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铁路客运站房电气设计技术的思考
1 建筑概况 某特大型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16000人。总建筑控制规模79945平米,不包含地下城市通廊部分8995m2,高架内预留商业面积部分10381m2;建筑层数:北站房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局部设置夹层;高架二层,局部设置夹层;建筑高度:站房最高点女儿墙顶檐口标高40.8m;主空间(候车大厅)南北长352m,东西长最大处200m,吊顶净空27.2m。 2 设计依据 项目除了执行民用建筑中常用的如JGJ16-2008、GB/50034-2004、GB50016-2006等规范,另需执行的规范及文件还有还有: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2007(2011修订版);
关于港口站房有哪些设计要点?
港口站房有哪些设计要点? (1)所有客运用房、驻站单位用房以及与客运有关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在站房主体建筑内。以保证各功能联系紧密、流线短捷。 (2)候船厅、售票厅、行包房宜横向并列组合,以保证三者都有单独出入口面向站前广场,并以宽大外廊将三个出入口连接成整体,以便为旅客提供交通和等候服务。 (3)合理组织候船厅的平面布局,将特殊旅客(母婴、团体军人等)的候船室分别设置在最接近码头的地方。所有候船厅都要合理考虑各自单独设检票口的位置。 (4)二等舱候船室要独立设置,并设置能从站前广场直达码头的通路。 (5)售票厅宜单设,以邻近候船厅和行李托运厅。大型售票厅入口附近宜设问讯处。售票室需面对售票厅主要出入口。 (6)行包房的位置应结合总体流线及旅客托取行包顺序,尽量减少与其他流线交叉和干扰,并方便旅客托取和装卸。行包仓库应结合行包流线和托取作业的位置合理布置,力求运输短捷,并与码头联系方
BIM在铁路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本文在针对铁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了提出将BIM技术应用到铁路设计中的设想和规划。完全实现铁路行业的BIM设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铁路设计各专业的通力配合与共同创造,它的实现不仅仅是带来一次设计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将促使铁路施工和运营方式的一次转型,对整个铁路行业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1.推广BIM的必要性 根据铁道部2008年调整颁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所以,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铁路建设都将处于一个高峰期。作为铁路建设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工作,铁路设计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铁路建设成果的质量,其影响效应贯穿铁路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也是促进铁路行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及环境友好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如何在确保铁路设计质量的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设计效率,促进铁路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铁路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铁路设计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