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建鑫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震力计算结果出现差异 如上图所示待加固建筑,其顶层有两边为钢框架,用户发现用JDJG程序选择加固标准为B类(89规范)时,地震力的计算结果要比选择C类(现行10规范)的地震下位移计算结果还大(见下图)。 不管X还是Y向地震下,加固标准选择B类时位移都会更大。 但是,对比89规范和现行规范关于地震作用计算的相关条文,这些条文并未在地震作用计算上有相关的变更,那么这个差异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史建鑫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震力计算结果出现差异
如上图所示待加固建筑,其顶层有两边为钢框架,用户发现用JDJG程序选择加固标准为B类(89规范)时,地震力的计算结果要比选择C类(现行10规范)的地震下位移计算结果还大(见下图)。
不管X还是Y向地震下,加固标准选择B类时位移都会更大。
但是,对比89规范和现行规范关于地震作用计算的相关条文,这些条文并未在地震作用计算上有相关的变更,那么这个差异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利用“工程对比”功能排查问题
地震力下XY方向的位移在B类规范计算下都较大,是否两个模型的结构刚度不一致?
因此可对比风工况下位移,以及周期,质量等参数。
如果用的是V4.1版本的软件,在此情况下,可自行使用“工程对比”功能,比较计算结果差异,自行排查。
首先,进入加固标准为B类的工程的后处理模块,在“工程对比”面板中点击“指定工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加固标准为C类的工程的目录。
模型0为原模型,89规范加固工程;模型1为现行规范加固工程。
点击“文本对比”,左侧停靠对话框中点击相应的参数,对两个工程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1、风工况下位移
X和Y方向风荷载下的位移是一致的。
2、结构周期及振型方向
两个模型的周期一致。
3、结构质量分布
两个模型的质量一致。
并且,点击“系统总信息”节点,并没有发现除了加固标准外不一样的参数设置(毕竟是同一个模型,只是改了加固标准的选用)。
综上对比: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模型的刚度一致,在风工况下也并未出现不同的结果,则应该是地震效应不同造成的差异。
地震效应为何不同
经过开发人员对比代码发现,是由于两个模型选用的反应谱不同所致。
89规范的反应谱没有不同阻尼比的反应谱曲线,简言之,89规范没有给出混凝土以外结构(比如钢结构或混合结构)的反应谱。因此,PKPM程序为了让计算结果更加偏向实际,规定如果结构材料不是混凝土(比如钢结构或混合结构),则将89规范的反应谱(见下图)乘以放大系数以更接近实际情况。
因此在使用89规范时,若结构材料选择的为“钢与砼混合结构”,PKPM会将地震作用效应放大,导致最后计算结果比现行规范计算结果要大。
而GB50011-2010抗震规范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公式中则加入了阻尼比的相关影响。结构材料类型与地震效应不挂钩,只与阻尼比的输入值有关,因此产生了差异。
小结
1、如果想用89规范进行鉴定加固计算,且待加固结构是混合结构,工程师在填写结构材料时需考虑结构材料对反应谱的影响。若非混凝土结构材料较少或对整体影响较小,可以考虑填写材料时填写为“混凝土结构”即可,以避免地震作用的放大。
2、在两个工程由于部分调整而出现了计算差异时,可通过“工程对比”功能,迅速查找两个工程的计算结果差异,从而得出结论,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工程分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