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师是怎样炼成的?
设计师是怎样炼成的--樊胜山 很多人都羡慕室内设计师这个职位,而且室内设计这个职位也是很多人去追求的,这并不是单单因为设计师职位的高端与高薪,更重要的是成为一名设计师要走过的路是很漫长的。而且这些都是人一生的财富。在成为设计师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历六个坎坷,让我们以六个年级来标明他们。当然有些天才同学是不需要经历这六个年级的,一生下来就是设计师,不过这些人极少,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好了,设计师学校开学了,第一个年级主要学习的是设计理论,要想成为设计师必须要学习设计的一些经典的理论知识,包括三大构成,形式美法则,室内设计风格学习等等,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你才能跨入下一个年级,但是这些东西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有些同学想学这些东西的时候,学校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所以他们只能在实战中去学习这些理论。他们
做一个优秀室内设计师的必要修养
在国外,实际是没有“室内设计师”这个名词的,也没有哪个国家专门有这样的政府管辖部门.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从方案到实际施工,从建筑整体到室内装修,都是以建筑设计师与项目经理共同配合完成的。 而国外的建筑设计师的培养教育,除了包括必要的建筑理论基础,也涵盖了大量的艺术理论修养,人文理论修养等一系列繁杂的学习。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的不断更新换代,建筑师对我们所生活的周边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有了从文艺复兴时代到现代新概念主义设计风格的多样化演变。纵观国内,在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历史情况下,最早兴起的建筑设计师是为了满足五,六,七十年代的对国家大规模建设政治和局部经济需要。是急速的,不健全的一种发展过程。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人们尚且为温饱而奔波,更徨论对空间生活艺术的需求了。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发展到逐步意识到建筑与室内艺术的综合平衡性,“室内设计”这个名词象雨后春笋般在中国传播。很多大学也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上的考虑,“室内设计学习班”也在全国遍地开花了。(可叹建筑设计部门未能抓住这些机遇,国家也尚未发展到建
当室内设计师成为一种尴尬
《南方都市报》的一个朋友要老火写一个有关室内设计师的专题评论,我想这个话题是很尴尬的,因为中国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室内设计师"这个职业。即使在1999年的《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表》中对于室内设计也只用了"室内装饰设计人员"概括了事。所以如果你很不幸地和我一样进了环艺专业而且混进这一行,那你只能和我一样对此感到尴尬。我不知道装饰行业发展了多长时间,反正80年代时,装饰行业叫新兴行业,到了现在21世纪,还叫新兴行业。也就是因为它是新兴的,所以一切就变得很好理解了。因为它是新兴的,所以你进这一行要评职称,只能在"工艺美术师"或者"建筑师"这两个跟室内设计没有关系的名称中选一个;因为它是新兴的,所以你要承受着没有底薪、没有设计费,只能依赖收取提成的悲惨生活。除了一部分从事公装工程的设计同行外,大部分的从业人员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与其说自称室内设计师,我觉得叫包工头更好听点,因为包工头的名声比设计师好多了,它象征着你过着腰缠万贯、醉生梦死的生活。也可以称自己是装修佬或者泥水佬,因为它至少表示你还有一技傍身。而称自己是室内设计师,那只能表明你自己是一个毫无生活保障的人,严格点说是一个连自己
设计师眼里的家居室内设计
设计师眼里的家居室内设计常有人问“家装设计”与“公装设计”有何异同?其实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它们同属室内设计的内容,由于家装设计完成的周期短,设计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印证自己的想法,还可以直接地参与分享业主入住新居的喜悦,所以,许多设计师乐于投身到这个庞大的家居设计市场中去。 从业多年,想谈一谈对现时国内家居设计的一些看法与体会。希望对正在准备装修的业主或者正在做着家居室内设计的设计师有点启发作用。 1、样板间与实际家居的距离 它们最大的差别是:一个是供展示的空间,一个是供实际使用的空间。当然,目前逐渐有着样板间从展示向实用过渡的倾向,但在大多数时候样板间的终极目的是帮助发展商去打动消费者,以促进楼盘的销售。为了在短时间内给参观者留下较深的印象,往往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法来刺激购买欲望,所以空间计划更是追求一次性达到的成品,空间内各元素之间互相关联搭配,多一分,少一分,都会削弱其整体的戏剧效果。而实际的家居,更多的是强调实用及舒适,并由业主个性填充主导空间,并会随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对之进行增减变化,有着更大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