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有关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的技术问题
探讨有关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的技术问题近年来,智能建筑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们追求安全、舒适、便捷需求的鲜明特点,在社会上广受关注和欢迎。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差,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也出现过一些曲折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影响了智能功能和效益的正常发挥。本文将通过作者几年来从事智能建筑行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提供一些处理问题的做法和观点,供各位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借鉴。一、切莫贪大求全,但求专、精、经济实用 作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配套专业,智能化系统工程同样受到技术、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专业特点与使用需求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管理和经营要求、工程投资能力等因素,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保证主要功能,选择适用的各个专业子系统、系统集成程度、标准等级和经济规模。 例如,智能型办公大厦就要突显其办公自动化、通信网络化等方面功能定位。大型公共建筑(例如会展中心、图书馆)就要突出专业服务功能和业务管理设施等,技术环境和水平的提升。又如,视频点播(VOD)系统在旅馆、酒店行业较为常见和实用,而在其他服
ANSYS在建筑工程设计实例
本文以####为研究对象,该楼地上46层,地下4层,地面以上高度156.4m。结构转换层设置在地面以上七层顶,九层顶开始分塔,三十七层到四十四层为高位刚接连廊结构。转换层的结构布置如图2.1(a)所示,其中转换层净高为3.1m,转换梁高度为2.4m。标准层的结构布置如图2.1(b)所示,标准层层高为3m,楼板厚为100mm~200mm,其中转换层上第一层楼板厚度均增加到200mm以上。结构模型一到七层层高在4.5m到5.5m;框支柱的截面尺寸为1200mm×1200mm,转换层(包括转换层)以下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转换层以上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该建筑结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转换层处于第七层,属于高位转换结构,刚接连廊处于第37层以上,属于高位连廊结构,总高度为156.4m,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该建筑有总高度、高位转换、高位连廊,三项超限。(2)在○3-○4轴线上,转换梁和上部剪力墙严重偏心,上不对齐。而普通软件对于梁只用线单元,这在模型建模时需要做部分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