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zjg728
zjg728 Lv.9
2007年12月10日 11:20:47
来自于农田土整
只看楼主

现在的“水盲”比文盲多,因为许多有知识、有文化、自认为“懂水”的人,却在浪费水、破坏水、污染水。 水是简单的、平常的、显而易见的。人一天都不能离开水,却对水的认识少、关心少、珍惜少。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见的最多的,是认知最少的。从事饮水安全工作以后,对水接触多了、研究多了,发现自己对水的认知是肤浅的,在许多方面是不了解水、不懂水的,是一个“水盲”。水是神奇的,它是天然状态下唯一的液体,它是天然状态下唯一的固液汽共存的物质,是唯一固体比液体轻的物质,是比热率最大的物质,是最好的溶剂,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物质都不同程度地溶于水。世界上没有一种生物不需要水。

现在的“水盲”比文盲多,因为许多有知识、有文化、自认为“懂水”的人,却在浪费水、破坏水、污染水。
水是简单的、平常的、显而易见的。人一天都不能离开水,却对水的认识少、关心少、珍惜少。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见的最多的,是认知最少的。从事饮水安全工作以后,对水接触多了、研究多了,发现自己对水的认知是肤浅的,在许多方面是不了解水、不懂水的,是一个“水盲”。

水是神奇的,它是天然状态下唯一的液体,它是天然状态下唯一的固液汽共存的物质,是唯一固体比液体轻的物质,是比热率最大的物质,是最好的溶剂,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物质都不同程度地溶于水。世界上没有一种生物不需要水。

饮水安全应该是每个人认真思考、认真应对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你的健康,关系你的生命。

下面谈一下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认识与体会:

一、水——生命之源、健康之本

(一)生命起源于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因水而生生不息,水因生命而清韵灵动。生命的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许多研究成果表明生命起源于水,地球上的生命从咸水中诞生、淡水中进化、陆地上成长。中国人对水与生命的认知是深刻的、是本质的。管子“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先哲们认为生命起源于浩瀚的大海,“海”字本身可以说明生命的起源,它是由“三点水”与“每”字构成,每字由“人”“母”构成。含义有两层,一是生命起源于大海(三水生万水),二是个体发育于母体。现代科学证明,“羊水”与海水几乎没有差别。

(二)水孕育了人类

管子“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男女合精,而禀赋生命,生命在水中流动而形成,强调胎儿在母体的发育过程。人是水的产物,人体由75%的水和25%的溶质组成,人体水占的比例与地球表面积水占的比例差不多。大脑、心脏、肾脏水占80%以上,血液94%。在人体中的水里细胞内的水占62%,细胞外的水占38%。水是吸收、储存和传递自然界能量和生物信息的媒介物质。水是人体的营养源,水安全比食品安全更重要。人体内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形式叫结合水,参与生命物质生化活动和生理活动,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基因等;一种形式是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自由流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溶解在自由水中,进行体内的代谢活动。

水在人体中有四大生理功能:即调节功能、结构功能、载体功能、介质功能。水有调节体内功能的作用,还能调节溶解其中的溶质(固定物质),身体的每项功能都可以根据水流量进行监测和判别。大脑根据各个器官的重要程度,采用“水配比”的办法,把水和水携带的各种元素送到各个器官,各个器官按照大脑的指令把自己制造的物质投放到流动的水中。水一旦到达干旱地区,就能恢复重要的、缺失的物理运动和化学反应。这就是身体的水调节机制和干旱管理机制。自从生命在水中诞生的第一天起,水在各种生命体中的作用就没有发生过改变。总之,水是身体里的溶剂,它能调节所有功能,也能调节溶解在水中并在水中循环的溶质的活动。科学总结,人体需水至少有46个理由,水在身体中的主要特性和功用至少有9大类。

(三)饮水要讲究科学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这是几千年的古训,而如今遵循的不多。饮食一词是由“饮”与“食”构成,而且饮在前,而现在天天讲的是“食”,而忽视了“饮”,更有甚者,饮水变饮酒,饮食为大吃,无怪呼“病从口入”。

水好喝。这是人们对天然状态下的水的直观感觉,这种水溶于了对身体有益的,必须的微量元素,而没有任何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物质。记得那是孩提时候,渴了就从井里打(压)水上来喝,在沟里用手捧着喝,在沙地里挖个坑渗出水来就喝。这只能是历史的记忆了。现在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几乎都不能喝。然而,有些地方老百姓还“认为”水好喝,于是出现了各种非常见疾病,以及癌症。世界卫生组织监测,在第三世界的国家中,80%的疾病与水和卫生有关。人类伤害了水,水危机着人类的生命。

喝好水。现在要喝好水,好水少了,贵水多了,所以好多人把贵水作为好水喝。其实不然,好水一般指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这种水终生饮用,终生安全,饮用者不会带来明显的健康危害。根据水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有人将饮用水划分为三大类,即:安全水、健康水、功能水,这三类都应是好水,就是“干净”“安全”的达标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007-0.7-01实施)。如果说安全水是温饱型的,那么健康的水属小康型的,有人拟出了健康水的七条标准。总之,健康的水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基本生理功能和生命维持的基础上,长期饮用可以改善、增进人体生理功效和增强人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纯净水、退化水不是健康水。世界上最便宜、最安全、最有效的保健品是天然的好水。天然矿泉水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好水,纯净水的长期大量饮用对健康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喝水好。专家提醒我们:好多时候你没有生病,只是渴了,水是最好的药,科学饮水可以治病。科学家临床发现现有的疾病中40%是缺水造成的。专家总结喝水六大好处,主要是保持大脑活动、提高记忆能力、提高免疫力、抗抑郁症、抗失眠、抗癌、预防心脏和脑部血管堵塞。专家推荐喝水最佳时间表6:30;8:30;11:00;12:50;15:00;17:30;22:00。按专家要求喝水,千万不要相信口渴了身体才需要水的结论。喝水好也不能过量,以免破坏体内水盐平衡,加重心脏和排泄器官的负担。人体健康讲究生理平衡,包括人体的营养平衡、酸性平衡、电解质平衡等,保持人体每日水平衡非常重要,每天都要通过饮水和食物获得水分,又通过机体内各种器官排泄多余的水分,在正常的情况下,机体每日摄入和排出的水分基本相等,这就是机体内的动态平衡,每人每天保持水平衡的水量为2500毫升~3000毫升,大约每公升体重需水42毫升。

(四)水向生命敲响了警钟

水危机——全球第一危机,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现在全世界有1/3的人生活在缺水地区,2025年可能增加到2/3,目前全球有1/5的人得不到安全饮用水,平均每天约有6000人死于肮脏的饮用水。发展中国家80%的疫病与水与卫生有关。稀缺的饮用水必将成为宝贵财富,水的意义已经远远越出了水的本身,不久的将来因争夺水资源而引发的冲突,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激烈的矛盾。

充满毒物的水系统,每天都在毁灭水生动植物,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我国水污染问题严重,主要是工业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城市生活排水和化肥农药的面污染。比较形象地说法:北方的垃圾靠风刮,南方的垃圾靠水刷。水质的污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物污染。即:水中含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藻类、寄生虫及虫卵等。这种污染主要是通过水传播病原型微生物从而引起霍乱、伤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另一种是“无机污染”,即:重金属及无机化合物,如:铅、镉、氰化物、砷化物等,造成许多地方癌症发病率高。目前各种水体中,检出2200多种污染物,自来水中存在765种,其中20种致癌物,那些未为人知以及新增的污染物,还在与日俱增。如:持久性有机物污染(PoPs),是高毒污染,易造成畸形儿、癌症、损伤神经系统、降低生殖能力、破坏免疫系统。

有些专家把水退化定性为看不见的健康杀手。水退化指水本身功能的退化,以及水对生物体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的生理功能的退化,对于人体而言,退化水是一种“病态”水,饮用会产生不良影响。长期饮用,就会使人的免疫功能、适应能力、细胞的活力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代谢病疾患病率增高。这些退化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为什么蔬菜不新鲜,黄瓜没有黄瓜味儿,苹果没有苹果味儿,都与退化水有关。水处理把水中的污物滤除掉,但是这些物质引起水功能退化无法解决。医学研究证明,许多慢性疾病与水退化有关。

免费打赏
zjg728
2007年12月10日 11:21:14
2楼
五)水是生命,文化是“魂”

认知水、了解水,既要学习水的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有水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人类生命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界的生命构成了生态系统,水是这个系统中的控制因子,又是生命元素,文明的源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的文化起源于“水”,水是文化的母体,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由水形成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了几千年来与一个民族朝夕相处的文化要素,浓缩了大量极为重要的文化内涵。黄河文化带来了人类的文明,是黄河母亲丰富的乳汁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对水的需要与需求一直是人类健康、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文化价值以及发展的推动力,水在社会中起着根本作用,因而有着深厚的文化层面,如果不从文化层面来认识和考虑水问题,就不可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办法。所以可持续的水资源以及可持续的发展都建立在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上。如果一个泱泱大国“水盲”比文盲多,长期处在水与文化的不协调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一条艰难之路。

中国是水文化的故乡。经典名句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是最谦虚、最高尚的美德。“女人是水”就是这种美德的体现。

水里蕴涵了很多自然法则和人生哲理,所以人不可不懂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喝什么水,做什么人是很有道理的,世人当慎之。水可以明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可以励志,“滴水穿石”;水可以抒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水可养性“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只要我们心静如水,心情如水,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清纯如水,甘甜如泉,美妙如诗了。

二、解决农村人畜缺水和饮水解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人畜缺水问题,是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严重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自然界的不平衡性造成的,水量不足和饮水引起的地方病问题。

1979年9月水利部在黑龙江省肇东县召开了防病改水座谈会,会议由丁泽民司长主持,我作为山东省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参观了肇东县防病改水现场,听取了四个县、两个公社、两个大队的经验交流。会后水利部转发了《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防病改水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中强调:防病改水工作(即搞好水源工程建设)是水利部门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抓紧、抓实、抓好。在资金上,要本着全国水利会议确定的“小型农田水利费,甚至水利基建费,应首先用于解决农村人畜饮水”的原则,重点给于照顾。

1984年,原水利电力部《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缺水范围是指解决农村(包括牧区、渔区)社员的生活用水;缺水标准:出村1~2公里以上,取水点高程100米以上;饮水标准:干旱期间北方10公升/人•日,南方40公升/人•日,南方70~100天不下雨保证有水吃。

1984年原水电部向国务院打了《关于加速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报告》国务院将这个报告转发各地贯彻执行,《报告》强调解决农村人畜缺水问题“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而且关系到党群关系,两个文明建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大问题”。要求各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争取1990年以前基本解决5600万人缺水问题。

1985年,全国爱卫会、卫生部与部分省、市、区政府利用世行贷款实施了“中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贷款总额达到3.7亿美元,累计解决了农村2400多万人的缺水问题。

1991年,国家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4年把解决农村人畜缺水问题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过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渠道增加投入。

2000年,国家编制了《全国解决农村饮水解困“十五”规划》,由于中央加大了投入,到2004年底,提前解决了余下的56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至此,全国农村已解决了2.8亿人的缺水问题。2004年水利部组织专家对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估。

评估显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实施以后,广大农民群众减少了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满意度为93%,项目区增收农户86.2%,户均减少医药费之处207元,42.6%的农户节省工日用于外出打工。同时还存在的问题,如:前期工作滞后、建后管理工作跟不上。农村饮水水源污染严重、财务管理不规范、配套资金到位率低等问题。

回复
zjg728
2007年12月10日 11:22:31
3楼
三、农村饮水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安全是健康的第一要素。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安全是维护人们生命健康和幸福的伦理道德观念,安全是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安全是上世纪来和本世纪初世界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国家安全、、核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到安全生产,都很重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在我国水污染和水破坏问题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提出来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污染与面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源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广义的饮水安全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建立全面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饮水安全是人类在生产、生存的活动中,为保护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饮水安全,就是饮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获得并且经济上负担得起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足够的饮用水,建立农村饮用水保障体系,不会由于饮用数量或质量不合格而对生理和心里带来威胁或造成伤害,这种威胁和伤害包括为了获取饮用水花费过高的代价(时间、体力、物力、财力等)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为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两种形式。集中式供水是指以地面水或地下水为水源,经集中取水,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所供水通常成为自来水。为保证人体健康,集中式供水水质应满足一些基本要求。首先,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以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其次,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应保证人们在终生饮用条件下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此外,应确保饮用水感官性状良好,为人们所乐于饮用。为确保分散式供水的卫生安全,应做好饮用水的净化消毒工作和水源的卫生管理工作。各类分散式供水提供的饮用水都应进行消毒,尤其是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和肠道传染病高发区,更应加强消毒措施,才能有效防止介水传染病流行。

依据2004年水利部、卫生部颁布的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过去解决农村人畜缺水和农村饮水解困的全部内容)。2005年全国开展了评估核查工作,其结果是农村还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如果说过去人畜缺水是解决有水喝的问题,那么现在是解决喝“好水”的问题。饮水困难是历史性的,饮水不安全带有长期性:过去偏重水量,现在既注重水量更加注重水质;过去是小型分散为主,现在应是规模化发展集中式为主;过去是城乡分割的,现在是从水源到工程到用水户实行城乡统筹,向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方向发展。

四、联合国认为“享有安全用水是人类的一项根本需要,因而是一项基本人权”

联合国早在1981—1990年就倡导了第一个水与卫生十年行动计划。十年间,有十亿人享有法治的饮水和7.7亿人有了卫生设施。1986年联合国的《发展权宣言》规定,发展权是项不可剥夺的人权。所谓人类发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使人能过上一种有价值的生活,使他们能够实现作为人的充分发展。享有安全用水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基本人权。人权是有约束力的义务,它反映了普遍的价值观,并赋予各国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新世纪联合国面对人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于2000年在千年首脑会议上确定:“到2015年将无法获及或负担不起安全用水和卫生条件的人口比例减半”并作为关键性目标写进了《千年发展目标》。

2003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所系,这一主题强调了水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作用。2004年召开的联合国会议上将饮水安全列为主要议题,并确定2005——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200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生命之水”,其含义是水是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减少妇女、儿童的运水负担。

目前,全世界还有超过10亿人口用不上洁净的水,26亿人缺乏基本卫生条件。中国饮水不安全人口占1/3,缺乏基本卫生条件的人口在1/3—1/4之间。世界最贫穷人口在支付最高额水费、在水和卫生设施的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穷人,尤其是穷人中的妇女和儿童。

回复
zjg728
2007年12月10日 11:23:43
5楼
(六)建立六项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各级政府的责任机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省级政府负总责,自上而下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纳入政绩考核内容,实行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千方百计整合现有资金,有条件

的地方可采取社会融资、银行贷款、BOT等形式加大投入,加快解决的速度。

三是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高效协调机制。四是建立政府引导、广大农民参与、社会力量支持的参与机制。五是建立能够保障供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管理体制和运行管

理机制,其中重要内容是水价形成机制。

六是建立各部门参加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保障农民、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不受侵犯。

(七)重点抓好七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前期工作。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各地要按照全国规划要求,把任务指标逐级落实到县、乡、村,这里重点是参照做好县级规划。

二是抓好项目的管理工作。去年财政部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进行专项审查、追踪问效,发现许多问题,特别是资金管理,所以要抓好配套资金的落实和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今后供水项目实行动态管理,首先是配套资金落实得好,工程建设管理得好,才能得到支持。

三是抓好一百个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建设。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管理办法》每省(市、区)抓好3—5个示范县典型。要积极探索路子,认真总结经验,带动全面工作。

四是抓改革促管理。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良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注意总结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对不同规模的供水工程,落实工程的产权归属、明确出资人代表、管理主体。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的具体的实现形式等。

五是抓好技术培训和推广,搭建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建议咨询专家委员会。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项目整体的技术水平。编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手册以及有关培训教材,开展面向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要积极研发、引进便捷实用的供水设备,推动农村供水技术进步。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专家组织咨询委员会,开展对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管理等技术的咨询工作。做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网络,提高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六是抓好组织体系建设和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农村饮水安全的检测体系,建立起农村饮水安全的应急机制。

七是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成效的宣传,宣传好的做法经验,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回复
yyliu2004
2007年12月11日 11:45:33
6楼
论述精辟,值得一看!我顶!望多贡献一点您的智慧!
回复
xiaolei1315
2007年12月18日 13:07:55
7楼
写的不错,把农村饮水安全的相关因素解释的很好。
希望这么好的文章建议措施能够引起相关政策制定者的注意
回复
zh92318
2009年06月14日 23:11:04
8楼
写的不错,把农村饮水安全的相关因素解释的很好。
希望这么好的文章多处
回复
czsjshiqinghe
2009年08月28日 08:51:40
9楼
说的真不错!:handshake :call: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