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借鉴模式
为提高中小学校校舍的综合防灾能力及抗震能力,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陆续启动。地区政府将统一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使其达到抗8度地震高烈度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 据介绍,目前北京绝大多数中小学校舍为10层以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北京八九十年代建造的住宅楼多属此类结构。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选择方案、技术方案为诸多住宅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提供了借鉴。对于达不到抗震鉴定要求的居民建筑,更应重视加固方法的选择。 “框架结构应优先采取加强楼、屋盖整体性,同时增设抗震墙、抗震支撑等抗侧力构件的措施,增强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或有效降低结构整体地震作用。”周炳章指出,加固后的结构应避免形成短柱或强梁弱柱。 汶川地震中,多层框架结构出现了大量的强梁弱柱和首层倒塌的破坏模式。为避免重蹈覆辙,建筑改造中强柱弱梁模式是保证框架结构大震不倒的最基本要求。按其常规方法设计,此结构框架柱的承载能力需要提高2~3倍才可能实现强柱弱梁。因此,对现有的多层框架结构,应从根本上提高其抗震能力,增设剪力墙或消能支撑,并提高框架柱承载力,控制框架梁承载力。 同时,钢筋混凝土结
建筑物结构加固主要原因
分类 损坏原因 损坏现象材料因素 水泥质量不合格或选择不当 1. 水化热过大引起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2.含碱量过大遇膨胀性集料发生反应膨胀 砂、石质量不佳 1. 泥量高,引起强度不足2. 海砂含盐量高引起钢锈3.硬性集料引起膨胀损坏设计因素 安全度不足,对环境作用估计不足 1. 超过设计载荷使结构开裂或变形2. 意外载荷作用而破坏,如雪载荷、灰尘载荷3. 设计中出现错误使用因素 1.经过一定使用期后,由于技术改造, 需要增加结构荷载或扩大柱 网,改变结构使用功能;2.遭受水灾、风灾、火灾及地震等灾害,使结构构件遭到破坏;3.地基不均匀沉降;既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 施工因素 配料不准,搅拌不匀 1. 混凝土强度不足2. 匀质性差 浇灌振捣不实或间隔时间太长,留有施工缝 1. 混凝土不密实、蜂窝、孔洞2. 沿施工缝渗水 保养不好 1. 初期养护不好而干裂或表面失水疏松2. 早期受冻 配筋偏差 1. 钢筋位置不当,承载力下降2. 保护层不足 模板变形或漏浆 1. 构件表面有麻面2. 结构尺寸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