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把竹子画成红色?原因很简单!
易从sf
易从sf Lv.2
2018年11月28日 17:10:11
来自于智能家居
只看楼主

中国绘画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越来越多地参预绘事,绘画与文学逐渐合为一体。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和象征人生美德的梅、菊、竹、兰“四君子”也成为绘画的主题。苏轼正是那时文人兼画家的代表,也是朱竹的创始人。 【收藏力荐】李传波最新红竹画《咏竹》【作品来源:易从网】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书法超妙,意趣清新,故其画一经着笔,便入神品。他生平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的墨竹技法,自称是从表亲文同那里学来的。苏轼又和北宋名家王诜、李公麟、米芾交好,其画多得名家指点。

中国绘画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越来越多地参预绘事,绘画与文学逐渐合为一体。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和象征人生美德的梅、菊、竹、兰“四君子”也成为绘画的主题。苏轼正是那时文人兼画家的代表,也是朱竹的创始人。


【收藏力荐】李传波最新红竹画《咏竹》【作品来源:易从网】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书法超妙,意趣清新,故其画一经着笔,便入神品。他生平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的墨竹技法,自称是从表亲文同那里学来的。苏轼又和北宋名家王诜、李公麟、米芾交好,其画多得名家指点。


斗方竹子画

李传波新品红竹画《石竹咏一首》【作品来源:易从网】

苏轼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后来人家问他: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苏轼答曰:“世间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何尝不可以用朱画!”据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自然也被尊为朱竹鼻祖。


步步高升竹子图 李传波红竹画《唐·李涉

葺夷陵幽居》【作品来源:易从网】

在当代,擅长红竹的画家依然不在少数,李传波便是其中一位。

李传波,1961年出生于山东曹州,号东山墨人,1990-1998年曾拜师于爱新觉罗启功先生门下。现任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影视研修学院客座教授,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国窖1573品牌战略顾问,北京轩易德书画院副院长。


李传波红竹画《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作品来源:易从网】

传波先生笔下的竹,风韵超然,首先得之于喜竹爱竹。他认为竹子坚强:不管风吹雨打还是严寒烈日,都是身板挺直,青青郁郁;竹子“虚心”:不论山野巨竹还是房前青枝,都是空心如一,从不妄自尊大;竹子有“节”:经得起磨难不“变节”。


李传波四尺竖幅红竹画《野竹·吴镇》【作品来源:易从网】

以诗入画,展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也是竹子画的一大特点。此幅《野竹吴镇》为李传波精心之作。画面中,几方山石,以中锋运笔,淡墨勾勒,少许横皴或淡擦,而神韵具足。新竹成竹穿插得势,用笔遒劲峻拔,或长或短,或疏或密,或浓或淡。做到长短有殊,疏密有致,浓淡相映,妙趣横生,顾盼生情中隐约透漏着倔强文人的性格。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红竹画《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作品来源:易从网】

此幅作品,作者于画面左侧空白处题有题画诗一首。全图左书右画,构图清馨疏朗,气势俊迈,风神肃散。在诗与书、书与画,画与诗的交相辉映中,沁透着作者的人格品质,凝结成的精神的韵律流淌于兰、竹、石之间,将“诗书画”完美结合为一体。

总之,李传波笔下的竹子既师古人、师造化,又不拘泥传统;既师法度、师俗规,又求奇求变,独辟传统画作技艺。法度严谨,疏密有致。他用一支画笔,画出了竹子的质感和动势,向人们展示竹之精神。从梢至根,或从根至梢,虽一笔笔、一节节画出,竹竿却笔意贯穿、脉络相连。高下欹斜,转侧俯仰均在快慢疾迟的行笔中,在浓淡深浅的运墨间自然得之。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