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景观设计的困惑与心声
21世纪的上海,绿地越来越大,新的植物材料层出不穷,风格各异的公园不断增加,上海园林不再是老面孔,老样式。在感到自豪和高兴之余,也有些困惑,为此而担忧。 困惑之一:“生态冠名何其多” 凡新建一处绿地均冠以“生态” 两字,而其设计的手法和内容却与真正的生态含义风马牛不及,生态园林只是口号。有不少设计组织者和设计执笔者对小区绿化设计的基本章法也不掌握,甚至都不知道上海绿化管理局和上海住宅发展局颁发的“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 。有些开发商和设计者在策划着他们的花园如何有特色,如何美丽的同时却不知道环境建设有生态要求,并且已制定了标准和规范。例如号称是生态园林居住区,却在住宅南边种植了常绿乔木。乔木四周又种植了许多不利于乔木生长的地被。整个小区绿色少,硬地多,植物阴性和阳性的种植位置错乱;违背“以人为本” “植物相生” 的原则。这些粗滥的作品怎么能冠以“生态” 呢?! 困惑之二:似曾相识抄袭多 眼下正实行着设计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设计文本已做到了百家争鸣,各显其长。文本的制作越来越精致,硬封面上有的
对上海住宅景观设计心声
对上海住宅景观设计心声呼吁一:生命的绿色 我们必须克服“叫生态,不懂生态”的现象。不能错把绿化生态住宅等同于高档住宅或大片绿化。生态可简单理解为:关系与共存。自然界有动物群落、植物群落、人类群落。这三者之间应该具有良好的互补关系。彼此依赖,相互推进,由此形成良性循环链,达到可持续发展。 生态住宅的环境建设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和创造自然,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达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晋·陶渊明)的境界。何能心远?健康、宁静的环境使居者心情如同生活在偏远的乡间。因而,生态小区必须达到四个主要特征:舒适、健康、高效、美观。 绿色生态住宅建设不意味着高成本,也不应该是富人的专利,是一种适合大众化的设计理念。针对不同的气候、地域文化、材料、方法、形势、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居住小区的生态园林设计,必须处理好三者关系:①植物与居住人的关系——以人为本;②植物与建筑物关系——生态要求;③植物与植物群落搭配关系——生态要求;④植物与地形关系——创造生境。
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研究
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研究 住宅小区是离人们日常生活最近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特殊商品。像其他社会商品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也需要更新与换代,从最初的仅仅满足人们生存居住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成为集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产品。同时由于社会生活快速的发展起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景观观念的出现和景观建设在小区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后,住宅建设发展的一个耀眼亮点,就是“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健康住宅”理念的兴起。市场如何供给一个健康、舒适、美丽的生态家园,成为开发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的热门话题。“天人合一”这个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命题,又重新被强调地提出来了。这里所谓的“天”,无疑是指“大自然”“、自然界”“,自然”与“人为”是相通和统一的。住宅建设中的“天人合一”就是要求达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以人为本”的问题被强调地提出来,其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小区建设必须围绕“人”这个主体,一切实施举措都要为人的健康、舒适着想,为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
住宅景观设计的环保与节能 别让景观变摆设
住宅景观设计——养护费用高还有安全隐患 小区景观池关闭多成摆设 喷水池、景观池,这些原本只能在公园里欣赏到的美景,如今已在不少小区“安家”,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成为一道令人倍感清凉的风景线。然而,不少居民发现,小区里的这些景观不知何时已成为摆设,水也成了死水,甚至漂浮着落叶垃圾……这两日,记者根据居民的反映,走访了几个小区,发现这些景观成了“鸡肋”——要启用,问题多多;索性关闭,却又引来一些居民的质疑声。 住宅景观设计——小区景观池成了积水池 在莲花花园,记者看到中庭旁有条小河道,不过没有潺潺水流,只是因为这几天下了雨,河道底部有些许积水与花瓣碎片。一位带着孩子在中庭玩耍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个景观河道已经干涸很久了。“当年我们买这里的房子,多少也是看中小区的这些景观,现在都成摆设了,挺可惜的。”另一位居民说。 卧龙晓城在中庭有个瀑布流水景观池,不过,不见喷水,池子里倒是有不少积水,池中长了许多青苔,不少落叶没有清理。在高林居住区,由于喷水景观池位于小区超市对面,有不少居民带着小孩在附近玩耍。喷水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