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污水工程设计方法的区别
louis
louis Lv.4
2005年01月02日 17:38:38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近来读了一本感觉不错的书《废水生物处理》(张锡辉等译),书中提出污泥龄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工艺计算都应基于污泥龄SRT来计算的。国内工程设计普遍的采用的是污泥负荷法。个人感觉污泥负荷法比较直观,但是靠经验多一点,而SRT比较抽象和微观,趋向于反映污水处理的实质。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设计方法。另外请那些熟悉国外同行的人谈谈国外的普通污水工程师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做工程设计的。大家多多发言啊!!

近来读了一本感觉不错的书《废水生物处理》(张锡辉等译),书中提出污泥龄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工艺计算都应基于污泥龄SRT来计算的。国内工程设计普遍的采用的是污泥负荷法。个人感觉污泥负荷法比较直观,但是靠经验多一点,而SRT比较抽象和微观,趋向于反映污水处理的实质。
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设计方法。
另外请那些熟悉国外同行的人谈谈国外的普通污水工程师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做工程设计的。
大家多多发言啊!!
yangyoujun
2005年01月04日 16:19:05
2楼
既然是“而SRT比较抽象和微观“那不是也得看经验说话了,又怎能是”趋向于反映污水处理的实质”?
小日本基本上采用BOD污泥负荷、N污泥负荷、p污泥负荷,总之,根据进出水质确定关键得污染物,然后采用相应得污泥负荷设计。
回复
louis
2005年01月05日 01:37:25
3楼
谢谢回复。
我想关于污泥负荷和SRT如下区区别。
概念上:
污泥负荷可以理解为1天1kg污泥所能消耗的有机物。
SRT,污泥龄,或污泥停留时间。
其他方面
1.有机物有易降解有机物和难降解有机物之分,对于处理易降解有机物所需SRT会较短,而对于难降解有机物所需SRT会较长。而污泥负荷不能反应这个问题。
2.对于排泥量的计算,只能用SRT来解释。而污泥负荷不能直接用来解释和计算。
3.用SRT来计算反应器需要用到污泥产率和衰减系数等参数。而这些参数是反映污泥本质的参数。
4.看到N负荷、P负荷的第一反应就是它们是用来计算的,不能理解它们为什么这样取值。而硝化污泥的SRT,反硝化细菌的SRT,聚磷菌的SRT就比较容易理解它们为什么去这样的值。对于生活污水,在只要活性污泥的SRT大于可硝化菌的最小SRT(2天),硝化反应就可以进行,也就是说硝化菌可以在系统中存活。2天只能保证可以产生硝化菌,但如污泥SRT为2天,硝化菌就会流失,硝化反应较弱,因此必须使污泥SRT达到4~5天,普通的活性污泥法正是这样取值的。
以上纯属个人理解,请指正。
回复
rhh_cj
2005年01月05日 08:51:46
4楼
很高兴能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对于Grady和Daigger的《废水生物处理》已读过几遍,收获颇多。我基本赞同louis网友的观点,SRT对于污水生物处理最重要,因为污水生物处理的本质是微生物的生产与衰减。很高兴能遇到louis这样的网友,希望能交个朋友。
回复
wlg209209209
2005年01月05日 09:09:10
5楼
STR、泥龄法是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设计计算方法,泥龄θc和污泥产率系数Y值的确定都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有经验的积累,因而更加准确可靠;泥龄θc和污泥产率系数Y都有变化幅度很小的推荐值和计算值,操作起来比选定污泥负荷值更方便容易。支持louis
回复
liangxianning
2005年01月05日 09:19:28
6楼
我想问一个问题,既然泥龄法更加准确可靠,为什么现在国内工程师还大部分都用负荷法来设计。是因为不知道吗?还是其他原因。
回复
yangyoujun
2005年01月05日 19:09:28
7楼
“1.有机物有易降解有机物和难降解有机物之分,对于处理易降解有机物所需SRT会较短,而对于难降解有机物所需SRT会较长。而污泥负荷不能反应这个问题。”
事实上在设计中很多人对易降解有机物污(废)水会以较高负荷操作,而对难降解有机物会以低负荷操作之,如有HRT的说法。
“2.对于排泥量的计算,只能用SRT来解释。而污泥负荷不能直接用来解释和计算。”污泥负荷会选定污泥浓度等参数,所以池内基本上维持了稳定的污泥浓度,根据污泥产率,所以有剩余污泥的说法,从而确定排泥。
“3、4”偶学识浅薄,哈哈,
很多东西是根据经验来的,可能是严格的理论上的设计采用了太多的假设和参数选定吧,所以还不如直接用经验来得痛快,哈哈
正如6楼的兄弟一样,为什么就用这个?
看一下雷乐成和和汪大晕编的水处理新技术,上面有些国外的工程实例,大都是用的污泥负荷。

回复
louis
2005年01月05日 22:25:02
8楼
谢谢大家的讨论。
虽然经验值我们可以拿来就用,也可以设计出很好的工程出来。但仅仅利用经验的东西我们将很难取得突破。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想,国外的工程设计也是两种方法都存在,是不是同样也存在着SRT为主导的设计方法越来越得到大家认同的阶段呢?其实我觉得两种方法有很大的相关性,并不是对立的。
回复
louis
2005年01月05日 22:56:57
9楼
又看了那本书的“译者序”
该书
“使基础性的科学原理与工艺设计和运行等工程应用完美的结合了起来,对于生物处理工艺设计,本书强调了传统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方法的结合。”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污泥负荷是传统设计方法,而SRT是现代设计方法。
^_^
回复
rhh_cj
2005年01月06日 09:33:34
10楼
国内的设计与国外的设计相比,更多采用经验的方法,与其说是方便,不如说是对现代设计方法的不了解。看看国内设计的工程,有几个达到了设计目标, 不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是建造的池容太大,偏于保守,浪费金钱。国外的设计采用ASM的越来越多,而我们呢,连采用SRT设计都不多,还抱着污泥负荷不放,和国外差了两个档次!技术落后不要紧,可悲的是自以为对污水处理很了解。
回复
hmlddi
2005年01月06日 17:09:24
11楼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