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峰:石柱古城坝老城风水不如现在县城狮子坝
历史的空间
2019年03月01日 10:14:50
只看楼主

文/陈益峰     石柱悦崃镇的古城坝(明朝洪武之前做过石柱的县城252年)的格局,与石柱现在县城狮子坝的地名和地形是一一对应的。     南宾镇狮子坝有后河,古城坝有后桥河;     狮子坝有关门崖,古城坝有观音崖; 悦崃镇的古城坝五龙四水的平面格局

文/陈益峰

    石柱悦崃镇的古城坝(明朝洪武之前做过石柱的县城252年)的格局,与石柱现在县城狮子坝的地名和地形是一一对应的。

    南宾镇狮子坝有后河,古城坝有后桥河;

    狮子坝有关门崖,古城坝有观音崖;

1.jpg

悦崃镇的古城坝五龙四水的平面格局

    古城坝与狮子坝都是右水倒左,穴前大环保,东方来水,西南出水。

    狮子坝龙河下游有中坝,大约在太白崖西侧,古城坝悦崃河下游有陈家坝。

    但是古城坝地理地形,远不如石柱狮子坝(现在县城所在的南宾镇)。古城坝脉气不旺,不符合州府城市的地形要求。

2.jpg

石柱现在县城狮子坝鸟瞰

    (1)、狮子坝的龙河水大河宽

    龙脉结作,山龙逾高,其气逾厚。水逾深,其气逾大。土薄则气微,水浅则气弱。古城坝的悦崃河为石柱龙河的上游支流而已,水浅量小,枯水期一般人都可以随意踩水而过,犹如溪水而已,龙气不强。而狮子坝的龙河,为七曜山与方斗山两大山系之间的众水汇聚的下游大河,就是枯水期,必须划船才可度过。

3.jpg

    狮子坝的祖山——龙骨寨为龙脉上的巨石蹦出

    (2)、狮子坝的祖山——龙骨寨更加尊贵

    古城坝和狮子坝,虽然都是七曜山来龙。古城坝来龙之大风堡,虽然巍峨高耸,但是没有狮子坝的后龙奇特。石柱狮子坝的后龙为龙骨寨巨石,来龙身上有巨石,说明龙气非常兴旺。龙骨寨巨石为一块整的石头,在龙脊背上,高度约五六十米,长度近一百米。太祖山为一方最尊,故曰尊星,其高广富厚而福气斯丰,惟其耸拔清奇而秀气必毓。龙脉经龙骨寨后起顶,开大帐,发四脉,其中最东面的脉结穴狮子坝。

4.jpg

悦崃镇的古城坝现状鸟瞰

    (3)狮子坝的土更重

    同时当年宣抚使考虑迁址时候,还采用了土壤称重的方式。同时取一升的土壤,南宾镇的狮子坝的土,比古城坝的土要重二两。古代的地理学说,在选址时候,还常用辨土和称土法。

    (a)、辨土法

    在古代,选择建筑的基地后,为慎重起见,要开挖探井验土,这个探井就称为金井,相当于现在地质勘探中常用的探槽。土以土细而不松,油润而不燥,鲜明而不暗为佳,深浅度数,随地酌定,见浮土已尽,土色已变,或五色咸备,或红黄滋润,便认为是得到地气,这是风水中的 辨土法。

    《相宅经纂》卷三阳基辨土法记载:

    于基址中掘地,周围阔一尺二寸,深亦如之,将原土筛细,复还坑内以平满为度,不可按实,过一夜,次早起看,若气旺,则土拱起,气衰,则凹而凶。

    (b)、称土法

    考虑到土壤结构对建筑的承载力,地理师傅还总结出了 称土法,以此来推断土壤的密实性和地基承载力。《相宅经纂》卷三称土法记载:

    取土一块,四面方一寸称之,重九两以上为吉地,五、七两为中吉,三、四两凶地。或用斗量土,土击碎量平斗口,称之,每斗以十斤为上等,八九斤中等,七八斤下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滚滚历史长河中,大地作为都城,中地作为州府,小地作为场镇,这是宇宙的定数,这是山川的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古城坝终究龙脉不旺,水脉不足,气数不够,而被历史抛弃,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一界州府沦为乡村小地,实为可惜,可叹。

免费打赏
清风疏竹
2019年03月08日 08:07:56
2楼
太深奥了,努力学习中,长知识啊,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