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小城苏州,有一座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宅,本名“嘉园”。嘉园的旧主是民国“颜料大王”贝润生,也许他的侄孙我们更熟悉,正是设计了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 嘉园始建于乾隆年间,占地面积3200㎡,几乎囊括了整个老城区的中心。经过了几十年的荒废,老宅几易其主。不仅做过钱币博物馆,五年前还被一家公司租下来办公。去年共享公寓项目启动,嘉园又摇身一变,成了“苏州有熊公寓”。“有熊”是上古黄帝的一个部落,项目的理念也是满足现代化居住需求的同时,保留老宅原有的精神风韵。只是这次的改造交给了一位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这个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江南小城苏州,有一座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宅,本名“嘉园”。嘉园的旧主是民国“颜料大王”贝润生,也许他的侄孙我们更熟悉,正是设计了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
嘉园始建于乾隆年间,占地面积3200㎡,几乎囊括了整个老城区的中心。经过了几十年的荒废,老宅几易其主。不仅做过钱币博物馆,五年前还被一家公司租下来办公。去年共享公寓项目启动,嘉园又摇身一变,成了“苏州有熊公寓”。“有熊”是上古黄帝的一个部落,项目的理念也是满足现代化居住需求的同时,保留老宅原有的精神风韵。只是这次的改造交给了一位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这个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
看过《梦想改造家》的朋友,一定对这位网红设计师不陌生。哪怕是6平的破旧小空间,都能被青山周平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居室,堪称“改造之神”。只是这座苏州老宅,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承载了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贝家的厚重历史,早已把中国园林的美融进了骨子里。这时请一位仅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的日本设计师,他真的能理解数千年中国文化底蕴,做出符合中国美学、不破坏古建旧韵的好设计吗?
重任在肩,青山周平开始着手改造。他先观察了整座宅子的位置,坐落在寻常的住宅区。登上屋顶天台便能看到北寺塔。后门是一个码头,河流蜿蜒而过,窗户里观望到的,是江南人家的闲适日常。
整个园子由八个零散的庭院组成,四座是清代木构古建,四座是现代的砖混建筑,这种混搭本身就造成了风格的不统一。青山在入口设置了竹子肌理的混凝土墙面,好让墙外的都市风光逐渐转化过渡到墙内的自然园林。
原先的停车场,从别处移建假山、碎石、水景来修饰,改成了石水相依的传统庭院。水池上的座椅是下沉设计,在此休憩时看到的视角,是更亲近水与树木的。
园里的“且停亭”上,有一幅对联:“水清鱼自乐,树静鸟谈天”
“有熊”最大的概念就是“共享”。青山喜欢北京胡同的生活,四合院就是共享同一个院子的空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共享贴得更近。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整个园子55%的面积,改造成共享区域。
共享客厅
▼
客厅保留了中式的牌匾,又加入了现代风的沙发,加上了日式的茶几、花艺。几种风格混搭下来,你感受到的是不和谐,还是浑然一体呢?
共享厨房
▼
厨房变得十分现代,桌椅统一使用了最时髦的设计。如果不说,还有人能想起这曾是一座清代宅院呢。操作台边设置了岛台,客人可以一起在这里动手制作美食。
共享酒吧
▼
酒吧整体沿用了古朴的中式木架构,家具则是现代风格。似乎有一丝奇妙的穿越感。
共享理发室
▼
理发室的外门依然使用苏作隔扇门造型,材质改成了原木。镜子、台面、椅子,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化妆间无异。
共享书房
▼
共享画廊
▼
书房和画廊则更为明显,几乎与“中式”完全无关,体现了非常现代的设计理念。
共享泡池
▼
更具争议的是完全日式的“泡池”。日本人喜欢泡澡,在共浴中,人们的身份阶级,同衣物一同被卸下,这就是“汤道”。只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人,又何曾热衷过共浴呢,在一座中国百年老宅里加入这样的设计,真的合适吗?
尽管在许多方面,日式风格与中式风格有重叠,这样的室内设计还是让人感觉,是日式风与现代风的结合。
余下的45%面积,青山将其改造成15间客房。其中2间保留了原有的古韵,地砖继续使用原有的苏州御窑金砖。御窑本是供皇室贵族使用,金砖极具苏州特色。再以黑胡桃木、石材来搭配。剩下13间则使用现代风设计,完全去除了仿古符号,凸窗也使用简洁的黑色金属材质。大面积的原木色、白色 搭配出简约的气息。每间客房都有最新的洗浴、供暖系统。
青山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就是让每个房间都能看到园林景观。城市山林向来是深入中国人内心的,开门流连城市繁华,关门静享山水意趣。凭栏独坐,观枫闻桂听芭蕉。改造的最明显的,还是原有的红色柱子,统一刷成了黑色。
改造前
改造后
日本设计师的改造,将这座百年老宅推上了风口浪尖。国内网友几乎口径一致地反对,认为这是对古建筑的破坏:
反对派认为,老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现代化的改造不具有中国韵味只会让古建成为千篇一律的酒店客房,没有烟火气也没有人情味。如果我们连老建筑都保护不好,谈何文化传承?
中立派认为,老宅寄托了国人对文化的一丝留恋,这样的改建只是说明了情怀抵不过时代发展。
赞同派认为,这座古建本不在保护范围内,几次易主也破坏得差不多了,改装成民宿是挽救,让有文化底蕴的老宅真正融入生活,总好过眼看着它破败消失……
我们不得不承认,改造后的老宅是美的,重现生机的。让古建筑在被忽视中腐朽,还是在被居住中改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与其埋怨外国设计师在不懂中国文化的情况下改造中国古建,倒不如思考我们的“中式”“新中式”为何迟迟没有获得统一认可的风格概念。改造古宅的,为何没有 中国设计师的人选。这座焕然一新的苏州古宅,正在激励着我们对中国设计抱有期待,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真正实用且美的“新中式建筑”。
来源:艺非凡
往期精彩内容:
【早安建筑】北京首家 MUJI 酒店,15万的马桶,35万的浴缸
【早安建筑】在影视城上大学是怎样一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