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认识到了雨洪管理的价值,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洪进行利用、控制和管理。 天津作为一个资源性缺水和饱受内涝之苦的城市,在旧城区改造和重新规划开发时对排水防涝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概况天津市文化中心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西侧与迎宾馆和天津大礼堂毗邻,总面积约90公顷。原为天津乐园,为市中心较为开放的公共区域。 周边市政雨水管网排水能力低于1年一遇水平。但由于原有大面积透水性较好的绿地和水面,径流产量较小,雨水基本不外排。
项目概况
天津市文化中心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西侧与迎宾馆和天津大礼堂毗邻,总面积约90公顷。原为天津乐园,为市中心较为开放的公共区域。
周边市政雨水管网排水能力低于1年一遇水平。但由于原有大面积透水性较好的绿地和水面,径流产量较小,雨水基本不外排。
该项目中设计标准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相关规定和德国新加坡先进案例的做法引入适合城市中心地块的排水防涝标准:按照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采取特大城市中心城区3-5年的标准,雨水调蓄排放标准为三年一遇。
两小时降雨历时开发后外排径流峰值不超过开发前的径流峰值,中心湖体最高水位和常水位之间容纳100年一遇暴雨可不漫溢。
概念设计流程
降雨发生后,内排区域屋顶、道路和绿地的雨水将被不同形式的排水沟、入流井和雨水管道汇集,经过沉淀井的预过滤和沉淀,进入地下模块化调蓄沟里。
在调蓄沟中,水流得到滞留,雨水峰值变小,并通过终端设置的泵房送至生态净化群落,经过净化过后进入中心湖中储存。外排区域的雨水也会经过收集和沉淀的过程,最后通过调蓄沟滞留后流入市政管网。
场地排水分区划定
根据场地整体布局和竖向规划,整个场地可划分为22个排水分区流域。其中内排(排入调蓄沟和中心湖后再溢流入市政管网)和外排(排入调蓄沟后进入市政管网)面积分别占场地总面积的53%和47%。
管网和设施基本布局
其系统主要组成包括:缝隙式排水沟、沉淀井、调蓄沟及中心湖。通过调蓄沟和中心湖的串联调蓄,3年一遇暴雨情况下,雨水外排的量将由14.2m3/s减少至0.75m3/s。
百年一遇暴雨情况下,依靠中心湖和岸顶标高之间浮动空间(0.9米)亦可保证降雨不外溢,从而保证场地在极端降雨情况下的防涝安全。为了维护中心湖的水质,水体通过自然净化群落以400m3/h的流量进行循环净化,长期达到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