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水电站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
gps
gps Lv.5
2004年12月12日 19:36:53
只看楼主

一.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概况1. 工程概况:陈村水电站管理陈村、纪村两座大坝。陈村大坝位于安徽泾县青弋江上游,控制流域面积2800km2,总库容26.88亿m3,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电站装机3×50MW。枢纽建筑物主要有混凝土重力拱坝、坝顶开敞式溢洪道、坝内溢洪中孔、水库放空底孔、发电引水管、坝后式厂房和右岸伐道组成。最大坝高76.3 m,顶宽8 m,坝顶高程126.3 m,坝顶弧长419 m,共分个28坝块。

一.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概况
1. 工程概况:
陈村水电站管理陈村、纪村两座大坝。陈村大坝位于安徽泾县青弋江上游,控制流域面积2800km2,总库容26.88亿m3,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电站装机3×50MW。枢纽建筑物主要有混凝土重力拱坝、坝顶开敞式溢洪道、坝内溢洪中孔、水库放空底孔、发电引水管、坝后式厂房和右岸伐道组成。最大坝高76.3 m,顶宽8 m,坝顶高程126.3 m,坝顶弧长419 m,共分个28坝块。
纪村水电站是利用陈村发电尾水由40KM总干渠引水到纪村发电,装机两台,总容量2×17MW。纪村水电站枢纽工程挡水坝由混凝土重力坝和左右岸均质土坝组成,最大坝高22.5M,坝顶高程57.5M,坝长约140M。
2.监测系统概况:
根据枢纽建筑物的特点及地质条件,陈村大坝监测以坝体位移、基础抗滑、左右坝肩稳定以及坝基渗流为重点。其监测项目主要有:平面网、高程网、正(倒)垂、沉陷观测、内部观测、扬压力、排水、绕坝渗流、水质分析等九项。
纪村大坝的监测项目包括正(倒)垂、视准线、垂直(沉陷)位移、土坝浸润线、扬压力、排水等项目。

免费打赏
gps
2004年12月12日 19:39:20
2楼
二、大坝监测系统更新改造情况
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前,必须对老系统进行鉴定,布置不合理的监测设施应更新改造,缺少的项目应补充完善。
1.陈村大坝
陈村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分为外部观测和内部观测两大部分,首轮定检后,对照现行规范,发现部分观测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为此93年陈村水电站委托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进行陈村大坝监测系统更新改造设计,并于94年开始实施。陈村大坝观测系统更新改造的主要任务有:
①三角网、水准网改造:陈村大坝原三角网布设结构不合理,交会图形不理想,前方交会测角不测边,测角中误差平均达3”,远大于规范要求小于0.7”的规定,改造后的三角网重新布设,改造为边角网,达到了规范要求,并已进行三次测量,最大点位中误差为+1.15mm,小于+2mm的规范标准;原水准网及水准线路布设不合理,无水准校核基点组,经过改造后,改善了水准网的结构,并按规范要求增设校核基点组,水准基点由单点改造为三点组,将原支水准线路改为附合水准线路,使校核水准线路组成闭合环,达到了一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经三次校测,每公里高差中误差小于±0.28mm,符合±0.45mm的规范标准。
②垂线观测改造:对照规范,陈村大坝原设计垂线观测系统布置不合理:两坝肩原布置的4#及29#坝块倒垂,深度和位置均不符合规范要求,1/4拱、1/2拱原布置的倒垂线离正垂线太远,且深度不够,而3/4拱原设计无倒垂。所以本次更新改造的重点是增设部分倒垂和正垂,完善垂线观测系统。通过近两年时间的施工,在坝内廊道狭小的空间,开挖倒垂观测间5间,倒垂钻孔287米,实测有效孔径大于83mm,埋设5条倒垂和一条正垂,达到了监控大坝绝对水平位移及两坝肩基岩变形的目的,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③内部仪器改造:陈村大坝原设计布置内部仪器较多,包括应变计、钢筋计、渗压计、测缝计、裂缝计、温度计,本次改造首先对所有仪器进行全面检查、鉴定后,封存或报废部分仪器,仅保留温度计和测缝计继续观测,重点是完善7坝块混凝土温度观测断面和新建库水温观测,通过钻孔重新埋设温度计54支,并将所有新老仪器引到坝顶、105高程廊道入口和69高程廊道入口,接入集线箱集中观测。
2.纪村大坝
纪村大坝的观测改造主要内容是重新布设混凝土坝坝基扬压力和两侧土坝的浸润线观测孔,新增3#、8#坝块从坝顶至基岩的倒垂,并以此为基点建立坝顶视准线,形成大坝水平位移监测系统。改造后渗流观测满足了规范要求;新增倒垂从坝顶到基岩深部,有效监测坝体的挠度和相对基岩的水平位移;视准线基点从两岸山坡移到坝顶,视距缩短,基点可靠,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我站陈、纪两座大坝观测系统更新改造工作于98年完成并投入运行。经过更新改造,使两座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达到了现行规范的要求。
回复
gps
2004年12月12日 19:39:59
3楼
三、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建立
1.系统的建立
陈村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为DG-97型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由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大坝分所设计。数据采集网络由中央控制装置进行管理,通过远距离通讯将监测数据传送到设置于纪村的大坝安全信息管理中心。另外,在陈村水电站水工科配置一台微机作为数据终端,同时接收中央控制装置的监测数据和其它信息。
中央控制装置和信息管理系统主机之间通过一对调制解调器和电站现有微波实现通讯。中央控制装置和水工科数据终端之间距离约1200米,采用RS-422总线,并采用4芯通讯电缆连接,实现全双工通讯,同时水工科数据终端加一总线驱动器跳过中央控制装置直接控制现场的数据采集。
系统有三种操作方式:(1)直接中央控制装置操作运行;(2)由水工科数据终端操作运行;(3)由纪村信息管理中心主机操作运行。
DG-97型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由CCU型中央控制装置和MCU-30A型通用测控装置构成数据采集网络。网络的中央节点为CCU中央控制装置,安装在副厂房二楼中央监室。MCU-30A型通用测控装置分别安装在监测仪器比较集中的部位。数据采集网络用RS-422数据总线连接,网络的拓朴结构采用总线拓扑。
陈村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采取“总体设计,分布实施”的原则,一期工程实现了110个测点的自动化,二期工程将实现渗流和垂直位移的自动化。一期工程由一个CCU和9个MCU组成,其中1#-7#MCU为MCU-30A型测控装置,8#、9#MCU为智能模块化测控装置,一期工程测点项目及数目统计见表1。
陈村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于1998年3-4月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9月投入考核试运行阶段,1999年9月通过专家组验收。各监测项目传感器的类型及技术参数见表2。
表1 陈、纪大坝自动化监测项目和测点数一览表

号 陈村大坝 纪村大坝
监 测 项 目 测点数 监 测 项 目 测点数
1 环境量 4 环境量 4
2 垂 线 19 垂 线 5
3 裂缝、接缝 20 引张线 5
4 库水温、混凝土温度 67 库水温 4
5 渗 压 3
合计 110 21

表2 陈、纪村大坝自动化一期工程传感器一览表
序号 监测项目 传感器类型 测量范围 测量精度 分辨率
1 水位 浮子式水位计 0-40m 2cm 1cm
2 气温、砼温度计、水温计 差动电阻式仪器 电阻值10-120Ω 2*0.01Ω 0.01Ω
3 砼测缝计 差动电阻式仪器 电阻值10-120Ω
电阻比0.8000-1.2000 2*0.01Ω
2*0.01% 0.01Ω0.01%
4 垂线、引张线 步进电机式仪器 X50mm Y30mm ≤0.1mm 0.01mm
5 渗压计 GEOKON钢弦式仪器 400-6000Hz 0.05%F.S 0.01Hz
在陈村大坝一期工程成功建立的基础上,纪村大坝自动化监测Ⅰ期工程于2001年9月份安装调试,目前正在考核试运行阶段,将与2002年11月份验收。一期工程监测项目及数目见表1。纪村采用MCU-M型智能模块化测控装置,光纤通讯。

2.系统的主要功能
CCU型中央控制装置的主要功能有:控制功能、应答运行方式和自报方式测量功能、通讯功能、数据存储功能、数据管理功能、系统自检功能、供电功能。
MCU测控装置的主要功能有:测量功能、存储功能、定时功能、通讯功能、自检自校功能、雷电保护功能、供电功能。

3、系统的特点
陈村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特点有:
①断电时的测量功能
DG—97型数据采集系统不但具备中央控制测量方式(应答式)和自动控制测量方式(自报式)这两种常规测量方式,而且具备系统断电时的测量功能。当厂用电消失或系统出现断电时,由UPS提供的电源可维持系统二十次以上的测量,而且由于测控装置MCU自备蓄电池,使MCU可自动进行二十次测量,并存储数据,这就避免断电造成缺测和漏测,确保大坝遭遇特殊运行工况时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难题;
②远程控制功能
本系统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可在40KM以外的纪村厂区管理中心进行遥控,实现各项测量功能和数据传输功能。为水电厂大坝运行管理真正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③多级备用功能
为了适应现场各种复杂的条件和环境以及避免系统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系统具备多级备用功能。当CCU出现故障时,可通过专用接口由水工科数据终端取代CCU,完成中央控制功能;当MCU与CCU出现通讯故障时,可由MCU自主测量,数据由笔记本电脑采集;当MCU出现故障时,可使用PSM型便携式小仪表直接现场采集数据。正是由于本系统具有多级备用,才能够充分保证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④兼容性、通用性较好
MCU—30A型通用测控装置可接入十大类传感器,基本兼容了我国目前混凝土坝、土坝和岩土工程所使用的各类国内外监测传感器,使兼容性和通用性极大提高,有利于Ⅱ期工程的扩充。
纪村自动化监测系统除了具备陈村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特点外,它采用光纤通讯,抗干扰能力强,通讯速度快。采用智能模块化测控装置便于维护,故障率低。增加了故障异地报警功能。

回复
gps
2004年12月12日 19:40:39
4楼
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陈村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至今已三年多,在此期间陈村电站水工科运行维护人员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摸索出一套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措施,正是由于这些措施使得陈村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一期工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这些措施有:
(一) 成立自动化维护小组
实现自动化监测后要求运行维护人员理论水平相应提高,现场操作能力比较强。水工科通过命题考试择优选拔一部分理论与实践能力较强的骨干成立一个自动化维护小组。
(二)制定自动化维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维护时必须两人一组,一人操作,另一人监护;发现故障立即派人到现场排除,确保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定期进行人工、自动化比测检验自动化监测资料的准确性;设备及时送维修部维修,保证有足够的备品备件并且严把设备质量关。
(三)加强自动化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水工科先后两次派自动化维护人员到南京大坝所去参加自动化监测有关知识培训班并取得合格证书,经常请大坝所的专业人员到现场讲解有关知识,另外小组每月组织一次业务交流讨论会。
(四)建立宝贵的自动化运行档案
一套完善的自动化运行档案记录着自动化系统从年轻——成熟——老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为以后的维护管理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为其他水电厂建立自动化系统提供依据。针对DG-97型数据采集系统和陈村电站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以下档案:
监测现场
(1) MCU设备清单:贴在各MCU门上,清单上登记了该MCU的各种设备及测点的编号、名称、维护更换记录,便于现场核对。见表3
(2) 现场设备编号:现场所有设备(坐标仪、光电探头、步进电动机、MCU、电源板、CPU板、垂线通道板、内观通道板等)按统一规定编号便于设备管理。
中央控制室
(1) 运行维护记录:每次CCU进行中央控制方式操作及现场设备更换必须登记运行记录。见表4
(2) 自动化设备台帐:各种设备都建立各自的维护更换台帐,便于统计设备故障率及维修情况。见表5
水工科数据终端:日常办公地点,为了方便检查、翻阅、参观运行情况,这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运行维护档案。
(1) 运行维护记录:每天提取数据后若有故障,排除故障后详细填写故障类型、排除方法、设备更换记录及基准值修正情况。
(2) MCU设备清单
(3) 自动化设备台帐
(4) 自动化考证资料:垂线光电探头a、b管常差,小键盘、小仪表、计算机测值差,垂线基准值修正登记录。
(5) 垂线坐标仪维护记录:每半年一次对所有垂线坐标仪进行维护,用汽油清洗干净后,上变压器油。清洗前后人工、自动化测值记录。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