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
1 上海市供水概况 城市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水的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海城市供水从“九五”时期的“在发展中提高”转向“十五”时期的“在提高中发展 ”,发展目标从水量的增长转向提高水质和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对外服务从保证供给转向优质服务。 1.1 供水系统概况 1.1.1 水源水质特征 上海地处长江、太湖两大流域下游,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水资源决量并不缺乏。但由于目前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水环境质量还不能满足要求,被国家列为水质型缺水的城市。上海市河流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各骨干河流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耗氧量(CODMn)和生化需氧量(BOD5)。占上海市原水总量76.3%的黄浦江原水基本为Ⅳ类水体,占上海市原水总量23.7%的长江原水基本为Ⅱ—Ⅲ类水体。 黄浦江原水的水质特征是溶解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占多数,就全年平均值而言,分子量小于1000的DOC为45%,UV254为44%,黄浦江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
低浊度控制与饮用水安全浅议
低浊度控制与饮用水安全浅议查人光徐兵(嘉兴市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摘要国外研究及实践表明,浊度≤0.1NTU 是微生物学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国内在推广“直饮水”工程时,借鉴这一成果。就此提出,为提高工程运行及管理可行性,应充分研究低浊度检测监控存在的问题。建议综合考虑原水、制水设施、监测手段、管理水平,并作充分经济技术比较,力争新建给水厂出水浊度≤0.1NTU,老水厂出水浊度≤0.3NTU,并引入O3—BAC深度处理技术等新工艺,建立多级屏障,以确保水质安全。关键词浊度检测低浊度净水工艺优化水质安全1 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高速推进,目前不少城市提出了城市供水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目标,力争在一定期限内,使城市自来水达到直接饮用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必须对城市供水微生物致病风险加以高度重视,保证城市供水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的充分消毒灭活。目前我国供水行业普遍以加氯消毒为主,其杀灭致病原生动物如贾第虫、隐孢子虫需较高的GT值(分别为300-360mg/(min.L)和7.7×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