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杨嘉桥镇叠福村村民老赵家门前有口鱼塘,近年来出产的鱼不受附近村民喜欢,因为塘水被生活污水污染了,鱼肉不鲜美。在农村,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的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农民已切身感受到其危害。于是习惯了随意倾倒污水的人们开始有了转变——砌起一个个化粪池,政府也把一个个治污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正逐步走上生态建设之路。 现象:生活废水污染水环境
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的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农民已切身感受到其危害。于是习惯了随意倾倒污水的人们开始有了转变——砌起一个个化粪池,政府也把一个个治污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正逐步走上生态建设之路。
现象:生活废水污染水环境
老赵在农村生活了60多年,“妥善处理生活污水”却是他最近几年才意识到的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是含油污的水,常用来浇花淋菜、灌溉田地等,根本无需进行处理。‘污水’养出的庄稼长得好,所以大家都没有把它放在心上。”老赵说,农村生活污水常作为农田肥料来使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农田中被农作物吸收,转化为营养物质,很少流失到水体中,因此对环境影响不大。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设施等走进平常百姓家。农村的人均日用水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产生了大量生活污水。市环保局生态科工作人员介绍,生活污水的COD和BOD浓度较高,如果不经处理直排水渠、江河会污染当地水环境,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症结:历史欠债+现实压力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和老赵一样,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而怎么做,他们还在摸索之中,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并不容易。
“农村环境保护要偿还的历史欠债太多,做起来不容易。”雨湖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过去的很多年里,农村人环保意识不高,随意倾倒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情况比较普遍,污染物长年累月附着在地表,对地下水产生恶劣影响;其次,农村不像城镇聚集居住,生活污水难集中,在治理中,土地资源、治理网管及终端建设、后续运维仍受很大制约;再次,治理农村污水的资金需求很大,一套单户生活污水处理池的造价需2000元左右。
治理:“韶山模式”与“雨湖模式”
4月12日,雨湖区环保局派员到鹤岭镇金侨村检查人工湿地项目的进度。“这是雨湖区第一次采用人工湿地治理生活污水。”一位分管副局长说。
据他介绍,去年夏天,经多次专项会议、实地调研后,雨湖区投资约百万元,将金侨村选作试验点,开始摸索一条生态治理之路。“这一带原本有两个排污口,我们截流其中一个,在另一个附近建起人工湿地。建成后,它的下方是生物技术处理系统,将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其能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它的上方将成为一片芭蕉海洋,既环保又美观。”这一项目估计在今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将对附近几百户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早在2012年,该区投资2145.99万元,启动姜畲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覆盖泉塘子、梅花、棋盘等1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雨湖区根据各行政村的居住集散程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模式。对于居住较分散区域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化粪池+人工湿地”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对人口集中区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站的模式进行处理,如尚泉村的120户左右居民将污水集中存放到污水处理站。与此同时,针对生产大量生活污水的畜禽养殖户,对养殖量较大的采取“干清粪+农业利用”模式进行治理,对散户采取新建沼气池的模式进行处理。这些好的做法被称为“雨湖模式”,为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了借鉴之法。
在韶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着“韶山模式”。2009年,韶山市开始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这样一来,从厨房、卫生间排出的生活污水,经三格化粪池和生物降解处理池内沉淀过滤后,不仅消除了异味儿,而且可以再利用。2011年,韶山市再次升级技术,开始推广四格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韶山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四格化粪池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可达农田二级排放标准,对环境影响不大,而且化粪池上还能用来种花养草,美化环境。”
现在,韶山市通过沼气池、三格化粪池、四格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已成为潮流,农村地区的使用率达75%以上。韶山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提醒村民,若需要自建化粪池,他们将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