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之西有一条河叫石河,古名渝河,是流经秦皇岛市区最大的河流,历代兵家皆以此为自然屏障,最为有名的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吴三桂与李自成大战于此,李战败,吴大开城门,清军入关,从此开始清朝统治。 一直以来,石河都是山海关人工农业用水和饮用水的来源,可谓母亲河。但由于上游建坝和补源破坏,石河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风貌,很长时间以来春秋冬三季缺水,河床滩涂毕露,留下众多串联的洼地。多年前在下游建了橡皮坝,尚能维持2、3公里范围内的宽阔水面。
山海关之西有一条河叫石河,古名渝河,是流经秦皇岛市区最大的河流,历代兵家皆以此为自然屏障,最为有名的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吴三桂与李自成大战于此,李战败,吴大开城门,清军入关,从此开始清朝统治。
一直以来,石河都是山海关人工农业用水和饮用水的来源,可谓母亲河。但由于上游建坝和补源破坏,石河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风貌,很长时间以来春秋冬三季缺水,河床滩涂毕露,留下众多串联的洼地。多年前在下游建了橡皮坝,尚能维持2、3公里范围内的宽阔水面。
09年底曾看过一篇博文,叫《一条大河》,就是石河南部接近入海口的6公里河段,这张3米的大图已经从10年初开工了,9月底最南端4公里已经土建施工完毕,但难以监控又差强人意的施工质量令人可惜,一直期待植物繁茂之时再前往感受。
几年过去了,经过几个轮回的生长,植被已葱郁了很多,这些最好的景观材料渐渐地将自己的生命力蔓延开来,包裹住生冷的混凝土,也带给人最亲切的愉悦和舒适。
我们在山海关最初的设计切入点并非石河本身,而是始于山海关整体城市设计,从城市设计到滨河概念设计,再到景观设计,好处在于从规划层面给予了滨河区域有利的定位,从而具备了更大的设计主动性和相对宽裕的设计空间。
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滨河主干道尚未建设,我们甚至争取到对控规的调整:
- 将靠近城区3公里长15米宽的主干道通过分流降级为生活性道路,宽度降为9米,这就为局促的河岸区域争加了6米的宝贵绿化宽度;
- 同时也改变了本已完成了水利设计,将传统的梯形河堤截面进行分解,在洪水位以上变斜坡为台地,减缓了横向坡度,增加了种植多样性,并使穿越绿地和台地的曲线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成为可能。
这一改变最终将一条单调、单线的超长滨河路,转变为了一条具有充分宽度、多线交织、允许停留的休闲带,无论其中具体设计如何,这也应当是该项目对山海关百姓最有利的贡献。
最南端是一片放大的三角区域,原本设计的商业街由于时候未到尚无踪影,于是一大片野花草坪毫不客气的占据这里,显得惊艳却又那么理所当然,绝对是外拍摄影的好去处。
滨河景观在平面上曾修改过许多版本,最终确定的方案依照了一个最简明的逻辑:一条形如波纹的自然曲线 → 随机平移 → 再随机平移,即形成无限变化和可能的平面分割,再通过微调和不同的填充,将所有功能赋予其中。其中一根线变成了0.9米的漫步道,另一根线变成了1.5米的自行车道,其余的线则成了层叠的挡土墙。
曲线的小道边、台地上点缀了无数粉色的“暧昧小盒子”,这个2.5米见方的小亭清一色的对着河面方向开敞,清晨或黄昏时两人对坐其中,光线柔和,稍微俯视众生,亦是不错的体验。
两侧玻璃上特意蚀刻毛爷爷亲笔诗词,大江东去风流人物,让人不得不稍加自持,以免有伤风化。
对于堤面护坡植物选用了耐水耐盐碱且生长迅速的紫穗槐和柽柳,种植在500mm厚的土层和石笼上;而对河堤清淤也提出要求,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原有滩涂,使自然生长的湿生植物与河堤连为一体,形成旱涝不同的植物风景。在上游枯水区甚至专门甩出两条曲线,成为河滩上漫步道。
如今的堤面已经成为了钓鱼爱好者的聚集地,不如在栏杆外增设一些垂钓设施如何呢?禁而不止,不如行之方便。
不能免俗地,接近行政核心的区域必当成为三点式:节点、重点、亮点,于是“秦皇岛大阳台”一呼即出,两座长条形的“覆土建筑”隐藏在堤中,其上13米长的挑高平台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大阳台。两座阳台之间,25座“石河龙亭”绵延300米,已成山海关十景之一,据称深得百姓和领导喜爱,实属难得。
回顾一下施工过程,不禁回想到第一次踏勘现场时的景象。为了增加土地面积,局部道路划进老河道100米之多,吃掉了很多美丽的低洼湿地和柳林。但在现阶段国内河道治理必须以防洪水利做法为先导的情况下,要想在堤线内保留自然风貌根本没有可能性,要想做这部分的设计文章也是难上加难,也许该项目的宽容之举、权宜之计已是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