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员的日子(八十五)B18点滴(三)
结构菜鸟人生
2017年09月05日 09:53:29
只看楼主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努力的活着且绽放 写在前面的话 想法与现实的差距到底有多远,怎么才能紧逼贴近,this is a question。 比如我去年想着自己差不多可以做地下室了,然后年中就被安排了;比如今年开始有想做点校对来点管理的事情,海澄村和B18就让我有了这个机会;比如去年底和土木在线编辑约定一周一稿,至今也差不多实现了。这里,我并不是说我自己有多么厉害,现实中的我一点也不出众;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掌控事情的能力,实际上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有时也会被我搅的一团糟。只是为了陈述一个事实,有心便有了路。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努力的活着且绽放



写在前面的话


想法与现实的差距到底有多远,怎么才能紧逼贴近,this is a question。


比如我去年想着自己差不多可以做地下室了,然后年中就被安排了;比如今年开始有想做点校对来点管理的事情,海澄村和B18就让我有了这个机会;比如去年底和土木在线编辑约定一周一稿,至今也差不多实现了。这里,我并不是说我自己有多么厉害,现实中的我一点也不出众;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掌控事情的能力,实际上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有时也会被我搅的一团糟。只是为了陈述一个事实,有心便有了路。


所以,别总说有差距,别总说自己不行,别总说这事多简单,别总说等等总会有的。所以别再迟疑,敢想敢做,你才有机会。所以想法与现实的差别还是归咎于知行合一。


“胡说八道”——周检视



工作


这周的主要工作应该就是确保主楼按时间节点出图了,一周时间,设计人任务艰巨啊。初步统计一下,墙柱大样、首层梁板、屋架,我也是醉了,他们怕是又得通宵几个晚上了吧!既不忍看他们通宵达旦挑灯夜战,又心忧项目最终节点能否顺利拿下。


是:


1.F君不再参与的情况下,与甲方开了视频会议,对地下室进行评审,整个过程还算顺畅,战胜自我的唯一方式便是敢于挑战,相信会越来越好。


2.经历台风惨状,有想记录点东西的冲动,太忙能力又有限,估计写的也是乱七八糟的吧!呵呵,有想法总是好的。


非:


1.还是沟通方式技巧的欠佳,可能有些事别人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而当你去处理的时候来来回回却总是找不着重点,或是问题它依旧还是问题。


2.项目的推进问题,永远不会只是设计人的责任,负责人对时间的把控相当重要,一定有必要把控每一个节点,还有就是对每一个过程遇到的问题当机立断做出决策,对设计人下一步的预判也尤为重要,不能寄托于后期,那样你会很累,真的。可能看官会说你肚里是不是没什么货?同一件事情好像听你扯了好几遍。是的,对于项目管理,我确实是小白一枚,正是如此,才会在不断体验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见证成长。因为头疼过,才有了阶段性反思;爱过累过错过思过悔过悟过,如此就好。


生活


完全失衡的生活真的不值得说道,还好有萌妈的理解支持和萌宝的呆萌可爱,这算是人生值得一拼的强劲动力吧。

台风很惨烈,但也给了我们多一天的时候陪伴萌宝,这一天显然萌爸也并不是称职的,上午B18项目的视频会议,下午忙着整理意见修改图纸。多想简简单单心无旁骛的就这样傻傻的呆在萌宝旁边,可是,今年开始我做到了几次?


圈子


真的挺累的,最近!以前觉得画图苦逼,没想到现在画图+协调项目更苦逼。每天要和甲方沟通、和其他专业协调、和专业内部统一做法,还有一堆自己的图要画。设计不易,且行且珍惜。


今年确实是最累的一年,一位工作了八年左右的同事如是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其实也不一定有所成,因为这样的环境足以让身心俱疲,有物极必反逃之夭夭,有得过且过昏昏度日。有人说,难道就没人能在其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确实有,但真心极少。貌似做设计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不加班不通宵,如果要真是这样,那你绝对是打酱油,伪设计。


最近圈子里又有几位同行过劳而去,透过现象看本质,我斗胆来猜测一下什么样的人会有此般命运!

首先,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是菜鸟!你所做的只是按时完成负责人交付的任务,这点和L师兄想的一样,对于入行没多久的绘图匠,不要指望他的大局观,他一般是在自己的专业内行走,也就是忙自己的事,事却不关己。试想,一个机械的绘图员他想的问题无非是把任务完成,或好或不好,他没太多担心,我上面有人呢!我怕啥。


其次,一般者所遇设计皆是常规项目,已经有成熟的软件和标准的做法,只要按着这些要点一步步实施,大体也不会出啥差错。试想,一项风险不大的事情所带来的压力感也不会多大。


最后将设计全过程参与者划分为设计人、负责人、项目经理(boss不在此标准),个人觉得做什么事永远是中间者最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设计人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体力,负责人则是身心兼具,项目经理类已经成熟老道,这都不是事。所以一般出现问题也都在中层,他们算是在为生计操心、为前途奔波那一类人,那么他们就必然面临了更多的抉择,每一次选择我想都是各种较量,不知道有没有戳到各位的痛点。


在这个忙碌和浮躁的年代,人人都有精神意志快要撑不住的时候。忙碌久了,心灵就显得疲惫,心绪就添了焦躁,心性就少了清宁,灵魂就显得不安。这就需要一个出口,放空心灵,把心归零。


著名作家刘震云先生说,归零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心态。

时常听说简约而不简单,人活到极致,定是素与简!能有几人达到这样的高度,共勉自悟!


正儿八经”说设计




筏板and防水板


本以为B18地下室全是人防,那就双层双向0.25%再附加,那叫一个爽!据说有同事三天搞定一个底板,这也是超神了,我是办不到的了,总的来说,B18底板应该画了一个星期吧,又是第一次体验当然会有挺多不一样的想法和做法(虽然图是画的不咋样,但咱要的是体验与想法)


板配筋率问题


甲方和优化公司都提出板通筋配筋率按0.15%控制,而我们图面大概是按0.2控制,出现这样的分歧,往往是我喜闻乐见的,因为分歧的存在就意味着理解的偏差,理解的偏差就很有意思了。


甲方及优化:卧置于地基土上板配筋率可取0.15%


设计方:筏板或是防水板作为板类受弯构件应该按照规范对于板配筋率的要求


审图方:按照规范要求


对于这类问题,还是第一时间请教了F君。F君指出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你必须清楚结构的受力特性,其次任何一种构造做法直接相关的就是计算假定,明白这些你再看看规范的一些要求。筏板就不说了,直接受力,故严格按照板类受弯构件执行;防水板,从字面理解就是为了抵抗水头,板自重及板面荷载均传给基础,这种情况也得按板类受弯执行;但若是地基承载力较好,则可假定板自重及板面荷载直接传给地基土了,底筋则可以按0.15控,而面筋抵抗水压就不行了。


另外规范给出了卧置于地基土上板配筋率放松的前提是厚板,可见条文说明,那么什么是厚板,混凝土或是地基规范验算受剪承载力时对厚度有修正,以800高为界,这个可能与相对高度和跨度有关,所以我不觉得300mm能作为厚板的范畴。


ps:规范为何把板配筋率相较梁而言有所放松,我的理解是板一般是属于平面二维的范畴,而梁则是一维杆系,也就是说板能在另一个方向寻找帮手,那当然可以有所放松了。


防水板下做法


1.实现结构设计构想的防水板,应采取设置软垫层相应结构构造措施来确保防水板承担或承担少量基反力,那么软垫层应具两面特点:


1)软垫层应具定承载能力至少应能承担防水板混凝土浇注重量及其施工荷载,并确保混凝土达设计强度前致产压缩变形;


2)软垫层应具定变形能力,避免防水板承担基反力,保证防水板受力状况设计相符;


2.工程设计软垫层做致:


1)防水板设置焦渣垫层  利用焦渣垫层自身强度来承担防水板及其施工荷载重量


2)防水板设置聚苯板,随着独立柱基加防水板基础应用普及,聚苯板的性能稳定施工快捷且价格低廉使得应用相对广泛。


温度应力


1、对温度荷载的简化和定义


温度荷载引起的构件变形分为两类,一类是构件内外表面温差造成的弯曲,一类是构件均匀升温或降温造成的伸长或缩短。这点在读研的时候做桥梁结构模拟时遇到过,而且桥规对T型截面内外温差什么的说的也挺详细。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出现的温度荷载主要是均匀的普遍升温或降温作用,所以目前程序采用杆件截面均匀受温、均匀伸缩的温度荷载加载方式。不考虑杆件内外表面有温差时的弯曲。


对于梁、柱等杆件,用户在其两端节点上分别定义节点温差,从而定义了一根杆件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温差指结构某部位的当前温度值与该部位处于无温度应力时的温度值的差值。程序中可以输入“最高升温”和“最低降温”两组温差,分别用以考虑结构的膨胀和收缩两组温度荷载工况。

事实上,温度对构件的影响不是均匀的。对钢构件,由于传热性能好,截面很薄,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认为截面中的温度是均匀变化的。而对于混凝土构件,由于截面厚度大,温度从里到外是逐渐衰减的,呈梯度变化。但程序目前的做法无论对混凝土构件还是钢构件,都认为截面上的温度场是均匀的。这种均匀膨胀、收缩的温度荷载方式,比较适用于钢截面。所以这种做法将使实心的混凝土结构温度荷载效应计算偏大。


2、温度荷载的计算


程序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温度效应,程序将节点温差转化为“等效荷载”,结构位移和内力的计算与其他荷载的分析的完全一致。在软件中,“最高升温”和“最低降温”作为两个独立的工况与恒、活、地震、风等作用一样进行计算。

注意在进行温度荷载下的分析时,应该将温度荷载影响范围内的楼板定义为弹性膜。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定义弹性膜,程序默认设置楼板为刚性楼板,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梁的膨胀或收缩变形受到平面内“无限刚”的楼板的约束,柱内不会内产生剪力和弯矩,相应地,梁也不会产生弯矩和剪力,梁中仅有轴力作用。


3、温度荷载的组合


目前程序是按照线弹性理论计算结构的温度效应,对于混凝土结构,考虑到徐变应力松弛特性等非线性因素,实际的温度应力并没有弹性计算的结果那么大。因此用户可以视情况在组合系数的基础上乘以徐变应力松弛系数0.3。对钢结构不应考虑此项折减。这是YJK帮助文档给出的技术支持,具体事宜还得自己定夺。


2017.09.04 

珠海泰基 木子青见


木子青见(微信公众号  结构菜鸟人生 )


[真实记录绘图员的日子,结构小菜鸟,”堕入“行业三年,深信思考比行动更重要的理想主义者。不忘初心,追求高效,只争早夕,学而思。。。]

免费打赏
ctxxxci
2017年09月06日 20:07:16
13楼
好资料,谢谢楼主!
回复
丛林突击
2017年09月06日 21:14:07
14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co1477125173074
2017年09月07日 08:19:34
15楼
生活不易,画图苦逼
回复
洋洋样321
2017年09月07日 09:10:54
16楼

好资料,谢谢楼主
回复
泺邑郎
2017年09月07日 18:54:49
17楼
这条路是漫长的啊!坚持吧
回复
pkpmcad2015
2017年09月07日 22:10:05
18楼
感谢楼主资料f感谢楼主资料分享
回复
建筑精灵
2017年09月08日 00:13:37
19楼
又加上项目管理了,楼主很不错啊。
回复
利工
2017年09月08日 14:40:02
20楼
18875904056
回复
c03775a
2017年09月10日 07:14:43
21楼
好资料,谢谢楼主.
回复
建筑精灵
2017年09月10日 21:44:20
22楼
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