“人工湿地”生态床,通过“人工湿地”生态床上附着的微生物菌群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吸收和分解,同时利用生态床上种植的植物根系吸收氮、磷等。处理达标的污水自流到蓄水池,用于农田灌溉,从而达到治理污染,改善水环境,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