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能反渗透膜清洗手册
反渗透膜清洗方案1 反渗透膜元件的污染与清洗 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反渗透膜元件会受到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或难溶盐的污染,这些污染中最常见的是碳酸钙沉淀、硫酸钙沉淀、金属(铁、锰、铜、镍、铝等)氧化物沉淀、硅沉积物、无机或有机沉积混合物、NOM天然有机物质、合成有机物(如:阻垢剂/分散剂,阳离子聚合电解质)、微生物 (藻类、霉菌、真菌)等污染。污染性质和污染速度取决于各种因素,如给水水质和系统回收率。通常污染是渐进发展的,如不尽早控制,污染将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损坏膜元件。当膜元件确证已被污染,或是在长期停机之前,或是作为定期日常维护,建议对膜元件进行清洗。 当反渗透系统(或装置)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进行化学清洗或物理冲洗:在正常给水压力下,产水量较正常值下降10~15%;为维持正常的产水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10~15%;产水水质降低10~15%,透盐率增加10~15%;给水压力增加10~15%;系统各段之间压差明显增加。
关于反渗透膜的奇怪问题
我公司的反渗透膜在经过清洗之后有一个奇怪现象,具体如下:进水电导在1010左右,出水电导在45-48之间(清洗之前在40以内),出水硬度在0.22毫摩/毫升(清洗之前在0.1左右)。我公司的膜排列方式为前5后3,共48只膜。我对每只膜壳进行测试,发现有三只膜壳出水硬度不正常,分别是第一段第二只,第二段第一只和第二只,硬度分别为7.2、0.96、0.87毫摩/毫升。尤其是第一段第二只膜壳,出水硬度7.2,接近进水硬度(化验多次)。按照以往的经验,怀疑是膜之间连接处密封圈泄漏,但是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出水电导没有象以往出现大幅度增加(照以往,当有泄漏时,纯水总电导在100-200或更高,但这次出水电导在40-50之间),这给我们判断造成困难。我又对出现问题的膜壳进行化验,第一段第二只膜壳出水电导接近进水,第二段第一只和第二只出水电导高于总出水电导。为了排除膜壳之间泄漏的问题,我们对膜进行解体,重新安装,开车运行后问题没有改变。我们对此现象无法做出正确判断,请各位专家给与帮忙解决,不胜感激!
反渗透膜的一般清理方法
反渗透系统最终是需要进行清洗的,在你的RO系统表现出污染的倾向、长时间停运之前、或按计划进行常规保养时,建议你清洗RO系统。当出现下列污染特征(标准化后产水量下降10~15%,标准化后产水水质下降10~15%,或者给水与浓水间的压降增加10~15%)时,表明你的RO系统需要清洗了。 由于RO系统出现污垢而需要清洗的频率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习惯上可接受的清洗频率是3~12个月一次。如果每个月你不得不清洗一次以上,你就应该改善RO的预处理系统,调整RO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果每1~3个月需要清洗一次,则需要在提高当前设备的运行水平上做工作,但是否需要改进预处理系统较难判断。 在RO设计中通常会忽视使用RO产品水冲洗系统中的污垢,采用该法可减少RO的清洗次数。在设备停运期间用产品水浸泡RO膜组件有助于溶解垢和松散沉积物,因此降低化学清洗频度。 污垢地点不同所需要清洗掉的污垢物也不同,但往往存在的污染物不止一种,因此使问题复杂化,常见的污染物种类有: • 碳酸钙垢 • 硫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