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及其问题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及其问题 2005-10-28 电脑及其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IT)走向智能建筑,从而走进千家万户。美国智能建筑协会(AIBI)定义"智能建筑"的概念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高舒适性的大楼。"智能小区"是在智能化大楼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小区建筑群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内在关联)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舒适、便利以及安全的居住环境。建设部已将智能化示范小区列入国家重点的发展方向。智能小区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不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建成了一大批智能型住宅小区,而且正快速向内地辐射发展。我认为智能建筑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设施的高功能大楼,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先进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良好的通信设施及充足的通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以下优点。1.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的通知
关于举办“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的通知 2008-11-01 培训中心[2008]133号 各有关企业单位、科研院所: 建筑智能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计算机技术、弱电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密切结合的结晶。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以建筑环境和系统集成为平台,主要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传输网络基础通道,由各种弱电技术与建筑环境的各种设施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形成各个子系统,从而构成了符合智能建筑功能等方面要求的建筑环境。为了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工程技术人才信息化知识更新计划”,加快培养既有技术又懂管理的建筑智能化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将于今年12月初在北京市举办“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培训内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各主要子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的组成、原理、功能、设计、施工、调试。
关于举办“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的通知
关于举办“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的通知 2008-11-01 培训中心[2008]133号 各有关企业单位、科研院所: 建筑智能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计算机技术、弱电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密切结合的结晶。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以建筑环境和系统集成为平台,主要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传输网络基础通道,由各种弱电技术与建筑环境的各种设施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形成各个子系统,从而构成了符合智能建筑功能等方面要求的建筑环境。为了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工程技术人才信息化知识更新计划”,加快培养既有技术又懂管理的建筑智能化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将于今年12月初在北京市举办“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培训内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各主要子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的组成、原理、功能、设计、施工、调试。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EMC设计
1、概述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建筑对自动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微电子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一个大楼内的各类机房也愈来愈多,各机房、各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EMC)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智能建筑环境存在着大量的电气干扰源,如大型的变配电设备、电梯机房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的启/停信号和雷电干扰等,电力设备的电位异常与谐波干扰,电动工具的电火花,都会影响通信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工作。 弱电系统在运行中会受到电磁幅射、电磁脉冲、地电位异常、雷电冲击、静电感应、电弧、强负荷电流冲击、电源谐波、高频电噪声等等有害干扰,常常由于抗干扰措施不当,轻则使设备的工作可靠性降低,产生误码、错码、误动作、系统数据丢失,重则使系统处于死机、故障和瘫痪的状态。 凡此种种都是常见的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电子设备相互干扰而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即如何使在同一电磁环境下工作的各种电子设备、电子系统都能互不于扰地正常工作,达到兼容状态,这就要看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 2、建筑物内电磁干扰分析: 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
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设计分析
众所周知,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涉及面较广、技术要求也较高。因此,设计人员应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做好设计准备工作,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设计分析 一、弱电智能化的内涵弱电相对于强电主要指的是国家电网管控范围内的安全电压,以及低电压电能,具体标准通常为:直流电低于24V,交流电则要小于36V。随着现代智能技术的发展,弱电也在逐渐走向智能化、先进化,具体包括:通讯自动化、建筑自动化、消防自动化以及安保自动化等。实际应用于建筑工程系统包括:消防系统、通讯系统等。弱电智能化是现代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能够逐步推进建筑工程电气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提高建筑工程运行的智能化水平。二、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设计与应用1、弱电智能化需求调查。弱电智能化建设无法一步到位,需要一个具体、系统的过程,需要根据建筑物特点、功能、客观需要、资金投入等来逐步建设落实。实际的弱电智能化建设前,应该做好调查,分析整个电力系统内在需求,这其
再探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
再探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 2005-8-12 陈嘉伟 一、概 述 首先应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不是智能建筑的目的,而是实现智能建筑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它服务于智能建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是为集成而集成,不是为"卖点"而集成。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元器件及回路数的急速增加,为解决相互间的关联性与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的矛盾,提出了集成概念并实现了CIMS集成制造系统,我所探讨的集成应局限在建筑弱电范畴。在建筑工程中,将电力、照明用电定义为强电,将电视、电话、安防、消防、报警等用电称弱电。智能建筑中的BAS、OAS、CNS更是典型的弱电系统,这些系统又包含诸多子系统,我们要探讨的弱电系统集成正是在这个范畴之中。 智能建筑中弱电智能化系统大体可归纳为二个方面:也即是二个集成平台,一个是控制网络平台;一个是通信网络平台。所以把弱电系统集成可归纳为:建筑物内设备的控制集成和建筑物内信息集成及二者的大集成IBMS。IBMS集成是指通过相似或兼容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