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弹塑性位移与小震位移比较后确定层间位移的困惑
cmge50980
cmge50980 Lv.7
2015年09月21日 13:55:00
来自于MIDAS
只看楼主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第3.10.4条文说明 5的内容如下: 影响弹塑性位移计算结果的因素很多,现阶段,其计算值的离散性,与承载力计算的离散性相比较大。注意到常规设计中,考虑到小震弹性时程分析的波形数量较少,而且计算的位移多数明显小于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需要以反应谱法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时,由于阻尼的处理方法不够完善,波形数量也较少(建议尽可能增加数量,如不少于7条;数量较少时宜取包络),不宜直接把计算的弹塑性位移值视为结构实际弹塑性位移,同样需要借助小震的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建议按下列方法确定其层间位移参考数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第3.10.4条文说明 5的内容如下:

影响弹塑性位移计算结果的因素很多,现阶段,其计算值的离散性,与承载力计算的离散性相比较大。注意到常规设计中,考虑到小震弹性时程分析的波形数量较少,而且计算的位移多数明显小于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需要以反应谱法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 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时,由于阻尼的处理方法不够完善,波形数量也较少(建议尽可能增加数量,如不少于7条;数量较少时宜取包络),不宜直接把计算的弹塑性位移值视为结构实际弹塑性位移,同样需要借助小震的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建议按下列方法确定其层间位移参考数值: 用同一软件、同一波形进行弹性和弹塑性计算,得到同一波形、同一部位弹塑性位移(层间位移)与小震弹性位移(层间位移)的比值,然后将此比值取平均或包络值,再乘以反应谱法计算的该部位小震位移(层间位移),从而得到大震下该部位的弹塑性位移(层间位移)的参考值。

我有如下问题:

1 这是抗震性能化设计的的内容,性能化设计是需要这么做,普通的2阶段抗震设计是否也是如此?性能化设计和普通的抗震设计有什么不同之处?

2 为什么大震弹塑性时称分析时,阻尼的处理方法 不完善?



1442822769.png


1442822804.png

1442822769.png


1442822804.png

p9223
2015年11月15日 09:14:13
2楼

没人支持,没人顶,我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