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大一家热泵企业?
rainy0801
rainy0801 Lv.2
2007年11月05日 10:13:42
来自于热泵工程
只看楼主

林锴/文 如何做大一家热泵企业,这是每个热泵老总都绞尽脑子的事情。 小企业如此,可以理解。热泵行业飞速发展,不进则退。如果不能尽快使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天知道当晚入睡之后,第二天起床还有没有面包? 大企业也头痛,这倒奇怪了,已经是大企业了,还愁做大的问题吗? 说到这里,要讲一个故事。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可口可乐决定做一次市场调查,看看某个城市的消费者每月到底能够喝掉多少可乐。 他们统计了一个原始数据,这个城市有20万人口,消费可乐的数量是100万瓶/月,按每瓶500ml计算,大约是50万升可乐。于是公司在第二个月突然中止了这种500ml的可乐销售,将全部的瓶子改成750ml,到了下个月,又把750ml的禁绝,换成1000ml。可口可乐公司的意图,是由此算出消费者消费可乐的数量是受什么影响的。

林锴/文
如何做大一家热泵企业,这是每个热泵老总都绞尽脑子的事情。
小企业如此,可以理解。热泵行业飞速发展,不进则退。如果不能尽快使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天知道当晚入睡之后,第二天起床还有没有面包?
大企业也头痛,这倒奇怪了,已经是大企业了,还愁做大的问题吗?
说到这里,要讲一个故事。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可口可乐决定做一次市场调查,看看某个城市的消费者每月到底能够喝掉多少可乐。
他们统计了一个原始数据,这个城市有20万人口,消费可乐的数量是100万瓶/月,按每瓶500ml计算,大约是50万升可乐。于是公司在第二个月突然中止了这种500ml的可乐销售,将全部的瓶子改成750ml,到了下个月,又把750ml的禁绝,换成1000ml。可口可乐公司的意图,是由此算出消费者消费可乐的数量是受什么影响的。
结果——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因为结果竟然是:什么变化也没有!瓶子虽然一改再改,可是人们还是按照他们既定的习惯购买可乐,当全部的产品换成1000ml的时候,销售量仅仅在瓶数上下降了5%!换句话说,因为换成大瓶,全市的可乐消费按体积计算增加了将近1倍!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可乐再多都喝得完”,热泵也一样。生产再多的热泵,大家都会觉得少,无论热泵发展多快,大家都还觉得发展得不够快。
道理很简单,热泵从业人员的数量的增长几乎和这个行业令人骄傲的成长一样多——甚至更多。因此如今要做大一家热泵企业,似乎难度更大了。
笔者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很多热泵带头人,得到的结果,正是上面故事的又一个翻版。那就是:无论这个企业有多大,老板都觉得还不够大——哪怕他管理的已经是个大企业了。
在江苏南通,天舒热泵是名气很大的企业,老板王天舒头顶热泵界“风云人物”的光环,仍然感叹1年2000多万的销售额实在太小了。
2千万很小吗?其实已经不小了。很多企业号称三、四千万, 其实连一半都没有。家大业大的美的,去年的销售额也不到3000万——毕竟热泵只是个新兴的行业。在业内,能过2000万的企业十个指头都数不到。
那么,多大的热泵企业才算大呢?1年要卖到多少才不亏呢?业界有个说法是大企业的门槛是3000万,凡是销售额达到3000万以上的,属于“3000万俱乐部”,那是要被业界高度景仰的。这些3000万俱乐部的成员,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如何将业绩做到3000万的?
如果扫描一下这些企业,会很有意思。比如,先看[长菱],长菱在业内以产量大著称,长菱不但自己生产机器,也为别的企业提供OEM。不少企业的热交换器,也是使用长菱的产品,毕竟长菱就是靠热交换器起家的。
像长菱这样大的产量,你也许很关心长菱是如何做售后服务的。长菱并不直接做点对点的售后服务,长菱的多数售后,是通过经销商、代理商完成的。而长菱在全国的若干个办事处,会对售后服务提供技术和人力的支持。
如果长菱自建齐备的售后队伍,会怎样?答案只有1个,会死得很难看。因为热泵市场在全国是分散的,企业无法发挥集合优势,建立一支直接的点对点的售后队伍,其成本高得难以想象。因此长菱明智地选择了收缩战线,集中精力把产品做好。
和长菱有着类似思维的还有广州的西莱克,佛山的科凌。这两家都是产量很大的企业。西莱克这些年来一直以加工生产为主,做OEM做出了感觉,只做产品,专做产品使这几家企业能够集中注意力,专门解决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问题。从而能够生产更好更便宜的产品。
不做产品的大企业,多数是选择了做终端。
在目前的营商环境下,商用机占主流,做终端就是做工程。但都是做工程,关键还看怎么做。
热泵的商用市场主要有政府机关、工厂宿舍、学校、医院、部队等等。做哪一块?或者是,做那几块?
让我们看看[康源]的做法,近2、3年来,康源通过先后拿下裕元集团的10万人热水工程和获得富士康的热泵热水工程,在热泵界崭露头角。康源的发展之路,是主做工厂生活热水市场。康源从东莞起家,至今东莞仍是康源的大本营,然后在珠三角进行辐射。
康源基本不接省外的工程,甚至基本不做珠三角以外的工程。
除了工厂,康源的酒店工程就比较少了。医院和学校更是涉足不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康源集中精力做工厂。珠三角工厂密集,生活用热水需求逐年增加,康源抓住这一机遇,将企业成功做入“3000万俱乐部”。
类似的例子还有[确正]。确正在业界以技术实力雄厚,产品稳定可靠著称。确正的路子是走政府机关这条线。凡是“公家”的热水需求,都是确正的用力方向——长期下来,在政府、学校和医院系统积累了深厚的功力。
确正的设备价格相对较高的,这是品质和其选择的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热泵市场“降”声一片的时代能够保持自己的价值和品质独立,当初的确正的确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类似的“3000万俱乐部”还有不少,比如锦江专做家用热泵热水器,现在已是业界数一数二的品牌;中宇的水环热泵经过10年的坚持,成为国产第一。
在不知不觉中,一些企业已经进入专而精深的热泵领域,而另一些企业还在做面面俱到的工作,说好听点是仍在“摸索道路”,其实热泵市场已经形成,任何一条路也许都能走通,忌讳的是条条道路都去走。
3000万俱乐部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点:敢于舍弃。不该我做的,坚决不做。只求占住一根藤,不愿包下整个林。这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从而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内获得市场份额。很奇怪的,这些很狭窄的市场内,每一个都不止3000万。

文章来源:《热泵市场》第五期


《热泵市场》是全国第一本专业的热泵读物,内容丰富详实,欢迎业内人士来电索阅。


联系方式:
电话:0755-82925492
传真:0755-82925493
qq:99808619
E—mail:rmxxkj@126.com
免费打赏
g-qyg123
2007年11月08日 16:00:35
2楼
胡扯之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